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历史街区景观空间中的文化塑造——以常州市前后北岸历史街区景观设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旨在通过对前后北岸城市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的分析,重塑文化在历史空间中的地位,引发在历史街区景观设计中对文化恢复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3.
2008年7月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作为政府的保护规划,也是现阶段的专项规划,对我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开发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为当前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而街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其历史文化风貌是整个城市的微观体现,在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是尊重历史、崇尚文明的体现。老城改造发展带来的住宅改善、交通改善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的同时,也往往出现一些让人若有所失甚至痛心疾首的现象,如许多城市千城一面雷同得象是同一个模具制造,老城的独特韵味荡然无存。本文试以佛山梁园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为例谈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老城改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李心如;陈雨彤;顾诗雯;张莉;程立清;蒋亚华 《中国住宅设施》2025,(2):113-115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代表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历史文化街区可能面临着景观老化、基础设施条件差、过度开发等问题。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景观更新改造是必要的。本文以宿迁市新盛街为例,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并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模式提出建议与展望,以达到稳步传承和保护街区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旅顺太阳沟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沿革、街区特征、保护状况进行梳理,以“锚固—层积”理论模型为依据,对物质属性的历史层积要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不同发展时期历史景观层积模式和效应,研究表明太阳沟历史街区层积模式以维持为主,其他模式并存,空间层积效应表现出建筑场所、历史文化、人文价值的集中化趋势。依据历史层积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基于城市历史景观方法的4个有效管理手段,提出规划限制、活化赋能、公众参与、联合监管、资金法律保障的保护策略,“军队—政府”的协作模式探索新的保护模式,是推动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8.
9.
浅议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以苏州寒山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文章从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视觉方面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一般景观视觉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以苏州寒山寺景区为例.探讨了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新的可行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历史街区振兴的策略与思考——以余姚市武胜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衰退和物质衰败是历史街区衰落的两个原因.文化内涵是历史街区特色的内在表达,也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内容.余姚市武胜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通过人文活动带的建设、保护内容和深度的拓展,以及渐进式保护与集中式保护相结合的策略,运用功能提升、文化资源的收集和表现,传统建筑形制保护与传递,多元保护模式的运用等方法,对历史街区进行全面、完整和积极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独特记忆之一,具有传承历史、彰显特色、记录时代精神的特点.将城市中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人文魅力和历史特征,城市规划才能变得更加有人情味.文章通过综述国外相关学者研究,借鉴融入文化要素的城市规划方法,探究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方式.以大栅栏历史街区为例,通过文化符号、文化声音、文化脉络和文化空间四个方面对历史街区的活力进行提升,激活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业态是联结文化与经济的有效桥梁,文章在分析文化传承与业态关系的基础上,选取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业态进行分类整理,结合平江街区文化分析总结业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以求在保护好传统街巷的同时,实现协调、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街区赋存的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延续和发展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骨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科学可行的保护体系,同时通过合理的产业置换和功能更新,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结合邵阳市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特征分析,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规划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两大规划体系和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同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街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过去,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地域文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历史街区旅游吸引力的不断提高,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外地游客感受成都历史底蕴、体验成都文化特色的重要场所,带来了大量的人流。文章以空间句法为基础,提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慢行空间的问题,实施具体的优化设计和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17.
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以济南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隶属于大连市旅顺口区,是保留有大量近代历史遗存、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历史街区。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街区的保护工作陷入冷冻局面难以开展,同时面临着人口流失、街区活力丧失的困境。为妥善解决好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复兴问题,文章提出了以文化为导向的复兴策略,即通过复原街区历史风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筑遗产再利用、控制开发零售业、发展旅游业、培育扶持文化产业、举办文化活动、增加文化设施、改善住房等策略,以实现街区在经济、文化、社会上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19.
王晓宇;常文蝶;潘创创 《城市建筑》2025,(9):66-6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传承的关键空间,面临保护和再发展的双重压力。有机更新强调在维持原有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功能和活力,已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行途径。文章首先回顾和分析了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概念与研究背景,指出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随后文章选取郑州二砂历史文化街区为具体实例,深入探讨其在有机更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历史文化易被遗忘、可供更新的区域有限、交通不便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包括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建筑、对建筑进行立体扩容、开放新的交通路线和采取新的交通方式等。最后,文章总结有机更新不仅要关注物质空间的改造,更要注重社会文化层面的协调与经济发展,以此来为未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城市修补"理念内涵的梳理,探讨了其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的启示,以登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例,建立了历史街区物质性空间实体和非物质性人文环境两个层次的保护框架,并针对框架内容研究制定了小微化、渐进式地保护与修补策略。这一探索对于系统、全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