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共富风貌驿建设以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为背景,以解决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充分利用闲置低效的小微空间,提供复合型服务功能,从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在此,以浙江省共富风貌驿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安澜之堤”为例,解析基于共富风貌驿概念内涵及场地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将海塘安澜工程中的要素之一扭王块作为原型符号,使建筑场域成为铭刻人与自然、历史记忆共生的场所,并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进行方案创作的探索过程与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
“阴性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井空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纲伦 《华中建筑》1999,17(1):21-28
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阴性文化”的特征,认为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古代社会政体:“启立夏,家天下”;另一个是中国传统哲学:如儒家“崇礼”“佛家”“悟空”,道家“法无”,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自古深受这种阴性文化影响,并产生独特有空间原型,所谓“井空间”即其中之一,从穴居时代中国先民的“竖井”到明清民居的“天井”,“井空间”的建筑表现源远流长,作为“外井式”井空间建筑形态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古埃及神话文本中的“大母神”和“宇宙山(树)”原型的空间象征意义入手,通过梳理早期墓葬建筑的形式、空间及构造的演变过程,归纳了各历史时期上、下埃及不同空间原型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在独特的混合神学观念影响下,“神话-原型”象征在古埃及墓葬建筑视角中的复杂演化过程,总结了地穴式墓葬建筑、上埃及国王衣冠冢以及下埃及马斯塔巴中关于“神话-原型”的多重隐喻。  相似文献   

4.
戚立  仲德岜 《建筑师》2012,(3):15-22
本文试图对当下中国频繁发生的综合体建筑现象,进行历史原型的追溯.试图为和历史原型与当下的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有关的如下问题寻求答案:综合体现象究竟能从巨型结构思想中继承什么以强化自身效率?巨型结构经典思想与当代综合体建筑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异7历史的议题在应对当今城市空间的思考时,将面临怎样的哲学和现实批判?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建材城》2014,(5):18-19
沈阳举办第三届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 5月15日至18日,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博览会以“绿色建筑与现代建筑产业化”为主题,对以部品化、绿色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予以全面呈现。  相似文献   

6.
有“形”与无“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形的理解,可以说是西方人的传统,从古希腊神庙、罗马大教堂,一直到工业革命,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之前,西方建筑史的演变无一例外地是围绕著“形”的变革。而空间的概念毫无疑问是中国人的专利。老子早在2000年年前就已对空间做出了精辟的阐述。“空间”一词最开始出现在西方建筑师的设计语录里已经是19世纪末。赖特埋承老子“空间”论对他设计理念的形成举足轻重。空间的流动与自由也造就了密斯。另一个推动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理论框架是理性主义(Rationalism)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功能主义(Functionism)。应该说,功能主义的理论首先从根本上对传统上以“形”为主的建筑理念提供了突破点。这一点可以从现代建筑史的发展过程得到印证:现代建筑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是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新艺术运行(ArtNouveau)以后,而这两项运动都是在空间形态上突破了传统。往后的荷兰风格派(de Stijl)和俄国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则是更彻底地摆脱了过去。  相似文献   

7.
原型作为探索事物本质的理论之一早已有之,但到目前为止,建筑领域内一直没有出现较为成熟的原型理论。因此,本文以时间为轴,对原型理论在各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希望以此为基础来探索建筑领域自身的原型理论。  相似文献   

8.
李天真 《建筑》2001,(11):55-56
近日,发现在不少历史档案中,存有反映保定邮电建筑的资料,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保定城图,古旧照片及不同的文字记载中,显示了保定驿站、通信、邮政、电信机构设置、方位、建设规模和建筑特点等。从这些图纸文字档案中,可以看出保定的通信、邮政、电信事业是如何随着城市性质的演变、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发展的。据史志载,北宋建隆年间在保塞军(保定)建有“金台顿”馆驿(今有馆驿街)。元代在保定建第一驿站金台驿(今有金台驿街)。明代永乐年又在保定境内建12处驿站,68处驿铺。清光绪31年(1905年)北洋陆军测绘学堂测绘的…  相似文献   

9.
在云南丽江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对设计“原型”,即业已长期存在的传统建筑、室外空间、民居聚落及其生活方式、地方文化等进行探究与梳理,试图为地域建筑的现代表达找出内在关联.以玉龙新城及“丽江带”商业核心区、丽江和府皇冠假日酒店、丽江悦榕酒店等项目为例,分析、探寻地域建筑的可持续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上海临港地平线总部大楼的设计实践为例,探索关联企业文化和场地特征的总部办公设计策略。设计以水平折板为原型,以此原型的演化来处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空间与形式的联系。同时,我们进行了建筑、幕墙、机电、节能、结构等多专业一体化设计,以实现折板原型的简洁与纯粹。  相似文献   

11.
王鲁民 《建筑师》2008,(4):97-101
文章对伊东忠太提出的中国传统建筑是以合院式住宅为原型的“宫室本位”说提出批评,并通过对早期建筑遗址形态系统地梳理,认为合院式住宅是在居住建筑中采用祭祀、礼仪建筑格局的结果,做出了中国传统建筑是“庙堂本位”的结论。并指出中国传统合院式住宅的流布在空间上经历了一个由中原到边缘,由政治文化据点到广大乡野的过程;在社会使用阶级上则经历了一个由上层社会到普通百姓,由富人到穷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由于能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在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地使用空间的同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绿色建筑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住居文化的原型——巢居、穴居、庐居进行了建筑材料、结构、内部空间与陈设的梳理和再思考;在中国传统轻型建筑(木构)和重型建筑(砖石)之间,以及中西木构比较的基础之上,阐释了中国传统建筑对材料物性的不同理解和结构处理上的不同智慧;从建筑原型的生发环境和建筑体系效能等方面比较传统轻型建筑和现代轻型建筑的异同,探寻其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延续和观照.  相似文献   

14.
《建筑》2012,(7):21
目前,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开始在沈阳亚泰集团现代建筑工业有限公司进行适用性测试,这标志着该项技术在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领域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土家族传统聚落——劳庄为例,通过分析与论述道家思想对湘西土家族聚落选址与格局、整体功能布局、建筑环境和建筑空间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在道家思想下的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格局特征,进而为当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空间建设、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Bar Oran建筑师事务所(BOA事务所)的设计手法善于打破传统,突破局限,具有“历史前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历史建筑更新保护方面,通过Jacobson House、Levontin 2、Trumpeldor Tower等项目,都能窥见其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独特方法与创新精神。在建筑设计领域,BOA事务所也在大胆创新,不断寻求突破。将建筑的可持续性、地域性、与自然融合等理念糅进设计,转化为建筑空间的具象表达,规划建造了诸如阿哈德哈姆大厦、以色列理工学院研究生村、朱迪亚沙漠度假村等作品。本文尝试通过“历史性的赓续”,“历史性的动态保护”和“历史性的探索”三方面探讨BOA事务所的建筑哲学。通过梳理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案例,探索建筑新的“历史性”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要该文以建筑类型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我国当代建筑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当代建筑实践中类型学应用案例的剖析,梳理我国当代建筑实践中类型学理论应用的概况,探讨我国当代建筑实践中类型学应用原型选择的多样性、原型提取方式的批判性、原型转译方式的逻辑性、原型再现方式的亲地性特征,为探寻建筑实践的本源与未来建筑实践应用的方向提供新思路,以增强我国建筑实践中类型学应用的逻辑性,加强我国建筑实践中类型学应用与我国历史、文化、地域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环境设计》2013,(11):158-163
项目位于江南站和驿三站之间,驿三洞德黑兰路车辆禁行区内。作为多功能的城市建筑,项目坐落在一块近似方形的场地上.区域内住宅和商业大厦林立,分布密集。低矮的束状矩阵:EG,是同类建筑中的先锋,束状矩阵塔楼(S—Trenue,2009)是3个纤细的垂直管状结构.中间为核心,位于两个倾斜的塔楼中间。塔楼的倾斜角度各不相同,在3个大楼间形成了户外空间,改善了居住和工作环境,并创造了悬浮在半空中的空中花园。  相似文献   

19.
胡斌  许文宇  陈蔚 《建筑技艺》2021,27(4):97-99
以"中柱—火塘"为核心共同建构的住屋空间原型是藏彝走廊地区氐羌民族建筑文化共享基质之一.以藏彝走廊地区重要的氐羌系族群之一——彝族为例,从住屋平面形式层面出发,通过建筑原型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彝族在"中柱—火塘"原型空间建构下对其个支系屋住平面形式衍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沈阳市内最有代表性的"四塔四寺"为例,对沈阳藏传寺院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佛寺空间布局、主要建筑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四塔四寺"与沈阳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及其他地区的藏传佛寺进行比较,寻找沈阳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空间与内外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