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当今以速度经济为核心价值的全球竞争体系下,临空经济区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增长极,带动辐射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如何做好临空经济区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规划成为临空经济区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基于区域互动的视角,分析了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互动要素和策略,并以哈尔滨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实践为例,提出临空经济区与城市在功能、产业、空间和交通四个维度的互动关系下的规划策略,以期为今后的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机场由交通场所向区域节点的跨越转变,临空经济区也随之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其产业和空间形态已由孤立的城市边缘空间向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转变。因此,需要对临空经济区的产生机理、空间布局规律和特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及展望。研究从梳理国内外临空经济区的文献出发,对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和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从机场与临空经济区的关系出发,研究临空经济区与机场、中心城市、腹地之间在产业和空间上的互动关系—集聚效应与分散效应,勾勒出临空经济空间布局演变过程:独立机场区—机场产业化区—空港都市区,结合临空经济区出现的新变化和特点,探索和展望临空经济区的未来发展趋势—航空市镇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及其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空经济正日趋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区域经济体系,我国临空经济区规划与开发逐渐成为热点,但诸多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原因与其功能定位模糊、产业临空指向性不强有关.对此,通过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及逻辑推理,对临空经济区功能定位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它的功能定位应首先符合临空经济功能组成的普遍规律,并与空港腹地发展水平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对几种特殊环境下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临空经济区作为要素流通的重要空间,其交通服务品质和运行质量对人和物的流通效率起到先导甚至决定性作用。文章以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为例,对不同空间尺度(航空港区、各功能组团内部、各功能组团间、周边城市区域)的交通供给现状进行探究并识别现存问题。借鉴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慢行交通、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入智能高效的运输系统以及规划与产业空间互联互通的区域交通网四个方面的交通发展策略,进而构建临空经济区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支撑临空经济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依托于机场的新兴经济——临空经济。但是中国临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部分机场无法依托自身实力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边缘城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在吸引产业、解决就业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并从区域发展的点轴效应、产业集聚、完备城市功能和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对边缘城市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首先要判断是否具备建设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条件,然后再对其用地空间模式、产业功能布局等进行科学决策。本文主要结合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实例对其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周世谊 《城市建筑》2014,(29):33-33
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首先要判断是否具备建设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条件,然后再对其用地空间模式、产业功能布局等进行科学决策。本文主要结合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实例对其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临空经济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深圳机场客、货运能级的快速提升,临空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港产城不协调问题突出,临空经济发展阶段落后于机场能级.文章基于深圳机场周边高度城市化、高度建成的特点,从港产城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深圳发展临空经济面临的问题,并根据临空经济的时空特性划定临空经济区,明确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目...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大型机场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融合而形成了临空经济,并对城市发展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类型及一般特征,并通过对国内外临空产业布局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组团式圈层布局、组团式偏心布局、点轴线形拓展布局与混合型四种结构模式,为其它机场地区临空产业的空间布局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形成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20公里左右辐射范围的多功能经济区域。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27个省区市的51个城市先后提出54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设想,临空经济已经成为继总部经济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着力点。以北京为例,2012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实现增加值940亿元,占顺义区生产总值的8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成为与中关村、亦庄开发区并列的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促进胶州临空经济区发展,完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减少管线综合规划编制过程中不同专业规划间的矛盾和编制者的主观影响等,临空经济区管线综合规划的编制采用规划融合理念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保障区域安全性的基础上,融合各专业管线专项规划,优化污水分区系统及供水主管布置,通过搭建层次结构模型和区位量化评价体系,结合GIS定量分析确定“网状布局、环状闭合、枝状辐射”的管线综合系统布局。规划还贯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为智慧城市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其他区域建设提供模板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临空经济区已形成以一线大城市的国际枢纽机场为龙头带动,以省会或重点城市的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其他城市坚持特色发展为补充的基本格局,并呈现出系列新趋势。同时,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定位不够明确、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资源配置不足和配套环境构建待改善等方面。因此,从战略定位、产业定位、空间布局以及组织实施4个方面对我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策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临空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凌 《规划师》2009,25(7):49-52
宁波栎社机场周边地区已基本具备发展临空经济的条件,宁波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根据临空产业的地域分布特征,通过研究临空产业的布局特点,明确临空经济的功能定位,将机场地区的开发纳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进行统筹安排,形成了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临空特色,加强区域合作、整合空间结构等两大产业与空间核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顺义新城规划的发展定位为面向国际的首都枢纽空港,是带动区域发展的临空产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目标是"现代国际空港、区域产业引擎、绿色宜居新城".顺义新城是首都国际交往的前沿,依托首都机场、服务首都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建设现代国际空港,塑造靓丽的国门新形象,是顺义新城近期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体现北京国际城市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北京新航城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璟珅  胡赵征 《规划师》2012,28(12):74-77
在当今以时间价值和速度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体系下,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对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并发展临空经济,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知名航空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依据我国航空城的规划体系要求,结合新机场及区域的特点,从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和交通体系等方面对新航城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发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城市是现代物流的汇聚地,物流中心的规划布局应本着有利于该区域物流的改善,有利于全国性物流体系的形成和改善的原则,城市型物流中心的服务区域划分原则应该按“经济区域”而不应按“行政区域”进行。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0)
在总结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基础上,辅以国外典型临空经济区发展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园区产业集聚模式的适用范围、应用成效和发展趋势,提炼了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并从产业集聚、区域规划、融资渠道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应加快临空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耦合周边区域产业,推进临空产业规划;完善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临空经济是在依托机场的特大人流、物流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区是其空间载体。首先对临空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剖析,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培育临空经济区的时空结构模式;进一步以浦东机场周边地区发展临空经济为例,探讨功能定位、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等相关课题;最后,就国内方兴未艾的"空港城"建设热潮,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的发展让世界瞩目.随着北京第二机场(即北京新机场)落户大兴,新机场引发的客流和城市功能聚集,及围绕新机场的临空都市区(即新航城)规划建设将对未来北京城市功能空间拓展,尤其是北京南部的城市功能空间拓展产生重大影响,新航城临空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北京世界城市功能沿南中轴布局将对北京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每年过亿的国际客流使得国门区将成为国家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和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区,对北京社会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临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空铁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赋予空港城及其港前区新的发展动能。多航站楼+会展驱动的港-产-城融合模式已逐步成为中心城市枢纽机场建设的新趋势,利用机场枢纽打造新的增长极亦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探索方向。由于机场限高的影响,其城市空间向高度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航空港港前区高效集约建设发展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临空商务区业态功能、交通组织及地下空间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广州空港新城地下空间概念规划为例,在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交通组织、设计策略、产业组合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研究及创新,以期为国际或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港前区及城市大型地下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