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对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探针、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测试结果的分析,认为:①文昌A凹陷和琼海凸起的珠海组和珠江组储集岩的两期有机包裹体中,第一期充填于石英碎屑内部或边缘的次生孔隙(均一温度为120~140℃),第二期主要充填于石英裂隙中(均一温度为150~170℃),反映两期油气运移时的古水体特征不同,包裹体中的烃类主要来自恩平组;②文昌B凹陷只有一期有机包裹体,充填于次生孔隙和裂隙中(均一温度为120~140℃),包裹体中的烃类主要来自文昌组,油气运移时的古水体介质与文昌A凹陷不同。通过有机包裹体研究,认为油气运移时间文昌A凹陷油气系统为中渐新世至第四纪;文昌B凹陷油气系统为早中新世到第四纪,主要通过不整合和斜坡底砂岩沿鼻状构造脊侧向运移,并沿断层垂向运移;琼海凸起是被两个含油气系统夹持的鼻状古凸起,油气运移时间为晚渐新世至第四纪,油气主要来自文昌A凹陷油气系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大港油田滩海沿岸带三马地区沙一段下部包裹体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确定了该地区细砂岩储集层的成岩序次、有机包裹体类型及均一温度,并进一步发现:三马地区沙一段下部早期微晶方解石胶结物捕获的为液态烃包裹体,有机质尚未成熟;石英次生加大边中捕获的为气液态烃包裹体,成熟度较高;石英裂隙或晚期方解石胶结物中捕获的为气液态烃包裹体或气态烃包裹体,成熟度高。同时,结合本区埋藏史和古地温资料研究认为:本区有两期明显的油藏形成期,第一期为东营组沉积晚期,第二期主要为明化镇明下段沉积时期。运用包裹体技术开展油气运移期次研究为本区油气勘探和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储层包裹体及天然气成藏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17  
火山岩气藏是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应用显微热台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储层原生包裹体和次生包裹体的流体组成和均一化温度特征后发现:该储层原生和次生包裹体的流体性质有明显差异;次生包裹体组成与目前在储层中见到的天然气相似,其均一化温度可以反映天然气的成藏期。利用次生包裹体形成温度并结合储层的热演化史分析确定的单井成藏期表明:徐家围子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成藏期为114~68Ma,主要成藏期为90~70Ma,成藏时间一般大于10Ma,从断陷南部向北部,天然气的成藏期呈现逐渐变新的趋势;营城组天然气的成藏期为100~65Ma,主要成藏期为100~80Ma,成藏时间一般小于10Ma,从断陷北部向南部,天然气的成藏期呈现逐渐变新的趋势。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成藏期的变化主要与烃源岩展布的分割性和埋藏史的差异性有关;该气藏横向分布受源岩区控制。  相似文献   

4.
包裹体是矿物形成过程中被捕获的成矿介质,它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通过对查干凹陷有机流体包裹体特征的观察及均一温度和流体成分的测定,发现该区包裹体可分为三期,这三期包裹体与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阶段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综合研究认为,本区具有三期成藏的特点,第一期包裹体是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并排出液态烃的标志,第二和第三期包裹体是...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球三坳陷有机包裹体的初步研究,将其有机包裹体分为6种类型.其中文昌A凹陷主要是气态烃包裹体和含气态烃包裹体,文昌B凹陷则以纯液态烃和含烃三相不混溶包裹体为主.分析了油气运移的温度,计算了油气运移的深度,并推算出油气运移的主要时期.认为珠三坳陷油气大量运移的时期为晚中新世到第四纪.运用有机包裹体的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判断了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中烃类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的初步研究,将其有机包裹体分为6种类型。其中文昌A凹陷主要是气态烃包裹体和含气态烃包裹体,文昌B凹陷则以纯液态烃和含烃三相不混溶包裹体为主,分析了油气运移的温度,计算了油气运移的深度,并推算出油气运移的主要时期,认为珠三坳陷油气大量运移的时期为晚中新世到第四纪,运用有机包裹体的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判断了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中烃类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大港油田滩海沿岸带三马地区沙一段下部包裹体特征、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确定了该地区细砂岩储集层的成岩序次、有机包裹体类型及均一温度,并进一步发现:三马地区沙一段下部早期微晶方解石胶结物捕获的为液态烃包裹体,有机质尚未成熟;石英次生加大边中捕获的为气液态烃包裹体,成熟度较高;石英裂隙或晚期方解石胶结物中捕获的为气液态烃包裹体或气态烃包裹体,成熟度高。同时,结合本区埋藏史和古地温资料研究认为:本区有两期明显的油藏形成期,第一期为东营组沉积晚期,第二期主要为明化镇明下段沉积时期。运用包裹体技术开展油气运移期次研究为本区油气勘探和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泉四段油气运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很多学者分别研究构造应力场、温度压力、断裂、有机质的成熟度等因素对油气运移的影响,但大多数学者是研究单一因素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影响,本文以松辽盆地中浅层为对象,研究上述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共同效应.研究认为,松辽盆地南部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第三系初期的喜山运动影响,本次构造运动带来第三次热流高峰,使青山口组大量生烃,构造应力和大量生烃产生的超压是油气运移的动力,以断层为油气运移的通道聚集成藏,主要成藏期是明水期末-第三纪.  相似文献   

9.
在对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侏罗系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油气包裹体的物理相态、均一温度和盐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石南地区侏罗系头屯河组的包裹体可分为盐水包裹体、气态烃包裹体、气液烃包裹体和液态烃包裹体,根据油气包裹体的单偏光及其荧光颜色特征可将油气包裹体分为3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埋藏史研究,将该地区头屯河组储集层中油气包裹体划分为3个形成期次,并依此为依据,对头屯河组的油气运移和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油田断裂中构造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流体包裹体是构造热事件的流体代表,在断裂构造岩中大量保存。利用构造流体包裹体的成分、荧光、均一温度及同位素等调试结果,分析研究了其在油气运移和保存条件,以及断裂的力学性质、应力场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包括交换断层和变换带.变换断层与正断层系直交或斜交.变换带包括同向超接、伺向平行、同向趋近、共轭发散超接、共轭会聚超接及共轭平行六种.变换断层由基底先存断层活化或薄弱带活化所造成.它们对断陷盆地轴向构造变化起控制作用,对沉积物和油气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莺歌海盆地地层压力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地震速度、声波测井和中途测试等资料,研究了莺歌海盆地地层压力的特征及分布,分析了早期自源超压及其伴生的滞烃作用和它们对油气初次运移的影响,莺歌海盆地强烈超压主要是压实不均衡的结果,超压的分布受沉降-沉积速率和盆地充填岩性的控制,超压界面明显起伏,超压层段异常低的热解峰温和高生成指数反映了超压的滞烃作用,超压及其滞烃作用是有机质热演化异常的主要原因,也是决定盆地天然气成藏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震速度、声波测井和中途测试等资料 ,研究了莺歌海盆地地层压力的特征及分布 ,分析了早期自源超压及其伴生的滞烃作用和它们对油气初次运移的影响。莺歌海盆地强烈超压主要是压实不均衡的结果 ,超压的分布受沉降 -沉积速率和盆地充填岩性的控制 ,超压界面明显起伏 ;超压层段异常低的热解峰温和高生成指数反映了超压的滞烃作用 ,超压及其滞烃作用是有机质热演化异常的主要原因 ,也是决定盆地天然气成藏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斌 《石油实验地质》2000,22(4):387-391
利用流体包裹体手段对盆地中主要生油和储集层的下三叠统、二叠系和泥盆系中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岩石中流体包裹体捕获过程可划分出7个不同时期,并分别与沉积成岩和构造各阶段相对应。文中提供了各个时期油气生成运聚环境的热力学参数,同时分析了两个地点油气生、运、聚的演化历史;主要认识可归纳为:油气初次运移与异常压力有关;构造运动引起油气多次运移;而构造裂隙为主要油气运移通道;油气运移为多相态不混溶流体;指出本区三叠统为最好的油源岩,下泥盆统为本区的气源岩;本区北部火山岩对油气的富集作用有益;东南部的花岗岩侵入作用对油气成藏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5.
盆地的改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改造型盆地是指原型沉积盆地在后期构造运动中受到较明显的改造,而改造较弱的简单深埋和微弱侵蚀者仍可归入原型沉积盆地范畴。就油气勘探而言,盆地实际上是指联片分布的沉积岩体。以储量而论,改造型盆地中油占一半,气占70%以上,其探明程度较低,是下世纪勘探的主要指向。在盆地改造研究中区域性不整合面具有重要意义,可把该面及上下地层作为一特殊地质体来分析其对油气的影响。地壳的多旋回开合运动是认识盆地改造和油气复杂演化过程的钥匙。勘探者要把从原型和改造保存现状入手的正向和反向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探索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自本区开展工作以来,多数地质工作者认为,青山口组与泉头组为整合接触,连续过渡.泉头组四段和青山口组为一粒度逐渐变粗的水进序列,是地壳沉降中的统一水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找油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准噶尔盆地腹 部地区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基础上于石炭纪末一二叠纪早期形成了北西向错落有序的坳隆构造格局,它基本上控制着盆地主力烃源岩二叠糸的空间分布和有利油气聚案带的位置。中晚侏罗世,在盆地腹部形成了北东向低幅隆起带,成为浅层侏罗糸的勘探领域。盆地腹部生油凹陷面积大,且发育多套烃源岩层。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保存条件分析,莫索湾凸起、三南凸起、达巳松凸起、玛湖背斜、白家海凸起是盆地腹部近期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陆南凹陷、炮台凸起则为今后勘探接替区。  相似文献   

18.
海拉尔盆地是在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国内面积为40550km2。盆内上侏罗统厚达5300m,其扎赉诺尔群的深浅湖相、沼泽相沉积最厚达4400m,是盆地主要生油层,有机质丰度中等,干酪根属Ⅱ、Ⅲ类,已成熟。盆内呈北东向长条状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各凹陷都具有多物源的沉积特征,砂体发育,各类圈闭众多。地面及钻孔中已见多处油气显示,并在海参4井中发现了工业油流,说明盆地勘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齐家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家凹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在大庆长垣与泰凸隆起之间,构造上为一向斜。全区面积二千平方公里,勘探程度很低。近年来在一些探井获得工业油流,但产能都不高。1984年初,在凹陷西北坡,金6井的高台子油层喷油,日产38.64立方米,是大庆油田外围近十年来第一口自喷探井,产能较高。继金6井之后,凹陷中部金2井的葡萄花油层也喷了油。射开砂层仅3米,日喷原油5.97立方米,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0.
川东层滑系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东地区沉积盖层中,顺层滑脱构造十分发育,经地震剖面和露头地质研究,可划分为4套层滑系统。其中下寒武统、上奥陶下志留统、上二叠统和中下三叠统等是这些层滑系统的4套主要的滑脱层。滑脱层主要由泥页岩、膏盐岩或煤层构成,在岩石力学性质上,具有抗压强度低、弹性模量小、内磨擦角小以及泊松比大等特点;在物性参数上,其密度、孔隙度、磁化率、视电阻率以及声波速度都较低。露头中的动力变质、塑性变形和平衡剖面的正演计算恢复均证实了层滑系统的存在。结合油气地质研究发现:滑脱层系大多是极具潜力的烃源层和良好的区域盖层。另外,滑脱层系还构成该区上下两个封存箱的区域平板状封隔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