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2.
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结果表明,江汉盆地盐湖相烃源岩显微组合含量明显偏低,平均仅占全岩体积的1.5%〈显微组分组成中富含腐泥组,盆惰性组,相对发育镜质和壳质组,具有藻类低等生物与高等植物混合生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江汉盆地西北缘下第三系剖面的研究,建立了下第三系地磁极性年代系统,得出了地层形成时期的古纬度;在前人所划下第三系中发现了典型的晚白垩世介形类Talicyprideachinensis,Cypria triangularia等,结合地磁极性年代,将第三系底界上移45.3m. 相似文献
4.
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成果表明:江汉盆地下第三系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从勘探层系分析,新沟咀组至沙市组油气资源所占比例大于潜江组目的层,应作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潜江凹陷潜江组勘探程度高,探明储量多,但剩余资源仍较多,应继续作为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领域之一。综合分析成油气地质条件及油气资源潜力,指出江陵凹陷荆沙构造带,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周返断裂带及沔阳凹陷彭场构造带等油气勘探重点区带;同时指出潜北断裂带、拖谢、老新等地区勘探程度虽高,但仍有相当的剩余资源,应继续坚持老区挖潜;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按成因以及形势、产状等特征将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火山岩气孔划分为逸出孔、膨胀、孔爆炸也和蠕变孔4种成因类型。探讨了控制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火山岩中气也发育规律的各种因素,认为山岩相、喷发环境、构造、埋藏以及利剥蚀面是影响该舅地火山岩气孔发育规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江汉盆地第三系潜江组一段至荆河镇组及广华寺组轮藻化石。共划分出2个化石组合,其时代为渐新世、中新世。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从60年代初江汉盆地井下白垩、第三系地层划分及命名的演变过程。特别详细叙述了江汉盆地主要含油层系潜江组油组划分及命名的演变,以及油组编号的来历及变化。文中还列出了目前在用的江汉盆地井下白垩、第三系地层划分表。所列举的井下地层的划分和命名,不涉及对比依据及划分的对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汉盆地早第三纪孢粉组合特征及植物生态的研究。恢复沉积时期的古植被和古气候。揭示了气候变化规律即由干旱气候至潮湿气候.再由干旱气候至潮湿气候两次重现.并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生物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分布状况。推测不同时期湖盆的水深及水介质条件.各门类古生物的生态习性展示出江汉盆地总体上为内陆湖盆沉积。但可能与海曾有过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9.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潜江组和新沟咀组包裹体可划分为8期7种类型,主要为液体包裹体,包裹体一般大小10~30μm,均一温度35~120℃,含盐度10~35wt%,烃类包体占30%。通过有机包裹体研究表明,区内烃源岩演化程度低,有机质处于未成熟-成熟阶段。通过不同产状(期次)孔隙充填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表明,石油生成和初次运移发生于早第三纪末及其以后,石油大规模运移聚集发生于晚第三纪中晚期。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生烃组分及有机质热演化。江汉盆地烃源岩形态显微组分含量明显偏低,平均仅占全岩体积的1.5%。显微组分组成中富含腐泥组,相对发育镜质组和壳质组,贫惰性组。有机质类型多为Ⅱ、Ⅰ型。藻类体、矿物沥青基质是该区主要生烃组分。文中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及富氢组分和非烃馏分的荧光参数探讨了江汉盆地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提出了有机质的热演化阶段的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结合准噶尔盆地的探井资料,将盆地火山岩的地震反射特征分为三类(反射良好、反射中等、无反射),它们在地质时代上有大致的对应关系。根据反射特征和火山作用的规律,指出石南1井处于火山口附近,火山的侧向喷发形式保存了较完整的火山锥形态,石南凹陷有较多的大山岩分布,上覆层以上二叠统乌尔禾组和中上三叠统为主;准噶尔盆地海西褶皱基底存在大量的中基性喷发岩和侵入岩,沉积岩的反射一般在一个小范围内存在,是基底内部相对平稳地段的泥盆-石炭系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和下二叠统的烃源岩的有机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分子地球化学差异分析,表明:哈尔加乌组和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卡拉岗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次之.卡拉岗组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类为主,形成咸化-还原环境.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哈尔加乌组主要为Ⅱ1、Ⅱ2类,形成于淡水-弱还原环境.处于成熟阶段;下石炭统主要为Ⅱ2类,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烃源岩层序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和评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油气资源潜力,精细划分了该凹陷油气汇聚单元和成藏体系,并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凹陷古近系始新统一下渐新统恩平组和始新统文昌组6个三级层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生烃潜力大小和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指出文昌组SQ2层序地层中一深湖相泥岩是主力烃源岩,恩平组SQ5和SQ6层序地层沼泽相、河流三角洲相和浅湖相煤系烃源岩是重要烃慊岩。 相似文献
14.
三塘湖盆地牛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及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石学特征及层序特征,分析了牛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类型及其测井响应特征.牛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可以分为溢流相、爆发相、空落堆积相、火山沉积相,测井曲线中能较好地区分这4种岩相的是自然伽玛测井(GR)、密度测井(DEN),火山沉积相在电阻率测井(RT)也有较好的反应.火山岩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储集空间和次生储集空间,原生储集空间主要有各种气孔、晶间孔、收缩孔及裂缝;次生储集空间主要有各种溶孔及构造裂缝、风化裂缝等.其中气孔-溶孔-溶缝型为较好的孔隙组合类型,粒边缝-粒内孔型和气孔-收缩缝型为牛东地区常见的孔缝组合类型.物性较好的多对应于风化壳或火山间歇期形成的风化作用较强带.储层中发育少量裂缝和微裂缝,对储层的渗流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塘湖盆地上石炭统火山岩风化壳油气藏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风化壳储层是吐哈油田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根据该区钻测井、分析化验资料揭示的火山岩风化壳剖面以及其岩石学特征、物性特点,在纵向上划分为风化粘土层(沉积盖层)及致密火山岩盖层、强风化碎石层(风化壳上带)、弱风化块石层(风化壳下带)及未风化岩石层(致密火山岩带)。有效的储集空间发育在强风化碎石层及弱风化块石层。根据火山岩储集层的孔隙成因及火山岩与烃源岩、盖层的匹配关系,将该区火山岩风化壳储层划分为两种模式:其一是下部为上石炭系哈尔加乌组内部炭质泥岩、泥岩作为烃源岩,上部卡拉岗组火山岩风化壳以淡水溶蚀孔隙与洞缝作为储层,上部的碎屑岩为盖层;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其二是哈尔加乌组内部存在的风化壳组合,风化壳中淡水溶孔和有机酸溶孔作为储层,上部致密火山岩为盖层。该模式的建立对下一步三塘湖盆地寻找火山岩风化壳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Ⅳ级盐韵律(单个韵律尺度:几厘米到几十厘米,韵律组合可达几米)为基本尺度,对广泛分布于潜江凹陷的盐间(包括盐岩层内)非砂岩储层进行储集岩、储集空间、储集物性及储层纵向分布等方面的精细描述和研究,得出盐间相对淡化段中的Ⅳ级盐韵律及其组合是最有利、最有希望获得工业油流的储层。孔隙度受钙芒硝(Gb)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钙芒硝的含量在10%~50%时,随其含量的增加,白云岩类和泥质岩类的孔隙度有所下降;而当其含量超过50%成为主要成分时,所形成钙芒硝岩的孔隙度则稳定在10%左右。在各类储集岩中,以白云岩类的孔隙度最高(平均达19%),泥质岩类次之(平均达13.4%),钙芒硝岩类最低(平均为10.6%),但渗透率却以泥质岩类最高(平均达68.8×10-3μm2),钙芒硝岩类次之(平均达36.2×10-3μm2),白云岩类最低(平均为25.3×10-3μm2),表明渗透率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孔隙度的大小,而主要与孔隙结构的分选性以及构造裂缝等有关。盐间非砂岩储层的孔吼半径普遍较小,大径孔喉仅占很小比例,渗透性普遍较差。因此,欲有效开发此类非砂岩储层,有必要根据盐类矿物的溶解习性,以改善渗透性为目标对储层作适当的改造以利开发。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对气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火山岩储层是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分布上主要受深大断裂控制,沿断裂成带分布,不仅分布在山岭地区也广泛分布在断陷盆地的沉积地层中;储集空间为原生气孔、杏仁体内孔、次生的斑晶溶蚀孔、基质内溶孔和构造溶蚀裂缝;孔隙结构组合为单一裂缝及斑晶溶蚀孔与裂缝组合而成的孔隙结构;在成因上分为喷发溢流时形成原生气孔,喷发间歇期受风化淋滤形成次生孔隙及在埋藏过程中成岩、构造作用的影响 3个阶段;裂缝是改善火山岩储层性能的关键因素,成岩作用既加剧了次生孔隙的充填也加剧了溶蚀孔隙的形成,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没有影响。火山岩在烃源岩中相对独立的分布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成藏条件,构造运动和后期风化剥蚀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断裂的发育程度控制了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运用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对南华北中生代火山岩研究后得知: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为安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类,为碱钙性和碱性,高钾,稀土总量高,富轻稀土;火山岩的形成构造环境既不是板块俯冲碰撞,也不是裂谷作用;火山岩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期后,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在白垩纪,合肥盆地和周口盆地的形成大地构造环境应是与岩石圈的热伸展有关。构造格局由地幔柱活动—伸展热窿作用(140~85 Ma)所主导,空间上各单元组成热窿核—剥离断裂带—下滑系统配置样式,盆地形成于下滑系统,盆地类型为前渊盆地。 相似文献
19.
江汉盐湖盆地套管损坏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江汉油田开发中过多,过早的发生套管损坏的问题。根据大量套管损坏井的实际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塑性流动理论,结合江汉盐湖盆地的地质特征,参考有关文献,指出当岩盐等可塑性岩类埋藏达到一定深度时,其上覆地层的重力载荷压力,在差异人作用下,使岩盐产生相当于上覆地层平均每米深度0.24公斤/厘米2的塑性流动压力。所形成的侧向挤压应力,超过套管抗挤负荷,是造成江汉油田套管过多、过早损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将岩盐井段的套管抗挤系数提高到0.24公斤/厘米2/米,作为防止套管损坏的主要措施。这对具有岩盐等可塑性岩类的油田或地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中发现商业气流,使深层火山岩成为松辽盆地又一个油气勘探目的层。在钻井少的情况下寻找火山岩储气层,利用地震信息预测火山岩分布就成了唯一有效的途径。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钻井地质可对火山岩的分布进行研究。通过火山岩在地震上的反射特征,可预测火山岩的分布范围和厚度;通过钻井地质揭示的地层,可研究火山岩的分布规律。由此,可搞清火山岩的形成及分布。这对松辽盆地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储气层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