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郁 《网络电信》2009,(9):47-48
随着WDM组网技术的成熟和应用,WDM网络管理也将随之发生改变,逐步向着可调度、智能化、面向业务运营的WDM网络管理方向发展。从WDM技术的发展看,最早的WDM系统是简单的点到点系统,并非真正意义的光层组网。后来为满足业务网分组化、带宽大颗粒化、动态化的组网需求,WDM网络建设逐渐采用ROADM、可调波长激光器以及波长转换等新技术,使系统具备波长通道的灵活调度能力,从而构建真正意义的光层网络。  相似文献   

2.
用光监控通道实现WDM网络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WDM网络特征信息的几种传输方法,给出了适合在监控信道中传输的开销内容。在此基础上,以城域WDM网络为例,给出了OSC中各种开销的处理过程和城域WDM网中OSC子系统的实现实例。为了适应智能光网络管理的需要,未来的光监控通道需要大约100Mbps的带宽。  相似文献   

3.
贺彬 《移动通信》2007,31(12):67-69
文章从IP网络自身的保护、WDM的保护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就陕西移动实施IP over WDM的技术可行性、投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介绍陕西移动IP over WDM的实施情况,与业界同行分享陕西移动在全IP移动网络建设和运营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波分复用技术 ( WDM)在中国电信同步数字体系 SDH光传输网中的广泛运用 ,必将极大地满足宽带长途传输和接入的需求。通过分析波分复用技术相对于时分复用技术( TDM)的优越性及其在 SDH传输网中的应用 ,讨论了 SDH网络中使用 WDM的关键技术 ,并探讨了 WDM与 SDH网络管理一体化的技术方案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王郁 《电信网技术》2003,(12):23-25
介绍了波分复用(WDM)网元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其中包括WDM系统网络管理的分层结构、WDM系统的网元划分以及EMS系统的一般要求、管理功能、系统性能、网管系统保护、网管系统接口等。  相似文献   

6.
NetGuard-WDM传输网络集中监控系统是国信朗讯科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网管软件系列中的一种,是建立在各传输设备的网元管理系统(EMS)或子网管理系统(SNMS)上的网络层管理系统(NMS),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对多厂商、多制式传输设备的集中监控和性能分析,从网络层和面向维护的角度对众多厂商的传输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和效率。NetGuard-WDM目前已经在中国电信省际干线和广东电信省内干线得到应用。本文介绍NetGuard-WDM在中国电信省际干线的应用。网络管理系统功能NetGuard-WDM的管理对象为中国电信骨干DWDM传输网。管理范围包括朗讯、阿尔卡特、NEC等厂家的DWDM网元管理系统,将来还要管理网上其他厂商的DWDM网元管理系统。NetGuard-WDM分两级:集团网管中心级和省公司级。通过NetGuard-WDM集团网管中心可以做到:全国DWDM一级干线的故障管理、网络资源的配置管理和拓扑图管理、分配省公司的管理范围和权限;通过NetGuard-WDM省公司可以做到:本省范围内的DWDM一级干线的故障管理、网络资源的配置管理和拓扑图管理。NetGuard-WDM主要实现...  相似文献   

7.
OTN技术将SDH的可运营可管理能力应用到WDM系统中,同时具备了SDH和WDM的优势。目前OTN的规模化商用主要依赖于大颗粒、大容量业务的普及,由于兼有SDH和WDM的优点,OTN设备在未来会逐步替代现有WDM设备,并且是传送网络向全光网演化过程中的重要过渡。  相似文献   

8.
传输规划SDH与WDM网络的经济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输网络升级时引入点对点WDM系统,来承载SDH系统的合适时机;提出了SDH环和WDM环的成本构成模型,计算分析了在不同的环节点数量和不同的业务流量情况下二者的成本。通过SDH网络和WDM网络的经济性比较,指导网络规划建设SDH向WDM的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9.
光波分复用(WDM)网络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光网络,而在WDM网络中实现组播应用是光网络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这种网络的结构以及特点,重点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在WDM网络组播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基于LOBS的WDM网络的组播协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WDM光网络功率管理方案,即同时考虑同频串扰和自发辐射噪声的总功率。给出了方案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同频串扰对WDM光网络的规模和光信号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使用机械光开关的WDM关网,串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解复用器的隔离度。对串扰较小的网络,提高输出EDFA的增益和监测点光功率设定值会提高光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11.
SDH/WDM传送网网管系统发展趋势和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同步数字体系/波分复用(SDH/WDM)传送网络的大量建设,对于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成了热门.文章首先介绍SDH/WDM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定义、层次结构、性能要求和各层次的功能要求;然后分别介绍网管系统中网元管理系统(EMS)和网络管理系统(NMS)两个层面,指出不同层面的功能在纵向上有公共的模块要求,横向上又有各自不同的模块功能;最后,根据开发中的经验总结出目前网管系统发展的趋势和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面向全业务的3G需求及承载网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干线/核心层IPoverWDM/OTN方案和汇聚/接入层综合解决方案,最后介绍了面向未来的3G承载网。  相似文献   

13.
王烨  李乐民  王晟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23(12):1403-1410
目前研究波长转换器对WDM网络性能影响的文献一般都是针对单光纤网络并且不考虑网络抗毁的要求。该文使用整数线性规划建模和动态系统仿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静态业务和动态业务下,多光纤网状WDM网络在满足抗毁要求时,节点配置波长转换器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以此对使用波长转换器获得的好处给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李晖 《世界电信》1999,12(10):13-16,30
随着业务需求特别是宽带业务的增长,人们对高容量系统,特别是光传送网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波分复用光网络,光时分复用技术和光码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已经在网络中广泛采用,是目前唯一成熟且付诸实用的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光时分复用的研究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是未来极具潜力的技术,但远不如波分复用成熟;光码分复用可大大提高光纤的利用率,降低网络成本,简化网络管理,具有较高的网络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广东省传输网建设的发展历程,对在广东省内使用的WDM、SDH光传输设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设备的应用及传输网管的规划、管理及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To satisfy the severe requirements involved in futur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ommercial and 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applicability of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is growing. However, since WDM is merely concerned with transmitting bits over optical fibers, full advantage can only be taken when WDM is efficiently supported by higher-layer protocols. Functionality of higher-layer protocols that could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WDM originates from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or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SONET),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and the internet protocol (IP). To provide flexible use of servic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quality, various higher-layer protocols may directly support WDM simultaneously by reserving wavelength channels for a specific supporting protocol. Focussing on aspects of network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the mentioned higher-layer protocols may concurrently support WDM.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广东省传输网建设的发展历程,对在广东省内使用的WDM、SDH光传输设备性能进行了分析了分析和比较,对设备的应用及传输网管的规划、管理及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网络中,基于IP应用的传输将占据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波分复用设备已很成熟,能提供很大的网络容量(太比特网络传输),满足信息量不断增长的需要。文中描述了用于光因特网(IPoverWDM)的基于管理体系策略。目前,基于网络管理的策略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国际工程任务组一直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为网络的IP管理提供一种方法。基于策略管理的目标就是应用集成管理系统,便于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管理应用之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19.
《IEEE network》2000,14(6):8-15
As the phenomenal advance in optical WDM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continues, optical WDM network equipment has been deployed not only in backbone networks, but also in regional, metropolitan, and access networks.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next-generation Internet will be an IP-based optical network employing WDM. WDM wavelength routing and signaling have become an active research field, and dynamic and adaptive wavelength routing and assignment algorithms have been proposed. However, there is less work on reporting networ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efforts over testbed WDM network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etwork management and visualization framework aimed at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for reconfigurable WDM optical networks. A layered framework architecture including element and network management and visualization is provided, and an object-based information model representing the WDM network is introduced. Functional components on reconfiguration, software agent, and network visualization services are presented, and important issues related to optical lightpath generation are discussed. A network visualization service also provides WDM control and management APIs to applications and access networks such as an IP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o illustrate the usage of the framework, we share our experience in implementing the MONET networ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esent network visualization views obtained from the MONET WDM network to highlight the framework features.  相似文献   

20.
WDM全光通信网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P业务的高速增长和WDM技术提供超大容量带宽资源的双重刺激下,传统光网络正在朝着适于传输IP业务的新一代光网络演进。本文描述了WDM光传送网的发展与现状,讨论了基于OXC和OADM的WDM光传送网技术,并对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