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益生菌发酵牛初乳对致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益生菌发酵牛初乳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初乳经益生菌发酵,导致初乳pH值降低,初乳IgG活性也相应降低,在pH值为4.6时,IgG活性仅为初乳的25%。不同益生菌发酵初乳在不同pH值对大肠杆菌及幽门螺旋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嗜酸乳杆菌发酵初乳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最高达83.2%,对幽门螺旋杆菌抑菌圈直径最大达17.2mm,达到高度敏感,分别较初乳的抑制作用提高47.52%和52.21%。不同益生菌发酵初乳的抑菌作用依次为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混合乳酸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  相似文献   

2.
动物初乳对其后代健康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探讨了阿尔卑斯山羊产后一周内乳成分和其中免疫球蛋白(Ig)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产后48h内山羊奶的蛋白质、总固形物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均快速下降;脂肪含量在前三次的初乳中逐渐升高,随后又缓慢下降;乳糖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于4%~5%;经产山羊前三次初乳的蛋白含量分别达到了16.5%、10.7%和6.8%,显著地高于初产山羊前三次初乳的蛋白含量(7.0%、4.8%和4.1%);经产山羊前两次初乳的IgG含量达到了59.9mg/ml和34.7mg/ml,IgM含量达到了6.14mg/ml和2.37mg/ml,显著地高于初产山羊前两次初乳的IgG含量(18.1mg/ml和13.9mg/ml)和IgM含量(1.95mg/ml和0.98mg/m1);经产和初产山羊初乳的IgA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HPLC法检测牛初乳中IgG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牛初乳中IgG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并测定了初乳中IgG的经时变化过程.结果显示,IgG浓度在0.2~15mg/mL的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实验平均大于98.5%.采用本法测定了六头幽门螺杆菌免疫牛初乳中IgG及两头正常牛初乳中IgG的经时变化过程.母牛分娩后24h内,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G平均含量在40~70mg/mL之间;3d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总量下降较快;至第7d,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平均在1~5mg/mL之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红曲霉固态发酵过程中的初始和补水pH。研究其对发酵产物色素、Monacolin K和桔霉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初始pH为6.5时,色价较高,桔霉素含量最低,Monacolin K也达到最大值,从而确定最佳初始pH为6.5(自然水)。同时发现当补水pH为4时,总色价E和橙色素色价E47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00U/g和2640U/g,此时桔霉素的含量也最低,达到17.4mg/kg。当补水pH为5时,Monacolin K含量和红色素色价E505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36mg/g和2350U/g。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黑青稞为原料,探究2株乳酸菌(R1、R5)、1株米根霉单独及混合发酵黑青稞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株菌株单独发酵过程中,R5发酵的黑青稞其pH明显下降,最低达到4.32±0.01,且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株菌,最终达到2.52%±0.12%;而米根霉发酵的黑青稞其还原糖含量及乙醇含量明显高于R1、R5,最高分别达到(6.94±0.22)、(9.19±0.49) mg/g;R1、R5发酵得到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为接近且高于米根霉,最终分别达到(0.10±0.01)、(0.11±0.01) mg/g。混合发酵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能显著提高黑青稞发酵制品的营养品质、改善其风味,其中R5+米根霉混合发酵的黑青稞制品在发酵过程中pH下降较快,且产酸较多,pH由降低5.65±0.08至4.16±0.08,总酸含量由0.48%±0.03%增加至7.16%±0.03%,乙醇含量较低,最终仅为(8.25±0.35) mg/g,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最终达到(0.11±0.01) mg/g,同时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发酵组合,48 h评分最高,达到(86±0.89)分,适宜发酵制备低酒精、高营养型黑青稞制品。而R1+米根霉混合发酵的黑青稞制品产酸较少,但其乙醇含量最高,最终达到(9.80±0.60) mg/g,适宜发酵低酸、高酒精黑青稞发酵制品。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混合固态发酵48 h时其黑青稞制品营养品质及感官特性最佳。根据发酵黑青稞产品的品质及风味要求,可选择适宜的混合发酵菌株。该研究可为开发黑青稞产品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牛初乳中IgG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并测定了 初乳中IgG的经时变化过程。结果显示,IgG浓度在0.2~ 15mg/mL的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收率实验平均大于98.5%。采用本法测定了六头幽门螺 杆菌免疫牛初乳中IgG及两头正常牛初乳中IgG的经时 变化过程。母牛分娩后24h内,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G平 均含量在40~70mg/mL之间;3d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 总量下降较快;至第7d,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平均在 1~5mg/mL之间。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柠檬酸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问题,提出了柠檬酸-沼气双发酵耦联系统。在该系统中,柠檬酸发酵废水经中温厌氧消化和水资源化处理后作为配料水回用于下一批次柠檬酸发酵,从而实现废水零排放。厌氧消化出水中的主要抑制物质是Na~+,在回用过程中其质量浓度最高达到1 000 mg/L,会严重抑制柠檬酸发酵。采用电渗析法对厌氧消化出水中的高浓度Na~+进行去除,循环回用10批后,平均柠檬酸产量为142.4±2.1 g/L,达到去离子水发酵水平(141.5 g/L)。1 000 mg/L Na~+会造成柠檬酸发酵前期培养基pH快速下降,黑曲霉细胞分泌的糖化酶和异麦芽糖酶活力降低,部分糊精和异麦芽糖不能有效水解,柠檬酸产量显著下降。在柠檬酸发酵开始时添加18 g/L CaCO_3可以延缓发酵初期培养基pH的下降速率,促进部分糊精和异麦芽糖的水解,从而使可利用糖浓度增加,减轻高浓度Na~+对柠檬酸发酵的抑制作用。但是,CaCO_3会造成发酵前期培养基pH较高,副产物草酸大量积累,柠檬酸产量为139.2 g/L,仍低于去离子水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酿酒酵母分批补料发酵合成谷胱甘肽(GSH)过程中pH与温度对GSH产量的影响。通过先研究工程菌所表达的酿酒酵母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在不同pH及温度下的酶学特性,再以此为基础在分批补料发酵过程进行pH值和温度控制的优化。结果表明:与初始发酵条件相比,pH控制在5.5~7.5的变化范围内菌体生物量达到(44.80±1.20)g/L,胞内GSH含量为(19.74±0.51)mg/g,GSH产量为(884.35±27.30)mg/L,分别提高了10.07%、3.35%、13.76%。当温度控制在35℃时,菌体生物量达到(46.30±1.55)g/L,胞内GSH含量为(19.84±0.44)mg/g,GSH产量为(918.59±29.22)mg/L,分别提高了3.87%、13.70%、18.17%。研究表明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对pH控制和温度的优化来提高GSH产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发酵条件对猕猴桃饮料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猕猴桃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复合菌种发酵制备猕猴桃饮料,以猕猴桃发酵饮料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并对猕猴桃饮料发酵前后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猕猴桃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液初始pH 5.5,发酵时间21 h,接种量为1.6%(v/v),该条件下发酵的猕猴桃饮料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高达90.28%1.43%,较发酵前65.47%1.12%有显著提升(P<0.05);O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黄酮含量分别由42.67%0.78%、(3.210.01) mg/mL提高到61.21%0.94%、(3.670.02) mg/mL;pH值由5.480.01降低到3.730.01;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由13.26%0.01%、(60.582.14) mg/100 g下降到12.98%0.01%、(58.391.22) mg/100 g,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最佳发酵条件下制备的猕猴桃发酵饮料抗氧化较强,总黄酮含量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果胶、酪蛋白酸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备果胶-酪蛋白酸钠纳米粒子复合物,对复合物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H (3.0~8.0)增大,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物的带电量从-10.2 mV降低到-48.6 mV。pH在3.0~5.0范围内粒径较小,均在300 nm以下,都是单峰,其粒径分布较集中。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物表面疏水性在pH 4时为26.5μg,羰基含量为5.3μmol/g,均比酪蛋白酸钠的高,而游离巯基含量为6.2μmol/g,这为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物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舍饲新疆褐牛初乳产量及乳成分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10头全舍饲新疆褐牛母牛分娩后2,24,48,72,96,120h的初乳产量、常规营养成分、IgG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母牛分娩后2h(第1次)所挤初乳产量平均为4.73kg,72h内初乳平均总产量为46.6kg,占成母牛305d平均产奶量的0.9%;120h内初乳平均总产量为85.1kg,占305d平均产奶量的1.65%。2h挤出的初乳其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的含量分别为12.59,6.5,2.87,1.11g/100g,是常乳的3.93,1.76,0.57,1.48倍;IgG质量浓度为60.56g/L,是常乳的108.14倍;Ca,P,Na,Mg,Fe,Zn的含量分别为186.03,167.10,89.65,23.31,0.30,2.25mg/100g,是常乳的1.66,2.01,1.81,2.05,2.14,6.43倍。随泌乳期的延长,初乳中除乳糖以外的各种成份均迅速下降,在48h以内,以蛋白质和IgG的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62.27%和93.40%。至第120h,除蛋白质及矿物元素的Zn以外,各种成分已和常乳相接近。新疆褐牛分娩后不同时间段初乳成分的变化规律和荷斯坦牛相似。  相似文献   

12.
吴寒  芮昕  李春阳  夏秀东  董明盛 《食品科学》2018,39(16):168-175
研究植物乳杆菌70810与米根霉在燕麦全谷物基质中共固态发酵特性及对燕麦营养价值的影响,利用平板计数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乳酸菌的生长情况和真菌麦角固醇含量,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法和邻苯二甲醛法测定发酵过程中燕麦蛋白质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燕麦全谷物基质中,随着植物乳杆菌70810和米根霉共同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活菌数和麦角固醇含量逐渐增加,72?h分别达到(8.46±0.04)(lg(CFU/g))和(137.04±6.13)μg/g,其中活菌计数结果比植物乳杆菌70810单独发酵时提高了7.14%;pH值由5.34±0.12降低至3.74±0.04,总酸质量分数由(0.23±0.02)%增加至(1.08±0.08)%;蛋白质发生明显水解,发酵至72?h,可溶性蛋白(以牛血清白蛋白当量计)含量为(11.58±0.16)mg/g,分子质量小于10?kDa肽(以胰酪蛋白胨当量计)含量为(366.51±1.30)mg/g。发酵后的燕麦蛋白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赖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必需氨基酸指数提高至75.63±0.10,蛋白质生物价提高至70.74±0.13。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模拟果汁主要成分的发酵液中甲醇含量,并运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液中甲醇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控制甲醇生成的最佳条件.结果 显示:酿酒酵母发酵过程中影响甲醇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酿酒酵母种类、可利用磷元素、可利用氮元素、发酵液pH值、亚硝酸盐、甜菜碱.其中,亚硝酸盐、pH值、甜菜碱可导致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甚至消除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品的免疫反应性,此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对影响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几个因素(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料水比)进行了单因素研究,确定了对结果有较大影响的料水比、发酵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这三个因素。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确定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即当料水比为1:1.21(g/mL)、发酵温度29.8℃、pH为6.63时,得到理论最低致敏原降解率为99.15%。最后,经验证实验,最佳条件下实际平均致敏原降解率为99.02%。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差0.13%,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杨冲  彭珍  熊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1):1-5,11
以南丰蜜桔汁为对象,采用乳酸菌发酵,检测发酵过程中菌落数、pH、总酸度、有机酸与糖的含量,测定发酵前后维生素C、总黄酮和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乳酸菌能够较好地适应桔汁发酵环境,蜜桔发酵液总酸度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pH下降至3.2;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乳酸菌对柠檬酸、苹果酸、乙酸有一定的利用能力,使其呈下降趋势,而乳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由发酵前的0.44 mg/g升至13.05 mg/g;短链脂肪酸从5.23 mg/g增至13.05 mg/g;维生素C含量仍保持在80%以上;总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显著上升,分别提高了12.9%和8%(p<0.05);发酵后氨基酸总量减少了13.9%,呈味氨基酸组成发生变化。乳酸菌可以作为发酵型南丰蜜桔汁的发酵剂,南丰蜜桔汁乳酸菌发酵可以改善风味,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发酵腐乳中的生物胺是威胁消费者健康的潜在风险因素,为开发符合大众健康要求的低盐腐乳并降低腐乳中的生物胺含量,探讨了汤汁辅料对腐乳发酵过程中单胺氧化酶活力及生物胺积累的影响.配制不同食盐浓度、酒精浓度、pH值的腐乳汤汁,分析腐乳发酵过程中单胺氧化酶活力、生物胺含量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当汤汁中的食盐质量分数为3% ~7...  相似文献   

17.
吕岳文  杨洁  蒋新月 《食品科学》2010,31(21):114-118
对驴初乳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研究。结果表明,驴初乳的相对密度、折光度、电导率、酸度均高于常乳,而pH 值低于常乳;驴初乳中蛋白质、灰分、脂肪含量均随泌乳期延长呈下降趋势;分娩后第一次(6h)所挤初乳中乳糖含量最低,之后随泌乳期延长乳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随泌乳期的延长,初乳中各项指标逐渐接近常乳。应用亲和色谱法测定驴初乳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随泌乳期的延长驴初乳中IgG 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酱香型大曲中蛋白酶产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最适产酶条件进行研究.采用酪素培养基,从大曲中分离出3株蛋白酶产生菌,筛选出酶活力最高的菌株,经16S rRNA同源序列分析并结合其形态学特征鉴定为枯草孢杆菌(Bacillus Subfilis).以小麦为固体培养基,从温度、初始pH值、培养基水分含量、环境湿度等方面研究其最适发酵条件.最终结果为在培养温度为45℃、初始pH值为5.0、培养基内水分的含量为55%、环境湿度为80%条件下培养72h,其酶活力可达1717.5U/g.  相似文献   

19.
分离菌株在荔枝果酒酿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本实验室自行分离的4株酵母菌株在荔枝果汁中的发酵性能,通过对发酵过程中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新酒进行品评,最终确定4号菌株SCY1比较适合用于荔枝果酒的酿造.以该菌株发酵后的果汁残糖含量2.6 g/L,其中还原糖含量为1.15 g/L;pH值为3.69,总酸为6.9 g/L,其中挥发酸含量为0.66 g/L;酒精度为13.5%Vol;总SO2含量为35 mg/L,其中游离SO2含量为21 mg/L;干浸出物含量为23.8%;感官评定得分90.6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