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炉》2021,(4)
正自2009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发布工业节能技术装备产品推荐目录,组织开展系列节能技术交流推广活动,加快高效节能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促进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实现绿色增长。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9)》,其中包括流程工业节能改造技术、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技术、能源信息化管控技术、可再生能源及余能利用技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及其他工业节能技术等5大类86项工业节能技术。为进一步增进各界对相关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有色金属行业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能效标杆管理,开展能效对标工作,是有色行业协会和有色金属重点用能企业促进节能管理,提高能源效率水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工业炉》2014,(6):52-52
为贯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4〕31号)要求,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进一步提升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2014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对煤电行业全面落实"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加快升级与改造、提升高效清洁发展水平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4.
冶金工业是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面临的节能、CO2减排压力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行业之一,而冶金能源高效利用与优化管控是冶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围绕冶金能源高效利用、余热余能回收与利用、能源系统优化建模及能源管控系统建设等内容,指出了当前冶金行业节能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围绕能效提升、余热余能高效回收与利用、物质流能量流协同优化等节能降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召开“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启动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交流企业在节能减排和能效对标工作中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6.
《有色冶金节能》2017,(5):62-63
为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等节能法律法规,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管,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根据《2017年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工信部节函〔2017页9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重点用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和机电设备能效标准等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的通知》(发改运行〔2022〕559号,简称《通知》),明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提出新建、改造和淘汰项目的实施建议,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通知》与《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形成合力,科学有序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助力钢铁、化工等对煤炭依赖性较强的领域不断提升能效,为企业做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提供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1总则(1)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  相似文献   

9.
《有色冶金节能》2008,(6):63-64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启动大会于9月19日在昆明举行。这标志着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快重点节能技术的推广普及,引导用能单位采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组织编制了《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1.
《武钢技术》2015,(2):9
<正>工信部日前发布《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通过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推进清洁生产和结构优化,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预期实现以下目标:1)提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到2015年底减少煤炭消耗400万t以上。指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预计全年削减二氧化硫7万t、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钢铁企业蒸汽系统的构成情况;分析了钢铁企业蒸汽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余热回收并高效利用、优化管网运行、强化管理等有效的改善措施。这将有利于减少蒸汽系统的能源浪费,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有色冶金节能》2015,(2):53-56
<正>我国节能环保分为两大领域:节约能源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前者主要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实现,具体措施包括推进高能效技术和装备对低能效技术和装备的替代、推广建筑节能材料、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后者通过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实现,包括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利用,以及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序开发。  相似文献   

14.
钢铁企业蒸汽系统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立宏  蔡九菊 《冶金能源》2006,25(5):7-10,13
介绍了钢铁企业蒸汽系统的构成情况,分析了钢铁企业蒸汽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余热回收并高效利用、优化管网状况、强化管理等有效的改善措施。这将有利于减少蒸汽系统的能源浪费,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要闻     
《世界有色金属》2008,(10):14-18
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正式启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启动大会,于9月19日在昆明举行。这标志着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快重点节能技术的推广普及,引导用能单位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促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减少碳排放,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国家重点节能技术征集和更新工作,将符合条件的重点节能技术纳入《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5年本节能部分),面向全社会宣传推广,并向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IPEEC)"十大节能技术和节能实践"工作组推荐。其征集范围为:煤炭、钢铁、有色、石化等工业行业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全行业普及率在80%以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正式启动本刊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启动大会于9月19日在昆明举行。这标志着全国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工业4.0大环境下,钢铁企业亟需积极构建绿色经济运行模式,依托自动化监控系统优化整合是提升能源环保设备管控能力的必要手段。为提高能源环保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效率,提升技术经济指标,本设计对自动化监控的方法进行整合,对现有能源环保设备监控技术进行优化,利用物联网监控与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深度开发融合,提高生产线的集中监控程度。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与多种数据采集方式相结合,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并实现了复杂分散的现场环境下数据的整合,最终达到科学用能、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重点支持企业应用能效信贷等投融资机制,开展节能节水改造,加强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开展工业绿色发展重点项目推荐工作,共同支持一批重点项目。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推荐项目,国家开发银行独立审贷"的原则,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工业绿  相似文献   

20.
王亮超 《河北冶金》2012,(8):76-77,41
介绍了邯钢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加大煤气回收力度,利用富余煤气发电,推广应用干熄焦设备、烧结余热回收设备和高炉TRT发电技术,企业自发电比例由2006年的4%提高到2011年的50%。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与项目相结合,通过制度化、文件化、高效化、系统化保证能源消耗持续降低,用系统节能的理念将能源的供应、使用、余热余能回收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其高效、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