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改性钢渣吸附除磷影响因素、等温吸附线特征和吸附动力学,并对生物处理后的出水进行吸附除磷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磷浓度10 mg/L,投加量10 g/L、pH为7时,改性钢渣吸附后总磷浓度为0.687 mg/L,去除率达93%;改性钢渣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理论饱和吸附量是1.977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实际生活污水的吸附除磷中,投加量为50 g/L,反应2 h后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
氧化镧改性沸石除磷脱氮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镧离子质量浓度0.5%,pH为10下浸渍16h以上,于110℃干燥陈化24h后,再于450~500℃焙烧1h,冷却后过筛取筛下粒径120目以上为最佳稀土吸附剂,用于静态同步脱氯除磷试验。结果表明,对正磷和氨氯的进水最佳pH为4,此时最大静态吸附分别达到25mg/g和50mg/g;当进水pH为4~8,氨氮浓度为10mg/L,正磷浓度5mg/L时,出水pH在6~9之间,对二者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0%和99%,吸附剂再生7次后对氮磷的去除率仍然保持在80%以上,动力学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相关系数在0.99以上。为处理微污染的氮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比较分析了不同酸、碱及酸碱复合改性凹凸棒石对模拟含磷废水的吸附净化性能,并探讨了不同改性对凹凸棒石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凹凸棒石与质量分数为9%的盐酸在固液比为1:2条件下改性,磷吸附效率达53.59%.NaOH先与凹凸棒石1:1混合均匀后焙烧改性,再将碱改性后的凹凸棒石与质量浓度为9%的盐酸在固液比为1:2再进行改性,吸附效率高达99%以上即碱酸复合改性的凹凸棒石极大地提高了其对磷的吸附效率.  相似文献   

4.
天然蛭石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蛭石对单一离子Pb2+、Cd2+、Ni2+、Ag+的吸附特性。其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甚好,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4种金属离子的吸附速率大小分别为:Ag+>Pb2+>Cd2+>Ni2+。蛭石对4种离子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室温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以上。且4种金属离子按其吸附容量大小的排列次序为Pb2+>Cd2+>Ag+>Ni2+。进一步研究了混合金属离子在蛭石上的竞争吸附行为。蛭石对4种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顺序为:Pb2+>Cd2+>Ni2+>Ag+,表明蛭石对Pb2+具有较强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对自来水厂含铁污泥进行高温热改性,得到热改性铁污泥(Thermally modified iron sludge:TMIS)吸附材料。试验研究了TMIS的最佳改性温度、吸附除磷最佳参数及其吸附除磷的动力学、等温线和热力学,进一步利用浸渍试验考察了吸附磷后TMIS对污染物的溶出效果。结果表明,TMIS最佳改性温度为400℃,在投加量为10 g/L,初始磷浓度为15 mg/L,pH为5,反应100 min时的条件下,磷去除率最佳,达到99.68%,吸附量为1.495 mg/g。TMIS对磷的吸附数据值符合Lagergren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与Langmuir等温吸附线模型,表明吸附是以化学过程为主的单层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此吸附为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30 d浸渍试验结果表明,吸附磷后的TMIS体系中COD、氨氮及铁释放量均低于原污泥体系,磷释放量高于原污泥体系,但小于0.02 mg/L。  相似文献   

6.
污水生物除磷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生物除磷借助于某些细菌种属能大量吸收磷的特性,经过厌氧、好氧过程使其吸磷特性得到加强。细菌大量吸收磷后随剩余污泥一同排出,从而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与除磷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人工配制生活污水,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的运行方式,通过在缺氧段投加硝酸盐氮和控制选择压,经98 d的培养与调整在SBR中获得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颗粒污泥.稳定运行的颗粒污泥粒径主要在0.3~0.5 mm,SVI约为45 mL/g,ρ(MLSS)约为4 000 mg/L.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颗粒污泥对COD、氨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8%、96%和90%.通过分析磷的去向及X射线衍射检测结果可知存在颗粒污泥的磷酸盐沉淀除磷现象.培养的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除生物除磷外,还具有磷酸盐固化于污泥颗粒方式除磷.  相似文献   

8.
采用农业废弃物柚子皮制备活性炭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的磷,研究了溶液中磷的初始浓度、柚皮基活性炭投加量、pH和温度等因素对磷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pH值为2、6和10时,制备的活性炭样品对磷的吸附量变化不大;在温度20~50℃范围,吸附量变化并不明显(0.60~0.69 mg/g),40℃时,磷的吸附量接近最大值(0.69 mg/g);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磷的吸附量逐渐增大。吸附数据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的表观活化能为42.03 kJ/mol,柚皮基活性炭对磷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选矿废水光催化还原协同吸附除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赤铁矿酸浸含磷废水的除磷效果,利用负载Sr掺杂TiO2薄膜的新型陶瓷滤球进行光催化还原协同吸附去除赤铁矿酸浸废水磷酸盐的试验研究,并考察了空穴捕获剂种类、甲酸用量、催化剂用量和初始磷浓度等因素对选矿废水磷酸盐光催化还原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掺杂TiO2薄膜可光催化还原去除选矿废水中磷酸盐;负载TiO2薄膜陶瓷滤球磷酸盐去除率较吸附去除可进一步提高约9.1%;甲酸可作为最合适的空穴捕获剂;对于初始pH 2.53、磷浓度63.4 mg/L的实际赤铁矿酸浸废水,甲酸和TiO2最佳用量分别为60 mmol/L和4 g/L,磷去除率可达99.95%;酸浸废水磷酸盐光催化还原去除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与初始磷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磁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粉末活性炭的可分离性,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新型磁性活性炭,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配制染料废水,对粉末态磁性活性炭对目标污染物的处理效能进行探讨,并与粉末活性炭处理效果进行对比,考察p H、接触时间以及污染物质量浓度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态磁性活性炭吸附能力高于粉末活性炭,p H为影响其处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偏碱性的p H和适宜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当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磁性活性炭投量为0.4 g/L、p H为9、反应时间为300 min时,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98.9%.亚甲基蓝在磁性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单分子层吸热反应,且以化学吸附为主.该磁性活性炭具有很好的分离性能,在自然重力沉降条件下10 min内沉淀完全,而在外强磁场作用下30 s内可实现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11.
从深海菌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除磷菌,并研究了铁强化此除磷菌在高盐合成废水中的除磷效能及机理。通过批次试验研究了铁磷物质的量比、初始pH值对除磷效率的影响以及铁强化生物除磷的动力学,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微生物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铁盐和生物除磷相比,铁强化微生物除磷效率更高效且稳定在95%以上。当n(Fe(III)):n(P)=1:1时,铁强化微生物除磷的最大效率达98.50%,相比单纯生物除磷提高30%,而单独铁盐除磷n(Fe(III)):n(P)=2:1~3:1时,除磷率仅90%;当n(Fe(III)):n(P)≤1:1时,铁强化微生物除磷以微生物除磷为主,铁盐辅助,处理后水pH中性且稳定;当物质的量比n(Fe(III)):n(P)>1:1时,由于Fe(III)水解造成pH降低至5.50以下,微生物生长受抑,磷的去除主要靠化学沉淀。废水初始pH在6.0~9.0范围内,铁强化生物除磷去除率均在95%以上。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生物除磷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铁强化生物除磷,且较长时间内无磷释放现象。铁强化生物除磷的机理包括:(1)细菌生长除磷以及胞外聚合物对磷的吸附;(2)在混合液中形成了羟基磷酸铁络合物;(3)在细菌表面形成了由细菌诱导的铁磷微沉淀。  相似文献   

12.
不同混凝剂除磷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烧杯试验,分别对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l2(SO4)3.18H2O),硫酸亚铁(FeSO4.7H2O)和氯化铁(FeCl3.6H2O)的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协同考察了去除污水中SS和CODCr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80mg/L时,4种混凝剂对TP的去除率按由高到低顺序是FeCl3.6H2OAl2(SO4)3.18H2OFeSO4.7H2OPAC;TP、SS和CODCr的的去除率均随着药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化学辅助除磷工艺处理济南市城市污水,分析不同FeCl3.6H2O投加量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化药剂的投加量。试验结果显示:化学辅助除磷工艺是一种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的除磷工艺。在FeCl3.6H2O投加量为22mg/L时,化学辅助除磷工艺在进水含CODcr200~280mg/L,TP 3~5mg/L,NH3-N 36~42mg/L,SS 110~150mg/L的条件下,出水CODcr、TP、NH3-N和SS含量都基本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化学辅助除磷工艺药剂投加量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化学辅助除磷工艺处理济南市城市污水,分析不同FeCl3·6H2O投加量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化药剂的投加量.试验结果显示化学辅助除磷工艺是一种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的除磷工艺.在F3Cl3·6H2O投加量为22mg/L时,化学辅助除磷工艺在进水含CODcr200~280mg/L,TP 3~5mg/L,NH3-N 36~42mg/L,SS 110~150mg/L的条件下,出水CODcr、TP、NH3-N和SS含量都基本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考察反硝化聚磷菌(DPB)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能,利用厌氧/好氧/缺氧(A/O/A-SBR)反应器,以人工配水培养驯化反硝化聚磷颗粒污泥.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察不同碳源类型、碳源质量浓度、进水温度和pH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以丙酸钠为碳源,在进水COD质量浓度400 mg/L、水温25℃、pH为7的条件下,DPB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能最高;以丙酸钠为碳源、COD质量浓度400 mg/L、进水温度15℃、pH为7条件下,DPB的脱氮效能最高;以乙酸钠为碳源、COD质量浓度400 mg/L、进水温度25℃、pH为8时,DPB的除磷效能最高.温度对系统COD降解和脱氮效能影响最大,pH的影响最小;pH对系统的除磷效能影响最大,碳源类型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素对微藻去除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藻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但是其对氮磷的实际去除能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废水中氮磷的浓度、温度、藻密度、光照和pH值等诸多环境因素对微藻去除氮磷的影响。在不影响微藻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氮磷浓度、废水温度和藻密度越高,光照强度越强,且废水的pH值接近中性时,微藻对氮磷的去除速率和最终去除量也会越高。  相似文献   

17.
农业磷面源污染形成机制及治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肥在农田过量施用较为严重,是磷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深入研究农业磷面源污染的形成机制,对预防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地下水中的磷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磷的迁移转化机制、土壤磷酸离子吸附固定特性及影响因素(土壤粘粒,pH值,有机阴离子,Al、Fe、Ca、Mg化合物以及矿物组成等)、磷养分的迁移淋失和吸附法去除水体磷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提出了提高磷肥有效性并减少磷养分淋失对农业磷面源污染控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反硝化聚磷菌富集、筛选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反硝化除磷机理和提供脱氮除磷功能菌株,对A2SBR快速富集驯化并筛选其中反硝化聚磷菌功能菌.采用控制A2SBR进水及运行方式对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快速富集筛选,并将所筛菌株进行复配研究,为构建脱氮除磷菌剂奠定基础.两段进水和提高注水比的运行方式能使反硝化聚磷菌在反应器中迅速成为优势菌.实验分离得到效果较好的反硝...  相似文献   

19.
化学沉淀-磁絮凝深度快速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沉淀法研究Al2(SO4)3、FeCl3、CaCl2的药剂用量和pH值对除磷效果的影响,探讨非磁性悬浮物磁性接种的机理,并分析了铝、铁、钙的磷酸盐沉淀物由于加入磁种而变得易于沉降,特别是在磁场力作用下沉降速度加快的原因。结果表明,Al2(SO4)3、FeCl3、CaCl2是磷酸根离子的有效沉淀剂,在适当的药剂投加量和pH值条件下,废水经过处理后,剩余磷的浓度小于0.5mg/L;生成的铝、铁、钙的磷酸盐沉淀物颗粒与Fe3O4颗粒在某一pH值下表面电性相反,易发生相互凝聚;磁性接种的铝、铁、钙的磷酸盐沉淀物不仅变得更重,而且在磁场中还受到与重力方向相同的磁场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