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晨雪  赵建波 《新建筑》2022,(2):112-116
针对街道界面虚实关系的认知问题,将街道界面的非实体构成元素定义为“隙”,由此提出“隙”的五种基本构型及界面节奏相关概念。结合空间知觉理论与心理物理学,尝试利用波形图的描述方法,建立“频率、振幅、稳定率”等参数关系,以认知视角展开对界面节奏整体差异性的定量描述。该量化方法可有效表征不同街道空间界面节奏的最主要特点,对于准确、便捷把握界面性状与行人空间认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街道界面是形成街道空间的物质基础。现有关于街道界面的量化测度参数繁杂多样,亟需总结厘清。文章试从城市形态、空间认知、环境行为等几个研究视角对现有参数进行总结比较,发现在城市形态研究领域,界面密度、贴线率、建筑整齐度、近线率等参数各有其涵义和适用范围。随着空间认知与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的进展,国内对于街道界面的研究体现出由“城本视角”到“人本视角”的转变,街道空间的品质及人的体验与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融合城市形态、环境行为、空间认知、地域气候、历史文化的多维研究框架,对街道界面展开更为全面的研究,发展更为系统的量化测度方法将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市街道空间是行人心理认知的核心 载体,界面虚实关系的不同自然带来空间形态的 差异,据此建立有关街道界面虚实特点的“界面 节奏—心理认知”研究框架。在心理物理学的 理论框架下,结合感受测量原理与空间知觉理 论,得到街道界面节奏的“物理量—心理量”测 算方法。以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心理认知 实验,研究发现街道界面的中断次数、界面空间 的延伸程度是最受行人瞩目的界面节奏特点,据 此构建了频率与幅度参数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可 为城市街道空间与行人心理认知相关研究提供 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界面是街道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直接影响人对街道空间的感受和街道活力。在已有的街道研究中,界面通常被作为组成要素而导致其对街道空间的影响力被忽视。该文以青岛传统商业街道中山路为例,运用贴线率、面宽比、店面密度三个参数量化分析界面外观特征和内在功能活力。研究发现,相关界面参数的应用能准确识别街道中严重不协调的街段;路口数量过多对贴线率和界面连续性有消极影响;同质化竞争激烈是闲置店面增多的重要原因。最后,对此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周韬  郑文晖  陈启泉 《风景园林》2019,26(3):99-104
随着对城市建设问题的深入认识,人们对城市街道景观的认知已从三维空间建构转向空间体验与感受。以视觉认知为基础,采用视觉认知画面为手段,对城市街道进行量化研究。以画面占有率的数值变化反映街道景观特征,以画面占有率的样本方差值反映街道景观的连续性。以街道贴线率为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了贴线率如何对街道景观特征与连续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18,(5)
我国规划界应用较广的"贴线率"概念来源于美国城市规划中的"街道墙"概念。通过辨析"贴线率"及"界面密度"参数的局限性,提出能够表征街道界面贴近街道边界程度的"近线率"概念及算法,并探讨了这三个量化参数不同的表征效果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源  刘叶琳 《城市规划》2022,(11):52-60
作为街道界面管控的重要量化指标,贴线率在规划实践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算法多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贴线率的概念发展溯源,明确其以街道界面的连续性管控为根本目的。进而从地块、街区两个层面建构算法公式,并从常用范围、个案调整原则与极值情况对公式中分母分子的计算方式做出设定。最后基于理论取值梳理,针对南京江宁土山路项目开展公众偏好视角下的贴线率取值实验与调查,提出地块层面贴线率主要针对单个地块范围内的街道长度,塑造连续齐整中兼有微小空间变化的实体界面,建议取值为[70%,100%],条件许可时建议为[80%,90%]。街区层面贴线率主要针对由多个地块构筑的街道长度,通过虚实界面的比例设定,获得实体界面连续齐整性与虚体界面自然活动性的统一,建议取值为[50%,70%]。  相似文献   

8.
高巍  贾梦涵  赵玫  高勇  孟浩瀚 《城市规划》2022,46(3):106-114
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感知城市形态的重要场所,更是城市规划管控中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街道空间研究从宏观城市视角到微观人本视角、定性描述到定量测度的转变,从四个发展阶段系统梳理了街道空间研究进展与量化测度方法,指出新兴数据与量化方法可以实现以街道为研究粒度、以城市与区域为研究尺度的高精度、自动化街道空间研究,有助于精确评估街道空间形态及其演化,助力系统化、科学化的街道空间整体管控。  相似文献   

9.
在街道设计回归人本主义的背景下,街道界面连续性和场所性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首先综述了现阶段对街道界面连续性的研究;其次,以慕尼黑为例,总结了其内城商业步行街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再次,运用最大切面法对慕尼黑内城商业步行街及其他六条典型步行街进行界面密度量化研究,并归纳出街廓尺度、街道宽度与界面密度的关系;最后,从街区、街道和界面三个层面提出了商业步行街界面连续性导控策略,以期推动城市商业街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天津市原日租界街道空间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街道密、街区小、整体形态规整等特征。基于上述特征,本文对原日租界街道的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及对景面进行了分类,并从整体保护和局部保护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街道界面密度与城市形态的规划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街道界面密度是用于表征街道界面围合程度的量化指标。通过分析城市实例,发现街道界面密度与街区建筑密度存在近似正相关关系,街区建筑密度与街廓尺度存在近似负相关关系。通过分析街道实例,发现街道的密度表征比尺度表征更为有效。结合分析我国主要大城市的商业步行街,认为小尺度街廓是形成优秀街道空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文章梳理了步行友好相关的研究 文献,其中针对街道空间微观形态的研究方 面,通行的“定形—定性”或者简单“以量化 定性质”的研究方法对于形态设计的指引力 都相对较弱。“定形—定量—定性”三定结 构分析技术则指出研究的新方法。基于此, 本文在米兰选取了5条步行友好的街道,从 人的行为心理出发,采用“形态分析—数据 测算—性质评判”三向关联的结构分析技 术,分析形态特征,发现其形态设计的机 制。最后,从街道的通行空间、停靠空间、街 道界面和空间组织四个方面讨论总结指引步 行友好的街道空间形态设计模型,以为设计 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喻翅 《山西建筑》2012,38(17):20-22
以长沙太平街和武汉户部巷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街"和"巷"的概念以及线性空间的基本属性,通过对太平街和户部巷的道路结构、空间尺度、天际线及临街界面的比较,说明了"街""巷"空间的异同之处,为商业街巷空间的营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布依族村寨的实地调研,针对调研过程中收集的基础信息资料,加以分析和整理,从村寨街巷空间的构成要素、界面形式、空间尺度以及节点和标志物的角度对镇山村街巷空间形态进行阐述和探讨,以期对镇山村布依族民族村寨的远期的街巷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 street vending or street trading has become a focal point of political agendas throughout cities of the Global South. The literature of street vending tends to develop within two fields of analysis: 1- socio-spatial regulation, 2- socio-spatial appropriation. This research is centred on socio spatial appropriation analysis of street vendors in the city of Valparaíso, Chile, revealing social and spatial disputes over the use of public space.Through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e present an in-depth view of social and spatial conflict identified by street vendors themselves, revealing how socio-spatial appropriation by street vendors is an expression of the social and spatial dispute over the use of public space. This study makes an original contribution by associating spatial conflicts of street vending with the socio-spatial appropriation of public space.Results show the need to include the socio-spatial logic and dynamics of street vending in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spaces in cities faced with this growing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6.
论文利用街道网络密度作为基本分析参量,构建起“网络密度图表”,针对城市空间几何形态特征进行量化描述和分析。通过对天津城市核心区的实证研究,解析了城市的网络空间特征。量化描述方法的建立使得不同城市,以及城市内部各个区域网络之间的比较研究具有了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它为城市研究者及设计师提供了深入理解街道网络内在关联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城市街道空间品质大规模量化测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2019,(6):107-114
伴随我国人居环境建设从重"量"走向提"质",城市建成环境的科学评估与定量研究亟待展开,街道作为重要的公共领域,其空间品质与活力成为重要的方向之一。本文从街道空间品质的概念、大规模量化方法和空间品质测度方法三个方面切入,梳理了国内、国外街道空间品质量化研究方法的进展。总体而言,街道物质空间的测度在不同的方面已有一定的方法积累,但少有多种方法的集成应用,利用可获得性高的街景图片进行街道空间测度是国际上新兴的研究方向,空间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还有待深入,已有研究少有以科学认识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方法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从建筑空间出发,以城市发展为宏观背景,尝试建立起日本地下街空间的研究结构。通过对实际案例、统计数据与图文资料的总结,得出地下街空间设计演变的重要推力因素——城市发展中提出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出地下街与城市发展、更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以建筑学为理论平台,结合天神地下街、八重洲地下街等典型案例,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混合性研究方法分析地下街的空间组成、空间形式(量、形、质、分隔、界面和色彩质感),从而总结出日本地下街比较共性的4点空间设计特征,以期为未来中国的地下街空间设计策略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荔希 《山西建筑》2010,36(2):31-32
阐述了界面在商业步行街中的功能及重要性,探讨了延续地域特色的现代商业步行街界面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商业步行街设计实例分析,指出处于地域文化环境中的商业街界面设计应当继承当地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