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一种新型酮醛胺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型酸化缓蚀剂的合成方法、缓蚀性能,并分析了其缓蚀机理。利用酮醛胺的缩合反应,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合成一种曼尼希碱,在15%盐酸(90℃)中的缓蚀率达到99.74%,超过了酸化缓蚀剂评价标准SY/T54JD5-1996规定的一级水平 在90℃土酸(7.5%HCl+1.5%HF)中的缓蚀率达到99.44%,也达到了酸化缓蚀剂评价标准规定的一级水平,与碘化物、炔醇及六次甲基四胺复配后所得缓蚀剂性能超过了该标准的一级水平。  相似文献   

2.
新型常温水基金属清洗剂配方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一种新型清洗机专用常温洗涤水基金属清洗剂的配方组成,并对清洗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清洗剂去污力强,清洗效果好,清洗率达到98.5%以上,低泡,使用安全,尤其对碳钢具有良好的清洗和防锈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及表面分析测试研究了农林废弃物核桃青皮提取物(WGHE)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对冷轧钢在2.0 mol/L H3PO4介质中的缓蚀协同效应,并对WGHE中的缓蚀有效成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单独的WGHE、SLS具有中等程度的缓蚀性能,50℃时100 mg/L的缓蚀率仅为50%左右;WGHE/SLS复配后缓蚀率不断上升,最高缓蚀率可达95.3%,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缓蚀协同效应,缓蚀协同效应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WGHE/SLS复配缓蚀剂更能同时有效抑制阴极和阳极反应;Nyquist图谱呈现单一弥散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排序为:WGHE/SLS>WGHE>SLS。WGHE中主成分芦丁、槲皮素、1-甲基萘醌与SLS之间存在缓蚀协同作用,但协同性能低于WGHE/SLS复配缓蚀剂。  相似文献   

4.
高温酸化缓蚀剂YSH-05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脂肪胺、芳香酮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室内合成了母体缓蚀剂MNX,与四种增效剂(PA、XI、YCl和ZCl)进行了复配,制备出了高温酸化缓蚀剂YSH-05。用静态失重法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在15%的盐酸、氢氟酸和土酸中,90℃下钢片的腐蚀速率为1-4 g/(m2.h),缓蚀率均大于99%,耐温可达150℃,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复合型咪唑啉缓蚀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睿  吴从华  左笑  李歌 《腐蚀与防护》2006,27(7):341-343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后,在50℃、5%的盐酸溶液中用静态失重法对咪唑啉季铵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阴离子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个与咪唑啉季铵盐有最佳复配效果的复配体,咪唑啉季铵盐与I-复配比为1∶1(质量比)时,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进行了测量。这种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达到99%以上,比单独用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效率提高了0.7%。  相似文献   

6.
陆原  张勇  李羽  王犇  曾少云  郭海军 《腐蚀与防护》2013,(6):515-517,522
利用甲醛、芳香酮、仲胺合成并复配出一种曼尼希型缓蚀剂。采用失重法、电分学测试和SEM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缓蚀剂添加量的增加,腐蚀速率降低,当缓蚀剂质量分数达到0.5%后,腐蚀速率变化不明显。在15%盐酸中添加0.5%的缓蚀剂能将多种材质在90℃下的腐蚀速率均控制在3 g·m-2·h-1以内。  相似文献   

7.
复合缓蚀剂在31%Na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福国  杜敏 《腐蚀与防护》2007,28(10):523-525
利用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复配缓蚀剂(硫酸锌,葡萄糖酸钙,多聚磷酸钠)对G105钢在31%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行为,分析了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复配的缓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的缓蚀剂,在80 ℃时,所复配的缓蚀剂在31%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率达到了80%以上.  相似文献   

8.
氯离子与咪唑啉复配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郭睿  吴从华  左笑  李歌 《表面技术》2006,35(3):64-66
利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后,在50℃、5%的盐酸介质中用静态失重法对咪唑啉季铵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阴离子的研究,得到了一个与咪唑啉季铵盐有最佳复配效果的复配体,咪唑啉季铵盐与I-复配比为1:1(质量比)时,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达到99%以上,与单独用咪唑啉季铵盐相比,其缓蚀效率提高了0.7%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试验、表面形貌观察、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磷酸氢二钠(DSP)和D-葡糖酸钠(GS)两种物质复配后对镁合金在50%(体积分数,下同)乙二醇型冷却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DSP对AZ91D镁合金在50%乙二醇冷却液中是一种混合抑制型缓蚀剂,GS对AZ91D镁合金在50%乙二醇冷却液中没有缓蚀作用;DSP和GS之间存在缓蚀协同效应,复配后的缓蚀剂是一种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GS的添加量存在极值,而DSP和GS的质量浓度比达到4∶1时,即复配缓蚀剂E,其缓蚀率趋于稳定;随着复配缓蚀剂E加入量的增大,缓蚀率增大,其加入量为2.5g/L时,缓蚀率高达90%以上;复配缓蚀剂E对AZ91D镁合金起到缓蚀作用主要表现为形成了MgHPO4沉淀物,通过GS络合在镁合金表面,从而抑制了镁合金在乙二醇冷却液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复合固体酸作催化剂,以油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咪唑啉季铵盐。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法研究其在15%盐酸溶液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的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缓蚀剂浓度为10g/L时,用静态失重法测其在60℃15%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效率为99.18%,当缓蚀剂与KI复配时,两者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缓蚀剂与KI质量比为5:1的时候,缓蚀效率为99.7%。该缓蚀剂在A3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表明该缓蚀剂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1.
王建平 《表面技术》1993,22(1):37-41
介绍了脱脂机理,通过对原材料选择,研制了一种性能优良的低温低泡脱脂剂。这种脱脂剂不损伤基础金属,操作安全可靠,特别适合于喷淋处理,已被国内许多厂家采用,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将涂有渗硼膏剂(40%~60%B_4C+20%~30%KBF_4+Fe粉用松香酒精溶液调成)的45钢和A3钢试样,置于装有木炭粉的铁罐中密封,放入560℃箱式炉中保温10h,取出空冷,可获得10~12μm的Fe_2B单相渗硼层。  相似文献   

13.
低温黑色磷化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低温黑色磷化液,并初步讨论了影响磷化膜质量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及恒电位极化法研究了X70管线钢在低温低溶解氧海水中的阴极极化行为,线性极化测试和表面分析技术分析了阴极保护后钙镁沉积层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8℃、1.5 mg/L溶解氧海水中X70管线钢的析氢电位最正,4℃、3.0 mg/L溶解氧海水中析氢电流密度最小.在低温低溶解氧海水中钙质层难以形成,要得到致密良好的钙质层需要较高的保护电位.低温低溶解氧海水条件有利于Mg(OH)2沉积,对CaCO3形成不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微量元素对高温合金凝固偏析的影响,发现通过控制微量元素含量可减轻合金主元素的偏析,并据此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低偏析铸造、定向和变形高温合金。低偏析铸造高温合金的使用温度可比普通同类合金高25℃;低偏析定向高温合金在无Hf的条件下,具有比同类定向合金更好的纵向和横向力学性能,纵向力学性能达到第一代单晶高温合金的水平,而且具有理想的工艺性能;低偏析变形高温合金的工艺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林峰  腾清泉  刘洪涛  梅坚 《热处理》2005,20(1):35-39
开发了一种新的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使用温度为460℃~520℃。对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所获渗层的金相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与传统的570℃盐浴氮碳共渗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低表面能表面的应用,重点综述了低表面能表面的制备方法,主要介绍了表面工程技术法和低表面能涂料法,并提出了制备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的欧洲标准,分析了组织、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对球墨铸铁冲击韧度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生产实践证明,各种铸件的性能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低碳马氏体的强韧化机理,采用低碳合金钢代替中碳弹簧钢进行Ⅰ型扣件弹条的生产。制作的扣件弹条经适当温度淬火及回火后勘和学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和超过TB/T1495.2-92中所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