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悬浮法PVC的生产经验,阐述了导致聚合时间延长的因素,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45m^3聚合釜的主要技术参数,通过试验优化了聚合配方:增加氯乙烯1.3t、消泡剂2.5kg,减少水1t、分散剂1.4kg,由引发剂1改用引发剂2,提高了PVC产量,获得直接经济效益3316.5万元/a。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影响异型材性能的配方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配方中CPE、ACR、CaCO3和润滑剂对低温落锤抗冲性能和加热后尺寸变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CO3和ACR的含量对低温落锤抗冲性能影响较大,润滑剂和CPE的含量对加热后尺寸变化率的影响较大,并获得了优化的型材配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运用正交试验法优化70℃级PVC电缆护套配方,在保质保量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内PVC悬浮聚合分散体系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及技术进展,分析了影响分散剂分散能力和保胶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了PVC生产中分散剂应用的改进措施,可为提高PVC树脂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对悬浮法PVC聚合釜热水进料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热水进料工艺能缩短聚合辅助时间,可提高PVC聚合釜生产强度10%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悬浮法PVC的生产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的发展概况。简介了两步悬浮聚合工艺。指出:VCM聚合釜趋向大型化,开发一系列性能好、易于加工的PVC专用树脂是悬浮法PVC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用45m^3聚合釜生产食品卫生级悬浮PVC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使用45m3聚合釜生产悬浮法PVC树脂技术,该树脂中氯乙烯残留量远远低于5×10-6、二氯乙烯含量低于1.5×10-4,达到了食品卫生级的要求.年销售利润增加720万元.基本配方为(质量份数):VCM 100,水170,分散剂(PVA+HPMC)0.04~0.08,引发剂(EHP)0.06~0.09,其它助剂0.18. 相似文献
10.
作为塑料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PVC行业的发展一直对整个塑料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作为PVC聚合主流技术的悬浮聚合,其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PVC发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体法PVC生产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国内外本体法PVC的生产概况,比较了本体法PVC与悬浮法PVC的聚合机制、生产工艺及加工性能,指出三步本体法聚合工艺和连续本体法聚合工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聚合过程的粘釜和防粘机理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防粘釜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有助于全面了解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用防粘釜剂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悬浮法PVC热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建议采用调整分散体系和引发体系的方法提高PVC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国产分散剂替代现用进口分散剂在悬浮聚合中的应用。通过试验对比,考察了国产分散剂的使用效果以及对聚氯乙烯树脂各项指标的影响。通过优化分散剂体系,提高了PVC树脂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17.
比较了本体法PVC7型树脂与悬浮法PVC-SG7型的生产工艺,介绍了本体法PVC树脂的质量、塑化性能和加工性能等在管件生产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19.
详细分析了悬浮法聚氯乙烯产品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控制方法.保证了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20.
对国产本体法PVC聚合釜的传热系数与进口聚合釜传热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产本体法PVC聚合釜(螺旋半圆管夹套、6进6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传热系数高5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