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柴油微乳液研制及影响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W/O柴油微乳液,并以油、水、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为三组分做出相图。通过微乳液相区面积考察不同因素对制备柴油微乳液的影响。因素包括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不同的助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比(m(C)∶m(T))。并用不同浓度的碱液代替水相,考察碱液对柴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为0.667,m(C)∶m(T)=0.3,助剂为正丁醇,碱液质量分数为0.1%。利用HLB值理论和界面膜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的红外光谱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及其对应的红外光谱,提供了某些较难分辨的表面活性剂的辨析方法,对表面活性剂的鉴定、剖析、检验和新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述了红外反射隔热涂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了该领域全色系、多功能、智能变色三个研发切入点,提出彩色及深色建筑涂料市场存在巨大缺口,并认为红外反射隔热填料与红外反射颜料、色浆等技术的结合是建筑涂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分别用氧化铝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洗衣粉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红外谱图来鉴定无烷基酚聚氧乙烯的存在。通过比较,离子交换法简单、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7.
微乳明确地存于水,油,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及电解质组成的多元体系和相区中,具有超低界面张力,对亲水物和亲油物有很高增溶力,因此微乳在织物去污中作介质可将有机溶剂增溶作用与传统的湿洗特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本实验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利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涂料用的纯丙乳胶。考察了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工艺。 相似文献
12.
乳液聚合法是制备水性含硅聚合物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介绍了种子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互穿网络聚合等制备水性含硅聚合物的方法,并对水性含硅聚合物涂料的应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防水涂料用无皂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加入甲基丙烯酸、丙烯睛、丙烯酰胺、苯酚等改性剂,制备了稳定性、耐水性、附着力、涂膜效果等综合性能良好的苯丙乳液防水涂料,同时探讨了反应温度、单体滴加速度、搅拌速度、缓冲剂等工艺参数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含量聚苯胺水性微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分批滴加单体式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高含量聚苯胺水性纳米微乳液及纳米粒子。所得微乳液中聚苯胺含量达1.0%(质量分数),是其他微乳液聚合的1.25~27.8倍。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聚苯胺纳米粒子的粒径、产率、相对分子质量、电导率等的影响。发现前后两次滴加的单体比例、酸浓度以及酸种类是主要影响因素。当滴加的单体比例为80:20、盐酸浓度为0.1moL/L时,在20℃下反应24h,可获得稳定的聚苯胺微乳液,放置至少半年不分层。该纳米聚苯胺的粒径为10~40nm,电导率为0.12s/cm。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以某有机酸与碱液反应作为主表面活性剂,副表面活性剂、中长碳链醇作助剂,制备了甲醇—柴油微乳化液,并对其临界分层温度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碱液、副表面活性剂、醇对临界分层温度有显著影响,正丁醇是各种助剂中最好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能发生协同作用,达到最佳效果。从理论上分析了碱液和醇类在微乳液形成中的作用机理,主表面活性剂与副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机理。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