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比以前所通用的试样参数(即裂纹深度5宽度比a/w、载荷偏心率x/w和半径比r_1/r_2)范围更宽的C型试样的应力强度因子K的新表达式。表达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已知的短而深裂纹的K解来建立一个K的无因次表达式。当a/w趋近于0和1时,该无因次K方程式接近于修正的极限值。把以前研究得出的K数值无因次化成这种方程式,而K对a/w的相依性由多变量线性回归法所确定。最终表达式与数值K解之间,对于0.45≤a/w≤0.55,对所有的r_1/r_2和x/w或为0或为0.5时,其误差不超过±1.0%;对于0.2≤a/w≤1,对所有的r_1/r_2以及x/w等于0或0.5时,其误差不超过±1.5%;对于0.2≤a/w≤1,对所有的r_1/r_2以及0≤x/w≤1时,其误差不超过±3%。该表达式的精确性可使其扩大应用于C型试样来测定裂纹扩展阻力曲线及进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二元自由基共聚单体选择的Q、e判据及单体竞聚率r存在0和1两个临界值的特点,依据二元单体竞聚率r1、r2与数值0、1之间的关系,把共聚行为类型分为交替共聚、嵌段共聚、理想共聚和非理想共聚等。在二元共聚物瞬时组成F1与单体组成f1的共聚曲线的变化率临界点处投料制备均一共聚物基础上,根据共聚行为分类,针对不同的共聚...  相似文献   

3.
间戊二烯单体与苯乙烯可以通过阴离子共聚合实现特殊交替序列结构共聚物,此类材料在高抗冲击性树脂和增韧材料方面有特殊用途。本文利用苯乙烯(ST)、间戊二烯(PD)和对甲基苯乙烯(MST)的阴离子共聚合方法,通过“一步法”制备了新型序列共聚物,并对聚合动力学及共聚物微观序列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均聚单体活性ST>MST>>PD,聚合反应动力学级数n=1,单体均可以定量转化;1H-NMR在线分析表明,PD/ST和PD/MST共聚单体等摩尔消耗,结合竞聚率数据推测PD倾向与苯乙烯类单体均可形成交替结构,且PD主要是1,4-加成方式嵌入主链;三元共聚活性可控程度极佳,相对分子质量与转化率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子量分布低于1.10;三元共聚物中间戊二烯组成(FPD=0.5)似乎与转化率无关,但ST和MST共聚单体含量均与转化率成线性关系;基于PD独特的二元交替共聚行为,推测了可能共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两种用微机测算苯乙烯/α-亚甲基-δ-戌内酯共聚体系竞聚率的方法。一是笔者提出的微机动态搜索法,另一是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程序流程图,并按置信水平为95%时,计算了竞聚率r_1与r_2的联合置信区域。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甲酯(VP-MMA)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VP-HEMA)两共聚体系本体聚合产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体系都属于r_1《1,r_2>1的共聚体系。P[VP-MMA]较P[VP-HEMA]组成的分散性更大。少量交联剂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的存在对共聚物的组成分布基本上没有影响。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受组成影响较大。轻度交联的共聚物中混有PVP线型聚合物。当这两种共聚物被溶眼构成水凝胶时,共聚物的结构特征对水凝胶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前二氧化硫(SO_2)的减排技术成熟且研究较多,而SO_2的高效利用却研究较少,利用SO_2与烯烃共聚制备新型聚砜是高效利用SO_2的良好途径。现阶段聚砜主要应用集中在材料领域,特别是聚砜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在众多领域获得了应用。文中综述了一个世纪以来利用自由基共聚机理,将烯烃类物质与SO_2共聚制备聚砜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共聚产物主链上SO_2的嵌入对聚合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旨在对今后烯烃与SO_2共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二烯烃-苯乙烯类单体序列结构极大程度上影响相关橡胶类产品(丁苯橡胶、多元集成橡胶)或树脂产品(丁苯树脂)的综合性能。活性阴离子聚合在共聚单体序列类型调控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如严格嵌段序列、渐变嵌段序列、无规序列及交替序列等。新型间戊二烯(PD)单体可以通过阴离子共聚合实现其与苯乙烯类单体特殊交替序列共聚物的合成,异戊二烯(IP)阴离子聚合可以实现高顺式1,4-结构聚合物的定向合成。文中以PD、苯乙烯(ST)和IP为共聚单体,在环己烷中(含0.015%四氢呋喃)通过正丁基锂(n-BuLi)引发聚合合成了多元共聚物,重点考察了共聚动力学和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1)聚合动力学显示均聚合速率ST>IP>>PD,ST/IP和PD/IP二元共聚显示经典“双S”转化率曲线,ST/PD二元共聚速率与IP均聚速率相当(;2)核磁氢谱和竞聚率数据显示ST/PD二元共聚符合经典交替共聚行为,结合红外数据表明,二元共聚产物1,4-结构含量高于90%,反1,4-结构含量高于85%;(3)三元共聚转化率与瞬时共聚单体组成关系表明,异戊二烯以高顺1,4-结构插入苯乙烯-间戊二烯序列中,...  相似文献   

8.
新型聚合物——聚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聚酮的化学改性,物理改性,聚酮光降解机理以及贵金属催化-氧化碳和烯烃交替共聚制备聚酮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张显余 《材料工程》2003,(Z1):256-258
通过对K判据的适用区与裂纹尖端塑性区的比较,在塑性区一定要小于K判据适用区的条件下,给出了K判据的适用边界线和判断脆性断裂的判断式;确定了K判据在结构静强度计算中塑性修正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讨论得出了塑性区尺寸小于裂纹长度,裂纹扩展寿命的估算方法仍适用,塑性对裂纹扩展寿命估算影响不大,而选用不同的经验公式估算裂纹扩展寿命所出现的误差却很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丙烯酸β-羧乙酯作为主要共聚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及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在丙酮溶剂中使之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型溶液共聚合,研究了影响共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并在可控的低转化率条件下制得了丙烯酸β-羧乙酯含量不等的共聚物,以YBR法及电子计算机计算了共聚单体的竞聚率,得r_(st)=0.5863,r_(APA)=0.2826。  相似文献   

11.
在精密测试直流高电压的过程中,先用较高精度的分压箱将高压进行分压,然后用低电压测量仪器来测量。一般用的分压箱是电阻分压箱,下面就它的检定方法作一简单介绍。一般分压箱的检定方法分压箱的检定主要是检分压比。而对分压比的检定按其被检参数不同可分为电阻法和电压法。一、电阻法(?)图1当一个高电压 V_i 加在 i 端和0端之间时,则同PP′端电压 V_1有如下的关系,V_1=(V_i·r_1/r_1 r_2 r_3 ……r_i),第 i 点的分压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结合齿圈挤压成形的影响,并进行优化设计。方法对结合齿圈挤压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各关键参数对凸模正压力、填充程度与材料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并以三者为优化指标,结合多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结果初始坯料倒角角度α、倒角高度h以及芯轴半径r_1、凹模内圈半径r_2和凹模圆角半径r_3对挤压结果有不同影响,其中对挤压过程中正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凹模内圈半径r_2的增加,正压力单调下降,其余4个参数对正压力的影响随参数变化有所波动。结论优化方案的各参数数值为α=30°,h=5.0 mm,r_1=23.0 mm,r_2=30.8 mm,r_3=0.5 mm,优化方案的齿部填充饱满,毛刺明显减少,材料利用率与初始方案相比几乎相等,但凸模正压力降低为初始方案的54.1%,有利于提高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从交联机理和应用的角度来阐述裂解型聚合物交联或保护的可能性。并且提出聚合物分子结构和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对于裂解型聚合物改性的重要影响。通过应用聚合反应机理和统计学机理来论证改性的理论可行性 ,而且总结了近年来对裂解型聚合物裂解改性工作研究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对于种类繁多的工业混合物,单用一种膜是不能一一都加以分离的,而必须采用其特性适合于一定分离作业的多种不同的膜。这就要求制备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学结构的分离膜,以达到分离不同液体混合物或气体混合物的目的。1.辐射引发接枝共聚工业生产的聚合物薄膜不具备分离膜的性质,但用适当的单体与之接枝共聚可赋予分离膜的性能。用预辐射接枝共聚法,通过射线(160~200KeV)辐射,在部分结晶的基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生物质油改性沥青的相容稳定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基质沥青、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模型,依据热力学判据、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和分子极性对生物质油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相容性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借助荧光显微镜观测两类改性沥青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数值模拟结果。研究发现,在158 K和294 K处,SBS改性沥青出现了两次明显的玻璃化状态转变,而生物质油改性沥青仅在262 K处出现一次玻璃化状态转变;生物质油的溶解度参数与基质沥青的溶解度参数更为接近;SBS-基质沥青的相互作用参数(0.689 1)高于生物质油-基质沥青(0.612 0);生物质油的电偶极矩高于SBS改性剂,因而生物质油-基质沥青体系会产生强烈的吸引;SBS结构为直链线性,难以与沥青质等多环芳烃结构发生相互作用;SBS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结构中出现大规模荧光点,相态分离明显,而生物质油沥青荧光点少,相态均一。综合分析,生物质与基质沥青之间表现出更好的相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苯乙烯分散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梳型结构分散剂,对亲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HPMA)的分散聚合进行了研究。通过反应在不同结构分散剂存在下表现的不同的动力学特征,提出了反相微悬浮成核机理。并通过HPMA与共聚单体苯乙烯(St)分散共聚合动力学规律的研究,证实了这种成核机理的存在。认为亲水性单体HPMA的分散聚合存在两种机理,均相成核机理和反相微悬浮机理,当采用F-1分散剂时倾向于遵循反相微悬浮成核机理。而且共聚单体苯乙烯,反应比例越小越倾向于反相微悬乳机理,当采用F-2分散剂时反应倾向于均相成核机理,而且苯乙烯单体共聚的引入,使聚合速率变快,有利于提高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渗透率是影响液体模塑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它与预制件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相关性而使得渗透率的预测一直面临着挑战。本文从预制件的微观、细观及宏观层次分别介绍了渗透率与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预制件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展望了渗透率研究的发展趋势,这将有助于揭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缺陷形成机理,进而优化设计复合材料结构件及其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18.
超细粉碎过程中物料的理化特性变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颗粒破坏机理与超细粉碎过程从宏观上来看,固体物料的粉碎似乎仅仅是颗粒粒度的变化。而随着粒度细化的量变,伴随着一系列颗粒微观上理化特性的质变,在超细研磨阶段表现的更为突出。固体颗粒受外力作用而被粉碎的方式有多种:碰撞、挤压、研磨、切削等,当内部应力大于其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发生断裂破坏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这是一个直到完全破坏为止的固体变形过程,它与颗粒的组成、结构、温度以及外界介质的影响有关;从固体结构和破坏机理考虑有如下特点:(1)对于弹脆性颗粒,粉碎作用产生的内应力在它发生显著流变过程之前就达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液聚合和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对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在较低单体浓度下进行共聚。计算得出两种方法中单体AM、NaAMPS的竞聚率;溶液中r_(AM)=0.30,r_(MADQUAT)=1.31;微乳液中r_(AM)=0.63,r_(MADQUAT)=1.12。并用测得的竞聚率数据,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共聚物的瞬时组成、平均组成,研究在溶液和反相微乳液中合成共聚物的组成及序列分布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的平均组成更均一  相似文献   

20.
聚硅氧烷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硅氧烷热老化机理和提高热稳定性的途径。聚硅氧烷的老化机理主要来源于热解聚和热氧化降解过程。提高聚硅氧烷耐热性的途径主要是改变端基、主链的分子结构,也可以在聚硅氧烷体系中添加耐热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