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某浅层铝土矿采空区治理区域前后进行了勘探,对比了注浆加固处理前后电性参数在采空区的异常形态,通过异常分析对采空区注浆加固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指出高密度电法是采空区治理及检测的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尹丽军  李伟  杨熙  郜领弟 《矿产勘查》2021,12(2):434-438
在老采空区场地修建建筑物时,为避免发生地面塌陷、建筑物沉降、开裂,甚至倾斜、倒塌等问题,需要对采空区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通过注浆法处理采空区地基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空区地基注浆施工工艺、施工控制要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采用压水试验、孔间CT等方法对注浆效果检验,注浆后钻孔压水试验稳定流量均小于50 L/min,地层岩...  相似文献   

3.
对小窑采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价,介绍了采空区注浆处理方案及施工方法,并对注浆处理效果进行检测,经评价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白新斌 《山西建筑》2014,(20):175-176
结合采空区的概念,论述了采空区治理的必要性,并以具体工程为例,通过分析采空区的稳定性,确定了采空区的处理方案,同时从注浆量估算、浆液配合比设计、注浆工艺等方面作了介绍,为采空区的设计与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学亮 《山西建筑》2007,33(14):114-115
介绍了利用注浆法进行地基处理的原理及作用,结合工程实践,从使用材料、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控制、竣工检测结果等方面对建筑工程采用注浆法对采空区进行地基处理作一介绍,以提高采空区承载力,节约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6.
以山西省南耀工业园区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为例,特针对采空区地质环境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采空区地基处理中注浆法的工艺和效果,提出了采空区全充填注浆治理方案,从而起到对上覆岩层的支撑作用,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煤矿采空区注浆工程质量检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0引言由于人类采矿活动形成的采空区常常会对其上部工程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其结果将会造成工程场地的不稳定(如塌落沉降等),对拟建工程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这就需要对那些有危害的地下采空区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工程措施是注浆充填处理方法[1]。由于注浆施工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注浆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主要的检测手段是钻探和物探方法[2]。钻探检测具有可直接观测与测试的特点,而物探检测中的声波检测技术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与钻探技术相比,它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的特点,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3,4]。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对李马沟煤矿采空区注浆前后钻孔内的声波检测分析与研究,结合钻探检测结  相似文献   

8.
锦阜线高速公路煤矿采空区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锦阜线高速公路煤矿采空区的工程及地质概况,介绍了桩基础及注浆两种采空区加固处理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得出采用渗透式全充填注浆方法加固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9.
董红霞 《山西建筑》2012,(32):61-63
以盂县水神山道路工程第五合同段秀水河桥项目为工程实例,从工艺原理、设计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控制、处理效果等方面对采空区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从具体的治理效果来看,压力注浆在治理由采空区引起的路基塌陷是非常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深层采空区注浆质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秀卿  原文学 《山西建筑》2006,32(4):113-114
通过对某深层采空区治理工程的跟踪试验,对采空区注浆治理后的质量检测手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深层采空区注浆治理后的质量检测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经济的技术指标,并在该项工程中加以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杨文江 《山西建筑》2012,(35):215-217
以省道临午线改线工程中核桃凹大桥桥下采空区处治为工程背景,从采空区稳定性评价、采空处治方法选择、注浆法处治采空区范围的确定、注浆孔的设计以及施工后的质量评定等多方面介绍了采用注浆法处治公路桥下采空区的设计方法,为类似工程采空区处治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采空区上建设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国内外没有成熟的经验,经方案比选决定对地基采取注浆充填处理技术,根据工程实际确定了全充填、半充填范围,确定了计算模型,并试验确定了注浆浆液的配合比;注浆完成后,采用钻探取芯、压水试验、弹性波波速检测等手段进行了检测,均满足要求,从而积累了啦成功的采空区地基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袁振中 《山西建筑》2014,(21):71-72
介绍了钻孔弹性波CT技术的原理,采用钻孔弹性波CT技术对某建筑物下采空区注浆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空区充填效果良好,验证了该技术是采空区治理质量检验的有效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massive mechanized and irrational coal mining has generated many goafs (i.e., mined-out areas) in China. To manage these goafs effectively, grouting technique has been commonly used to fill the fractures in the overburden strata.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s in the overburden strata above the goaf. The lab-scale simulation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grouting proces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managing a real goaf by the grouting technique.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and soils in the goaf of Kangjiagou coal mine in Shanxi Province, an experimental system was designed to s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fractures in the overburden strata above the goaf and study the diffusion behaviors of the grout slurr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uch as grout volume, grouting pressure, porosity, and water-solid ratio). The physical model test showed that more fractures were found in the fractured and caved zones, with fracture porosity ranging from 15.05 to 40.79%. The grouting experiment showed that, when the water-solid ratio was smaller than 1.15 and the grouting pressure was lower than 0.3 MPa, the changes in diffusion radius were stable during the grouting process. To maintain the stable changes in diffusion radius and reach a high filling ratio, the grouting pressure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0.2–0.4 MPa at the porosity of 24.8% and 0.5 MPa at the porosity of 35.1%. The findings derived from this study are widely applicable under real engineering contexts.

  相似文献   

15.
柏新慧 《山西建筑》2010,36(33):303-304
针对采空区特点及危害性,详细介绍了公路采空区注浆处治办法,分别阐述了注浆站的建设,钻孔施工工艺及注浆步骤,指出注浆处理技术对路基采空区的治理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公路下采空区注浆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岩 《山西建筑》2009,35(26):139-141
对高速公路下采空区充填注浆材料的选取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注浆材料浆液进行配比试验和分析,得出注浆材料的特性,指出煤矿采空区注浆浆液配合比应按帷幕孔、注浆孔的性质和孔内空洞、裂隙发育情况来确定。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复杂三维地质条件下采空区注浆材料的摩尔库仑力学参数对地表沉陷治理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复杂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正交试验设计了25组注浆材料充填采空区,将地表减沉率作为考察指标。在FLAC3D的有限差分程序中分别对这25组充填方案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充填注浆后减沉率与各因素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弹性模量对注浆后地表减沉率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