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从技术原理、甲醛净化效果、功率及净化能效入手,研究不同档次的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为消费者的选购和企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在环境试验舱内通入甲醛气体,检测空气净化器作用过程中甲醛浓度变化,研究空气净化器甲醛去除效果,同时测定相应工作状态下的功率,并计算净化能效。结果"HEPA+活性炭"技术是目前空气净化器所采用的主流技术;静电、银离子催化等技术没有明显提高甲醛的去除效果,对耗电量也没有明显影响;净化效果与洁净空气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耗电量越大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不一定越好,净化能效能够比较客观的反应空气净化器的整体性能,应该作为选购空气净化器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空气净化器的实际净化效果,针对家庭中常见的两种空气净化器进行其性能和净化效果的测试,选择净化效果较好的净化器,于实际工况下检测PM2.5颗粒物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空气净化器在试验舱与实际环境中对PM2.5颗粒物都有着良好的净化效果;空气净化器的性能参数与在理想状态下测得的性能参数存在差距;PM2.5颗粒物...  相似文献   

3.
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甲醛、氨气和TVOC净化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m3的标准环境试验舱中,将一款空气净化器对甲醛、TVOC和氨气的净化性能进行了测试,计算了该净化器对试验气体的洁净空气量、净化效率和去除率。结果表明,该空气净化器对试验的三种气体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因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市场对空气净化器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主要原理是靠负离子技术来实现的,同时副作用也产生臭氧.臭氧虽对细菌有杀灭作用,但其浓度过高是对人体有危害.国内生产的空气净化器除要进行性能及能效测试,还必须进行臭氧安全浓度检测才能进入美国市场.臭氧安全浓度检测的主要平台就是臭氧测试房.该文就是根据实践中经验,分享设计建造UL臭氧测试房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对K市地铁已投入使用的空气净化设备(A)和即将在S市和K市地铁中使用的2套空气净化设备(B和C)进行了验收检测.结果发现,采用静电式空气净化器作为净化单元的3套设备颗粒物净化效率都能达到标准要求,净化率接近或超过70%.设备C微生物去除效率超过70%,而配置紫外灯的...  相似文献   

6.
六月下旬,中国电子学会洁净技术分会一行三人访问了我会团体会员单位——中日合资苏州华泰空气过滤器有限公司。 该公司由江苏苏净集团公司、日本AIRTECH株式会社与吴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并于1999年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初、中、高效空气过滤器以及各类空气过滤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既生产空气过滤器又生产过滤纸的厂家。  相似文献   

7.
空气滤网作为空气净化器的核心元件,其性能和品质直接影响着净化器的过滤精度和净化效能。从原料、成型方法、滤除原理和使用特点等方面对各类净化空气用滤网进行了全面介绍,探讨了过滤网的选用和设计方法,以及对未来滤网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简称“TUV莱茵”)为北京智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米科技”)旗下四款空气净化器,包括国内版Jya峡湾Anti防过敏消毒空气净化器、海外版Jya峡湾空气净化器(Jya Fjord Air Purifier)、Jya峡湾空气净化器Pro(Jya Fjord Pro Air Purifier)和智米空气净化器2(Smartmi Air Purifier 2)颁发了过敏关怀认证证书,这是全球首批获此认证的空气净化器产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空气净化器用替换型滤网甲醛净化性能,反映其质量状况,选取了适用于6种空气净化器机型的3个品牌17批次替换型滤网,参照产品国标方法,在环境试验舱内进行了甲醛洁净空气量(CADR甲醛)的测定,并对影响空气净化器甲醛净化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仅有3个滤网在试验时间内(1 h)能够将甲醛浓度降低至国标限量(0.1mg/m~3)以下,82.4%的替换型滤网不能达到产品标准中对于甲醛洁净空气量的要求,质量问题严重。同时发现,复合结构滤网的甲醛去除速率表现为先快后慢,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滤网材质和匹配度是造成甲醛净化性能不稳定的主要原因,50个空气净化用活性炭样品中,48%的甲醛吸附率达不到50%,甲醛分解剂在滤网中使用效果不稳定,替换型滤网与原装滤网的单位面积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无法良好匹配,消费者在选购时应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气品质的关注越来越多,空气净化器普及程度逐步提高。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空净具有起步晚、发展快、技术多样性等特点。电净化空气净化器具有无需更换耗材的优点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为了研究该类净化器的性能特征,以红塔山香烟经典1916烟雾为污染源,分析不同初始浓度、背景浓度、取点时间间隔对洁净空气量的影响,为修订国家标准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空气净化器是一种新型家电产品,能清除尘埃、净化烟雾和粉尘、强力吸附室内臭气,净化空气的效果十分显著。带负离子发生功能的净化器还可以补充空气中的负离子(有益人体健康的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能创造清新的空气环境。因此,空气净化器被广泛应用于空调房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种新型综合式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和甲醛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综合式空气净化器对室内可吸入性颗粒物、甲醛以及二甲苯的净化效果明显.该净化器投入使用能够高质量地净化室内污染物,大幅度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民用空气净化器市场的乱象和我国《空气净化器》标准的缺陷给予评论,并对民用空气净化器的性能在模拟民居环境非密闭实验仓内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室内空气净化器性能检测标准GB/T 18801-2015中试验舱内空气流场的颗粒物分布不均匀性进行分析,按照标准要求建立1:1三维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利用CFD仿真技术,考虑守恒、湍流和离散条件,构建室内空气净化器性能检测模型,获得颗粒物的运行轨迹和颗粒物浓度的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面在忽略循环风扇风速的情况下,试验舱内坐标为(0.875,-1~+1,+1.25),(-1~+1,-0.875,+1.25)的范围内颗粒物分布较均匀。之后进行空气净化器颗粒物自然衰减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之后进行空气净化器性能检测方法优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探讨空气净化器中的过滤器效率和循环送风量对于空气净化器关键指标PM2.5 CADR的影响。提出另一个严重影响空气净化器效能的因素:净化空气出风混合均匀率,进一步探讨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供一种能使室内空气得到净化的空气净化器设计。以Atmel公司的AVR单片机ATmega16为核心处理器,通过相应气体传感器进行信号检测,由检测结果,实现了空气排风过滤系统的三个不同等级动力驱动的自动控制。该空气净化器还具有PM2.5检测值显示、甲醛检测值显示、紫外线发生器控制、负离子发生器控制、定时与睡眠设置以及遥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空气净化器是一种新型家用电器,它具有自动检测烟雾、滤去尘埃、消除异味及有害气体、双重灭菌等功能。空气净化器通常由高压产生电路、负离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过滤吸附型:利用多孔性滤材,如无纺布、滤纸、纤维、泡棉等(目前吸附能力最强的滤材为HEPA高密度空气滤材),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有害气体,从而净化空气:二是静电集尘型:通过电晕放电使空气中污染物带电,使用集尘装置收集带电粒子,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三是复合型:同时利用过滤和静电除尘方式,净化空气。从原理上讲,三种净化空气方式对室内空气都有一定净化能力,但在实际使用中,市场上的产品使用效果却各不相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空气负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离子,其能与周边带正电荷的尘埃、烟雾、病毒与细菌等物质相互聚集并沉淀,从而达到净化周边空气和生活用品的作用。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种简易负离子净化器,可以实现风扇送风、负离子净化和紫外线照射的多重净化杀菌效果。详细介绍了简易负离子净化器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并完成了性能测试,测试效果良好。该装置主要作用于与人体接触的诸多生活用品,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目前市场上的室内空气净化器技术,按照其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将空气净化器技术分为颗粒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综述了每种净化器技术的优缺点,净化原理以及目前的应用状况。各种处理技术均有其实用性和局限性,而以生物酶的催化为中心,结合物理,化学多功能的复合技术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0.
1 2003年国内半导体设备业基本情况 随着半导体设备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从事半导体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企业正在迅速增加,2003年已从2002年的40个发展为接近60个(包括兼作单位),其中主要单位20家左右。大部分单位从事前工序和后工序设备研制,材料制备设备、净化设备、半导体专用工模具、检测设备、试验设备和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也各有一些单位在研究和生产。一些国外企业已开始在中国设厂,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