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水利标准在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深入分析了粤港澳三地水利标准化工作的共性和差异,研判新形势下粤港澳三地水利标准互认与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需求分析编制一批湾区标准并构建大湾区水利标准体系,对于支撑大湾区水利高质量发展、助推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新老水问题情势与应对和保障能力,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已成为关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在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区情水情的基础上,对标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标准,按照问题导向的要求,提出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路、重点、任务,为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珠江委组织编制完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已由水利部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瓶颈制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提档升级,不仅需要借鉴国际一流湾区的先进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更要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的协作合力。通过系统评估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问题,归纳总结世界一流湾区水安全保障的经验与启示,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赣州是江西的“南大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天然地缘相近。近年来,江西省政府出台若干政策措施,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如何借“湾”道超车增强发展新动能,翻开城市管理服务的新篇章?“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南康区城管局选择了从城市环境开始对标大湾区,这既是决心,也是承诺。南康深刻明白,优质的环境是一座城市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陈文龙 《中国水利》2022,(22):17-20
从珠江河口治理、大湾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现状,在研判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形势的基础上,聚焦珠江河口治理与大湾区水安全保障的重大问题,从战略层面全面提出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各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和具体解决策略,为未来30年珠江河口治理与大湾区水安全保障提供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五大国家战略之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人口和经济将进一步集聚,势必要求更可靠的防洪减灾保安能力,但目前该区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与大湾区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总结粤港澳大湾区防洪安全保障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防洪安全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提出了补防洪工程短板构筑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网、强化监管调度全面提升防洪保安能力的初步思路,为研究解决大湾区防洪安全保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严肃工作纪律和作风,有力破解流域新老水问题;强化河湖监管,重拳出击,强力督促拆除柳江河段12栋水上别墅等违法建筑,切实强化流域机构监督职责;统筹谋划,科学调度,有效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为全面学习领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积极落实好有关涉水工作,2019年3月12日,珠江委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委党组书记、主任束庆鹏主持并讲话。委党组成员王秋生、黄远亮、苏训、邓克难、胥加仕、李春贤,副巡视员陈枫参加学习。会上,胥加仕领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详细介绍各章节主要内容,提出近期水利工作要点;其他委党组成员结合工作畅谈学习体会;规计处、水政处、防汛办、珠科院、技术中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是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区域。系统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态势,制定科学的自然岸线保护和控制策略,对于支撑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提出了自然岸线分级分类体系,利用多源遥感解译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的方法,对近40年大湾区自然岸线进行提取,分析自然岸线时空变化情况,并探讨大湾区自然岸线空间管控策略,为联动大湾区多部门、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极端天气频发,且高度城镇化建设改变了下垫面情况.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及其遭受内涝灾害所可能产生的巨大损失决定了该区域内涝防治的重要性.探讨了韧性体系的概念及演进过程,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高度城镇化区域的内涝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1~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技术转移专利计量信息及其空间关系,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技术转移网络演化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技术转移以技术转移流动辐射为主,流动辐射的网络广度和深度要优于流动集聚。(2)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技术转移呈明显的网络“小世界”特征,广东高航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是核心力量。(3)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技术转移各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3.
王波 《给水排水》2021,47(11):1-5,11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给粤港澳大湾区西岸主要城市澳门、珠海、中山带来新一轮超常规发展机遇的解读,以及对3座城市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面临的海水上溯、取水口被咸潮连续覆盖时间长、各主要取水口无法获取优质原水资源、系统调咸设施严重不足等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流域统筹协调要求对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系统和中山市南部三镇水资源保障系统进行有序分阶段整合,提高科学运行调度水平、减少重复建设、有效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等建议,切实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利用有限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摸清变化环境条件下珠江三角洲河道与河口水沙运动规律,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生态基础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2020年6月16日至25日,珠江委水文水资源局在珠江三角洲及河口区牵头组织实施大规模洪水期同步测验。珠江三角洲及河口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河网密布交错,水情复杂。暴雨、洪水、台  相似文献   

15.
《人民珠江》2021,42(5)
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高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采用遥感宏观监测、无人机巡航监测、定点监测等多手段的智慧监测技术体系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督性监测工作。结果如下:(1)采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督性监测技术体系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35个重要水源地全覆盖、动态、准实时监管,高效发现风险源和水质问题;(2)采用遥感宏观监测和无人机巡航监测2种技术方法识别水源地5种疑似风险源——建设项目、重点监测的入河(库)支流、航运临时停靠点、物料堆放、农业生产活动,遥感宏观监测风险源准确率为65.7%;(3)对广州-东莞-惠州东江北干流水源地叶绿素a、COD_(Mn)开展了同期的遥感宏观监测和人工定点监测工作,2种技术手段监测结果吻合性好。该技术体系应用于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实现了智慧水利监管手段与业务管理深度融合,为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适宜的城市水面率对改善城市地区生态质量和提高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RS与GIS技术,以免费开放的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水体指数NDWI和植被指数NDVI构建自动水体判别模型,以此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近20年来水面率演变分析。结果分析表明,近2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水域面积共减少了136 km2,水面率从4.48%减少到4.22%;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中,水域面积减少最多的城市为江门市,水域面积减少44.20 km2,水面率从6.10%减少到5.62%,其次是佛山市,水域面积减少32.34 km2,水面率从13.17%减少到12.32%;澳门、香港、惠州、肇庆水域面积减少不超过10 km2;广州、深圳水域面积减少不超过20 km2。对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类型做转移矩阵分析,得出水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用地的增加侵占了原有的水域范围。研究成果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生态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同时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  相似文献   

17.
<正>水利建设投资2019年全国水利建设落实投资7260亿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落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1466亿元,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地方落实水利建设资金5794亿元,较2018年增加476亿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水利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相似文献   

18.
珠江河口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是世界上生境结构最为复杂的河口区域之一,其生态系统具备高度的开放性、敏感性、脆弱性和较低的稳定性。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和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珠江河口生态系统的干扰日益加剧,河口生境结构和水生生物群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概述了珠江河口形态结构、水环境的变化,分析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珠江河口的影响,提出了珠江河口水生态系统保护建议,为珠江河口生态安全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09—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指标和水资源数据,通过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对人口、GDP与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均衡性进行研究,并构建了水资源负载指数模型,分析了区域水资源开发程度。结果表明: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与水资源量、GDP与水资源量的匹配程度较低,基尼系数分别为0.520和0.651,属于高度不平均等级,且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通过泰尔指数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较大,而区域内的人口、GDP与水资源匹配差距不突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负载指数为4.0,等级为Ⅲ级,开发利用程度为中等水平,各城市水资源负载差距悬殊,且呈逐年增加趋势,表现为经济总量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条件相对不足的地区,开发利用程度高、潜力小;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且水资源空间不均衡性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防潮安全已成为大湾区最突出的水安全问题之一。大湾区城市高质量发展对防潮安全和生态景观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兼顾防灾减灾及景观生态功能综合提升的海堤高标准建设迫在眉睫。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海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形势,分析了传统防浪防潮垂向一体化建设模式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基于“浪潮分离”的大湾区海堤高标准建设新理念,创建了“三重防护—模块组合—系统优化”的海堤设计新方法,可有效提升海堤减灾—生态—景观多元功能,保障大湾区防潮安全,为我国及世界其他滨海城市海堤高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