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7.
为了评价两种丝状真菌对小麦麸皮降解能力,以及对酚酸释放能力的差异,本实验在不同时间进行总酚和9种酚酸组分的变化监测并且结合阿魏酸酯酶和木聚糖酶活性,电镜观察小麦麸皮表面结构对黑曲霉和棒曲霉进行综合评估。黑曲霉发酵7 d阿魏酸含量达到416.56μg/g麦麸。次之是没食子酸,从7.71μg/g麦麸增加到105.77μg/g麦麸。棒曲霉阿魏酸含量达到200.81μg/g麦麸。次之是丁香酸,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酸,从分别从原麦麸中含量14.7μg/g麦麸、7.71μg/g麦麸、8.57μg/g麦麸和5.62μg/g麦麸增长至88.4μg/g麦麸,60.38μg/g麦麸,55.56μg/g麦麸,52.93μg/g麦麸。黑曲霉对麦麸的降解能力及对阿魏酸和没食子酸的释放能力都显著优于棒曲霉,而对丁香酸的释放能力略差于棒曲霉。电镜结果显示,黑曲霉降解能力优于棒曲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碱法和酶法制备阿魏酸,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制备阿魏酸的最佳工艺参数,碱液浸提法阿魏酸最高释放量为3.08mg/g麦麸,最优组合是碱液浓度为1%,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h,麸皮粒度为80目;酶法提取的最高释放量为3、35mg/g麦麸,最优组合是料液比1:20.混合酶浓度1%。混合酶作用时间3h。另外,碱处理后的反应液颜色为深棕色,褐变较为严重;混合酶处理后反应液颜色较浅。酶法提取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10.
高产阿魏酸酯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固态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自然界中采集土壤样本,使用阿魏酸乙酯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初筛、固态发酵产酶试验、复筛得到1株高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鉴定为黑曲霉。对该菌株固态发酵产阿魏酸酯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汽爆条件下汽爆稻草的发酵产酶酶活较高;在固液比1∶3、初始pH3、麸皮添加量25%、30℃下发酵3d后酶活最高,可达445.1mU/g。 相似文献
11.
利用食品级黑曲霉表达系统同源表达阿魏酸酯酶是提高阿魏酸酯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利用PCR技术扩增黑曲霉阿魏酸酯酶A基因(faeA)的编码区,构建黑曲霉表达载体pSZHG-faeA,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黑曲霉。经筛选获得将faeA基因整合到糖化酶基因位点的同源重组转化子4株。在酶摇瓶发酵条件下,重组菌株培养液上清中的阿魏酸酯酶活性最高达18.6mU/mL。SDS-PAGE分析显示,4株重组菌株都有约36ku目的蛋白条带,表达量为188262μg/mL。结果表明,实现了阿魏酸酯酶在黑曲霉中的同源表达,为食品级阿魏酸酯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以燕麦为基质,利用冠突散囊菌进行燕麦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阿魏酸提取工艺及燕麦发酵条件,采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燕麦的阿魏酸含量。 结果表明,阿魏酸提取最佳工艺是采用固液比为1∶10(g∶mL)的体积分数60%的乙 醇在50 ℃条件下浸提发酵燕麦6 h; 燕麦发酵最佳条件为裸燕麦在pH 5的水溶液中浸泡12 h,121 ℃灭菌后接种1%的冠突散囊菌, 26 ℃恒温发酵;在此条件下发酵燕麦阿魏酸含量在发酵第4 d时达到最高835.89 μg/g,是未发酵燕麦的4.2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联苯菊酯农药残留对晒青毛茶益生菌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喷洒联苯菊酯后2 h,人工接种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及对照(不接菌)4种固态发酵处理下普洱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接种发酵条件下能有效增加1-石竹烯含量,且酵母菌发酵其增加量最高(192.4%),芳樟醇、环氧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Ⅱ)、α-松油醇等含量下降量最低(87.17%、22.06%、30.01%、91.40%);长叶薄荷酮和三甲基乙酸香芹烯酯仅在3种接种发酵普洱茶中检测出。联苯菊酯不仅能影响晒青毛茶内含挥发性香气物质,还影响发酵过程中关键香气的形成和变化,而接种益生菌能改善和提升普洱茶的香气,其中接种酵母菌的普洱茶花果香显著,香气最好。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