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龙 《中国水利》2022,(22):17-20
从珠江河口治理、大湾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现状,在研判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形势的基础上,聚焦珠江河口治理与大湾区水安全保障的重大问题,从战略层面全面提出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各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和具体解决策略,为未来30年珠江河口治理与大湾区水安全保障提供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2.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新老水问题情势与应对和保障能力,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已成为关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在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区情水情的基础上,对标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标准,按照问题导向的要求,提出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路、重点、任务,为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防潮安全已成为大湾区最突出的水安全问题之一。大湾区城市高质量发展对防潮安全和生态景观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兼顾防灾减灾及景观生态功能综合提升的海堤高标准建设迫在眉睫。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海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形势,分析了传统防浪防潮垂向一体化建设模式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基于“浪潮分离”的大湾区海堤高标准建设新理念,创建了“三重防护—模块组合—系统优化”的海堤设计新方法,可有效提升海堤减灾—生态—景观多元功能,保障大湾区防潮安全,为我国及世界其他滨海城市海堤高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瓶颈制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提档升级,不仅需要借鉴国际一流湾区的先进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更要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的协作合力。通过系统评估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问题,归纳总结世界一流湾区水安全保障的经验与启示,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水利标准在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深入分析了粤港澳三地水利标准化工作的共性和差异,研判新形势下粤港澳三地水利标准互认与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需求分析编制一批湾区标准并构建大湾区水利标准体系,对于支撑大湾区水利高质量发展、助推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逢雨必涝”“城区看海”的现象在大湾区各大城市不断上演,城市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水安全的突出问题。从天(降雨强度)、地(城市建设)、管(城市排水系统)、河(城市排涝系统)、江(外江洪潮水位顶托)5个方面分析了大湾区城市洪涝的原因,从治理理念、城市建设、防洪治涝标准、监测预警预报、制度保障5个方面提出了树立流域系统整体观、把防洪排涝作为城市建设的刚性约束、科学确定城市防洪治涝标准、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及制度保障等应对策略,以期为大湾区城市水安全保障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区域之一,随着大湾区人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引起关注.从大湾区水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探讨水资源安全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未来大湾区的水资源供需形势,围绕大湾区水质达标、时空均衡、应急有效等目标提出节水优先、水资源保护、提升备用供水能...  相似文献   

8.
《治淮》2013,(11):4-6
长淮欢畅沐春风,流域治理再升帆。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全面建成,淮河流域防洪能力明显提高,防洪减灾效益显著,水利工程为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防洪保安的需求不断提高,目前淮河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显得仍不完善,突出表现为:行蓄洪区人口众多和建设滞后、平原洼地排涝能力偏低、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并存、水利管理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切实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国务院正式批复《淮河流域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又发布了《进一步治理淮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继续巩固治淮建设成果,构建更为完善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  相似文献   

9.
澳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对防洪(潮)排涝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现状存在防洪(潮)排涝标准低、工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尽快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提高区域防洪(潮)排涝能力。通过系统分析澳门现状防洪(潮)排涝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不同区域的现状及基本特性,从防洪(潮)、排涝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与之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对策及建议。研究成果可以为澳门防洪(潮)排涝工程研究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水问题多维交织特性,基于流域系统整体观梳理总结了技术上可控、逻辑上关联的5个水安全调控子系统结构,包括:河势调控子系统、内河水环境水生态调控子系统、外江咸潮调控子系统、城市暴雨洪涝调控子系统、外江洪潮调控子系统。探讨了各子系统关键机理、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原理、协同调控的关键技术需求及协同调控模型算法架构,构建了大湾区水安全协同调控理论框架,以珠江河口为例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协同调控理论的应用,为大湾区水问题系统治理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