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绍兴市在建生产建设项目数量多、分布散、扰动时间长,监管工作量巨大;而全市水保机构不配套、人员少、工作经费缺,监管能力有限,迫切要求提高监管效能。"天地一体化"监管技术应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无人机技术、移动信息采集等高新技术与装备,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扰动地表情况、弃渣场位置与数量、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等开展动态监管,并实施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全面提高全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时效性和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过程中面临的监管对象数量多、范围广、任务重,项目管理内容复杂、时效性较差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网络作业平台,该平台能够有效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过程中遥感监测和地面调查等各类信息,能够实现监管工作各项业务流程的云端操作,同时采用2级数据管理审核机制保障监管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成都市自2018年以来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模式,通过连年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总体实现从"问题导向"被动监管转为"目标靶向"主动监管。系统总结成都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工作难点、机制模式、主要成效,展望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期为四川省及其他地区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结合新昌县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工作的现状,提出新昌县智慧水土保持的监管模式,并构建智慧水土保持监管系统。系统数据库以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监管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2个项目成果为本底资料,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机、3S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以更加智慧、精细、及时、动态、开放的方式实现生产建设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决策,为实现水土流失源头严防、过程严管、事后追责等水土保持管控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作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信息化与水土保持相关业务紧密结合,特别是近年来遥感、无人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从以往粗放式向现代精细化转变,在水利部先行示范下,各省也陆续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工作,通过对已开展信息化监管工作的分析,就新时期辽宁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姚赫  张勇 《人民长江》2017,48(12):18-21
生态恶化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并有效监控生态环境变化,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提出了生产建设项目中"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架构,并重点探讨了高、中、低空遥感影像结合,监测自动化,天地一体化通信及数据传输等技术,补充了相关标准和网络保障体系等内容,最后还指出了"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推进人为水土流失遥感监管,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福建省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对福建省内404个重点项目开展了项目监管工作;通过遥感普查、遥感详查、现场无人机调查,逐步掌握重点建设项目287个水土流失问题,按照水土保持问题分类和责任追究标准,明确问题类型和责任对象,以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为平台,支撑水行政主管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工作。通过省、市、县各级联动,动态会商和技术培训,实现了省级在建生产建设项目项目监管全覆盖,市县重点项目监管初次试点,为福建省项目监管全覆盖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8.
梅廷福  袁黎  赵佳 《中国水利》2023,(10):66-69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成效显著。梳理了贵州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取得的成效,总结了主要做法及经验,包括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测管理、强化重点项目监督性监测、强化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强化水土保持遥感监管、狠抓违法违规项目整改销号等,并提出了新时代贵州省水土保持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分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分遥感和无人机技术为水土保持监管提供了及时、快捷、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分析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高分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以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目前上下协同一致、数据互联共享的全国监管系统开始建立,极大地推进了水土保持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生产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类型多样,监管难度大、任务重,以现有的监管方式和技术手段,水土保持监管机构很难做到全覆盖监管、精准监管。在当今卫星遥感、互联网+、无人机、信息化技术充分发展的形势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应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将信息化先进技术应用到行业监管中来,从而增强监管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保监管全覆盖,保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真正履职到位不缺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无人机遥测技术系统的优点,介绍了无人机遥测技术体系的组成结构,并探讨了"无人机+遥测系统"技术在我省生产建设项目监管、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监管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思路。研究表明,无人机遥测技术将为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将会适用水土保持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智慧水利在现代水土保持项目开发中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监测的新技术应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集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及现场核查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大、重访周期短、成像分辨率高等特点。现以某水电站开发建设为例,对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在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得出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打破了传统水土保持监管手段的局限性和束缚性,提升了水土保持监测智慧化水平,为同类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为实际应用提供借鉴参考,促进这一监管技术的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乐  李浩  杨林  潘文烽  刘清 《人民珠江》2023,(S2):362-367
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就是根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需求,利用遥感影像、历史监管成果、判别参考数据等基础数据,在一定技术支持下,生产监督业务数据并开展应用的工作。水利部连续多年组织实施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项目,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技术路线,其中遥感解译与判别是遥感监管的关键技术环节,是疑似违法违规图斑现场核查处置的基础工作。为总结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项目技术实施的经验和做法,基于2022年度水利部水土保持监管遥感解译与判别项目技术实践,从项目技术路线、操作流程、技术实施、质量控制等主要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形成一套标准化的遥感监管类项目实施技术体系,可为同类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项目执行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房山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基于受理和审查水土保持方案、组织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及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等工作需要,综合运用GPS、移动开发技术、互联网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开发出了满足房山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业务的监督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上报审批与管理、为现场监督执法提供项目定位、搜索查询、区划查询、路线规划、面积量算及分析业务对象在流域空间的分布特征,同时提供"流域、行政"2个方向的综合查询以及统计等功能。该系统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水土流失监测、生态治理和水土保持现场检查于一体,不仅满足了水土保持监督日常管理工作需要,而且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预测预报、建设管理、示范推广及决策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服务于黄河流域水质监测工作,根据目前流域水质信息化现状,从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水质信息应用几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方案。信息采集能力可通过调整和完善监测站网,加强自动监测、移动监测站网建设来提高;水质数据传输可通过组建流域水质专用网络来实现;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加强水质监测信息管理、基层实验室信息管理、黄河水质遥感监测、自动站及移动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是在智慧城市和智慧水务总体框架下,以深圳市水土保持业务特点为依据,做到水务数据统一存储与管理。系统由五大子系统组成,其中包含方案管理、监督检查、历史趋势可视化、实时预警等重点模块。通过搭建业务监管平台,实现了全流程监督管理。同时加入智能模型辅助管理人员决策和评价体系优化,让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做到数据管理、业务支持、模型决策、数据可视化和实时预警等多项功能一体化。解决了深圳市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应用智慧化程度不高,业务来源和数据格式标准不统一,信息难以共享和调用,信息化系统无法支撑业务需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传统的水土保持监测,由于覆盖范围广,耗费人力、物力,工作时效性也不强。随着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为代表的3S技术的应用,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在广西水土保持监督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论述了实施遥感监管的技术路线。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中,可用优于5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解译及现场查勘,建立背景专题数据,而后按照规定频次进行专题数据更新,并结合现场定位观测及量测,实现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准确掌握项目建设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与基础性工作。传统的地面监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监测工作的需要,无人机遥感作为获取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机动灵活、实时传输、影像分辨率高等特点,是卫星遥感的重要补充。在分析现有监测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特点和需要,以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该技术是一种快速获取项目水土保持信息的有效方式,是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精度、效率及自动化程度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