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汪徽 《建筑与文化》2013,(12):102-103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房体制不断发展,城市住区类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征,很多城市中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也日趋明显。本文以南京市的中央路地块为例,分析了地块中典型住区的背景和居住空间特征,总结了地块中各类社区存在明显不同的生活状态,居住空间存在一定得分异现象的特点,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以期可以延缓居住空间分异现象。  相似文献   

2.
南京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在城市整体层面呈现出愈发清晰的态势。笔者着眼于计划经济时期、体制改革初期和市场经济时期3个阶段,从城市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角度对上述空间分异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系统、完善的解决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侯丽鸿 《山西建筑》2012,(33):11-13
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出发,在分析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形成机制和可能产生负面效应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视角讨论了如何通过合理规划,调节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问题,为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缓解分异、构建和谐居住格局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等政策的推出,城市已经出现一些新的城市社会空间特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是其中之一,而且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也在逐渐演变。文章介绍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演变历程,对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因果分析,并用激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简要解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和内涵,最后从规划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隔离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住区管理体制的变迁以及城市住宅开发渠道的日益拓宽,各种新型的住区不断涌现,城市社区居住隔离的现象日趋明显。目前,对居住隔离问题展开的研究多侧重于分析宏观层面居住隔离的空间格局、动力机制以及分异模式。虽然也有就一些特定社会空间的实证研究,但都是针对不同类型社区之间的分异探讨,而针对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居民个体心理层次与社区内部分异)的微观能动及深层次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6.
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全球城市理论为视角,探索上海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和其影响机制。基于小尺度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数据,分别选取中心城区与城市外围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差异指数、分异指数和隔离指数,分析新移民居住空间特征,并结合相关规划分析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新移民主要聚集于外围地区,其居住空间分异在城市郊区更为显著,而中心城区新移民已基本融入本地居民生活,新移民分布与城市空间结构密切相关;此外,上海和中国其他世界城市的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中心城区与城市外围地区新移民聚集区在形成机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心城区主要受到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城市外围地区主要受到市场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慧  吴晓  强欢欢 《城市规划》2015,39(5):52-61
进城农民是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研究的特殊群体和典型样本之一。进城农民在城市中大规模的集聚,形成了特定的聚居区,也给其所在城市的空间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本文以南京主城区为例,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分别探究进城农民居住空间的集聚特征和所在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拟合、对比手段深层的把握和发掘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王海若 《安徽建筑》2010,(2):28-28,46
文章阐述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分析了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以及居住分异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规划多中心城市结构,合理配置居住区用地资源;推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完善社区保障体制,提倡多样交往空间等措施合理引导居住空间分异,促进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并通过与英国城镇空间扩展和人口集聚特征的对比分析,提出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空间扩展范式,即:不同类型城市规模均持续扩大背景下的空间形态结构分异,迁往主要中心城市大背景下的中小城市人口集聚,大城市及特大城市仍处于能量集聚背景下的城镇区域"虚多中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居住空间分异初探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叶迎君 《规划师》2001,17(3):94-97
阐述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分析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和我国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居住区的规划管理、房地产的引导控制、社区的建设服务等措施,对居住空间分异加以引导,从而保证我国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平视角下广州市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格  肖扬  吴蓉  刘晔 《风景园林》2020,27(1):90-96
基于中国市场经济转型与住宅市场急剧分化的背景,城市绿色空间的社会公平问题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选取广州作为案例城市,从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空间结构这3个维度划分目标人群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公园可达性的空间格局,采用空间集聚分析评估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利用独立样本检验评判人口特征与公园可达性的相关性,从社会公平的视角揭示城市公园的空间不均衡和社会空间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低收入群体在公园可达性方面并不像预想中的那样处于劣势地位,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低端从业者仍然是公园资源统筹调配过程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社会空间的分化与极化是当代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经济转型伴随了社会分异程度的增加,带来新的社会空间结构。对于旅游城市,旅游经济对其社会空间结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又区别于其他一般城市。该文从公共空间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丽江的实地调研,分析丽江在旅游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的构建以及在旅游影响下游客、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对其的使用情况从而产生的分异现象,这种分异现象反映出丽江在旅游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公共空间不平衡、民族文化失色和社会阶层分化加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彭敏学 《华中建筑》2005,23(2):96-99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宏观制度背景深刻影响下,在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的驱动下,上海市中心区居住空间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该文通过回顾上海市静安区的物质空间发展过程,考察居住空间的几个重要宏观历史发展阶段,试图从城市住区发展与变迁的制度背景、动力因素、行动主体、空间表征等角度出发,解析城市中心区居住空间发展、变迁的外在变化特征与内在规律。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社会空间在转型过程中的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单位大院构成了中国城市空间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经济社会制度的全面转型,中国城市空间正经历着激烈的空间重构。单位大院的空间及社会变化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空间重构过程的微观缩影,是理解与透视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社会变化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典型工业企业单位京棉二厂实地考察、访谈,以及厂史资料等多元数据,通过复原其从50年代建厂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变化过程,从空间模式、空间秩序等方面分析单位大院的空间性,试图通过对单位大院的空间变化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案例研究来透视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关注于中国城市社会分化、居住空间分异、社会流动、居住流动等问题的研究,并将其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予以考虑;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逐步从宏观的社会描述转向社会空间演进机制的深刻剖析,中产阶层化、郊区化、"城中村"、边缘社区、城市贫困等敏感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社会--经济--制度"的三重转型成为这些研究的注脚.  相似文献   

16.
各类空间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同社会群体需求的复杂性或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是城市规划面临的核心难题,"试图以增长来解决一切城市问题的发展观"已难以奏效。城市规划应及时从单纯重视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对社会空间的关注。在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这一复杂背景下,城市规划应关注几个关键性的社会问题,即社会阶层日趋分化下的居住分异问题,就业——居住的空间不匹配问题以及贫困与低收入住区问题。  相似文献   

17.
Accra     
《Cities》2003,20(1):65-74
Accra, the capital and major economic city in Ghana, is undergoing a major restructuring of much of its infrastructure and, more important, its physical form and appearance. Much of Accra’s growth parallels the introduction of liberalization policies since 1983. During this time the economic foci of the urban economy have been shifting away from the old colonial city to a more diffuse spatial organization. Uneven economic an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is associated with these trends. Accra is developing independently of any spatial urban planning. Present-day Accra is characterized by fragmented economic and residential geographies that if left unchecked will undermin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focuses in detail on the domestic architecture of Indian town-dwellers within the context of provincial urbanisation in British colonial Benga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 maps out the complex development of house-forms in provincial towns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rural-urban mobility and new social relationships brought about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onial governmental infrastructure in interior areas of the Bengal Province. Positing these domestic forms to be as important as the much-studied ‘bungalow’ in terms of typological complexity as well as the range of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cesses that they represented, the article foregrounds them as being significant spatial models of colonial urban domesticity and modernity. It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varied perceptions of provincial towns held by different constituencies among the urban population—such as European officers or Bengali rural immigrants—from a range of socio-economic classes. It argues that urban-rural mobility and the nature of changing but continuing connection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locations created an incrementally growing provincial urban domestic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ed by malleable notions of work, home and leisure spaces. This produced a typological flexibility and specific articulations of public and private domains within residential premises.

The chief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hreefold: first, to make a case for Indian agency in the co-production of colonial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second, to argue the role of provincial spatial cultures and house forms as key bearers of colonial modernity; third, to explore colonial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rough on-ground mapping of everyday domestic spaces of individual families and varied social grou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