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转窑温度的准确控制是保证钼精矿焙烧质量的技术关键。为解决回转窑温度控制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专家模糊PID自适应的窑温控制方法,阐述了控制回路的设计原则、控制原理及构成。这种控制方法获得了较好的跟踪能力和控制精度,使钼精矿焙烧的合格率提高了5.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低镍的磁黄铁矿精矿的热选矿工艺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用磁铁矿精矿作为含铁添加剂,对低镍磁黄铁矿精矿进行还原焙烧-磁选工艺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试验确定,焙烧过程中,低镍磁黄铁矿精矿与磁铁矿精矿的最佳质量比为4:1,最佳焙烧温度为880~900℃。在应用煤作为还原剂的最佳焙烧条件下,磁选精矿镍品位为2.37%~2.7%,镍的回收率为70.3%~71.1%。在用发生炉煤气作为还原剂时,磁选精矿镍品位为2.84%~3.64%,镍回收率为66.6%~71.9%。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处理低镍磁黄铁矿精矿的热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
对某含铁红柱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确定了脱泥—浮选—磁选—酸浸的联合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品位21.43%的红柱石原矿,经选别后精矿品位为91.02%,回收率为63.5%,精矿中其他成分也都达到了工业用高铝矿物精矿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辉锑矿氯化浸出制取焦锑酸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辉锑精矿为原料、经氯化浸出-氧化-水解-加碱合成制取焦锑酸钠的工艺。浸出过程中加入氯气的质量为浸出原矿质量的90%时,锑浸出率大于98%。浸出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或液氯进行氧化、控制一定的条件进行水解,可以确保合成的锑酸钠中铁含量在0.06%以下,锑进入成品锑酸钠中的直接产率为90%~95%。精矿中硫以单质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  相似文献   

5.
明塔克矿为生产优质低硅自熔性球团,采用了浮选降硅。粗浮选泡沫曾用Derrick细筛回收-500目的细粒铁,但效果欠佳,故改用浮选柱取代细筛。与细筛相比,铁精矿产率提高24%,质量有所提高,全厂铁回收率提高了1.25%。介绍了影响浮选柱生产的控制因素,阐述了在流程中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加法器箱装置,合理控制从浮选柱精矿分配到最终精矿的矿量,实现初步优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瓮福磷矿浮选精矿经三段水力旋流器分级,可以获得+200含量大于96%的粗粒精矿,沉砂中的磷精矿质量有明显提高。其溢流磷精矿也能满足一般磷肥生产需要。浮选精矿用磷酸作粘合剂在圆盘造粒机中造粒,用量为3.21%时造粒的抗压强度为773g/粒。细粒物料用磷酸1.62%,抗压强度达2396g/粒,造粒效果较好。建议该浮选精矿分级,粗粒外销,细粒造球以减少运输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黄成森  杨俊 《金属矿山》1998,(12):45-46
渣渍矿难磨难选,采用模拟凹选现有流程的试验流程对其回收进行了研究。在原矿24.52%,含硫2.07%时,精矿品位为63.33%,收率78.42%。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对精矿质量的主选比例,同时建议恢复一段细筛。  相似文献   

8.
四川南江坪河霞石选矿半工业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韩家皊 《非金属矿》1997,(6):43-46,30
南江坪河霞石矿石为磷霞岩型。作者在试验室试验基础上,采用两段强磁选闭路流程进行半工业试验,试验结果:精矿产率达79.79%,精矿中Fe2O3含量为0.26%。满足了平板玻璃配料的质量要求,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铜矿共生赤铁矿的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浮选-弱磁-强磁-重选”联合工艺对以石英、方解石和绿泥石为主要脉石矿物的某铜矿共生赤铁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含量占80.0%时,可以得到赤铁矿精矿、磁铁矿精矿和硫精矿三种产品,其中赤铁矿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大于67%和71%。赤铁矿精矿经过深加工,可以制得永磁铁氧体的生产原料——超级铁精矿和防锈漆用红色颜料两种产品。片状、纤维状绿泥石与片状赤铁矿的解离完全程度直接影响超级铁精矿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工艺流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含砷硫难处理金矿加CaO焙烧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华 《有色金属》1998,50(3):95-98
本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CaO用量α(CaO与金精矿的重量比)为0.33~1.33范围内加石灰焙烧金精矿的焙烧过程。研究发现,当α=1.0时,砷、硫固定率可达88%,该法可有效地消除砷和硫对环境的污染。对含高砷、高硫的金精矿加CaO焙烧时建议采用控制气氛和温度的两段焙烧。对得到的焙砂进行氰化,金的浸出率为88%左右,而未经焙烧预处理的金精矿直接浸出率仅为25.5%。  相似文献   

11.
在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灰色预测的基础上引入马尔可夫链预测理论,建立了煤矿事故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该模型兼有灰色预测和马尔可夫预测的优点,不仅提高了波动性较大的随机变量的预测精度,同时还拓宽了灰色预测的应用范围。实例证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灰色GM(1,1)残差修正模型预测精度,从而说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发展规律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变形系统监测点位的关联性,建立空间多点预测模型,以期能够有效地表征变形体的整体变化趋势.文中就多点模型建模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并以工程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空间多点预测模型建模合理,拟合、预测精度高于单点模型.  相似文献   

13.
卫其松  卞卡 《煤炭技术》2014,33(12):159-161
根据矿井已揭露瓦斯地质参数信息,运用煤与瓦斯突出地质预测方法,结合数量化理论,建立了矿井32煤层瓦斯地质预测模型及瓦斯地质区划预测指标体系,从而提高了瓦斯防治的前瞻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预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矿业快报》2009,(6):9-11
论述了矿产资源预测研究一直是矿床勘查研究的热点,对现代矿产勘查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地质数据收集技术和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成矿预测理论日趋完善,研究方法向着综合化、定量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借助GIS技术,实现系统化、信息化和可视化的多源信息综合成矿预测以及深部隐伏矿(床)体的"定位"预测,将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董德斌  曹垚林 《煤矿安全》2006,37(10):10-13
通过研究矿井老区煤与瓦斯突出规律,利用数量化理论建立老区地质勘探钻孔资料同突出指标之间区划预测模型,并对矿井老区进行区划,检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将已经修正的预测模型应用到矿井新区中,进行区划。解决了在不具备直接测定各预测参数的新区域进行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现有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指标法、地质方法、物探法和数学物理方法,简要分析了各类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突出区域预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完善现有突出区域预测方法,提高各类方法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加强瓦斯突出基础理论研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理论与技术手段,全面考虑地应力、瓦斯和煤体性质等决定突出危险性的基本因素,构建基于多因素分析的综合突出区域预测方法体系;积极探索和研究深部矿井突出灾害演化规律和控制因素,提出适用于深部煤炭开采的突出区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付斌  周宗红  王友新 《矿冶》2016,25(2):24-27
分源预测法在对综放工作面进行瓦斯涌出预测时误差较大的原因在于未区分不同作业环节的瓦斯涌出。依据分源预测法原理将综放工作面瓦斯来源具体分为5部分,并根据瓦斯涌出规律及相关文献得到每一部分涌出量计算公式。将分源预测法与改进后公式应用于耿村煤矿13180工作面,计算所得到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证明改进后公式误差明显减小,可以用来预测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相似文献   

18.
一般系统的状态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的状态预测模型就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系统状态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针对此模型,提出推理宽度的概念以减少推理过程中的数据量,并利用时间片扩充办法来对状态进行多步预测。  相似文献   

19.
张丑宏 《山西煤炭》2005,25(4):49-51
针对目前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信息处理手段落后,可靠性低的缺点,建立了动态预测的灰色模型、开发了基于组态软件的灾变预测预报动态化、可视化、决策可靠性高的矿井安全监测可视化信息处理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实用性强、易于操作、模型准确可靠,能满足生产现场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内燃机振动信号非线性、非平稳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一步向前预测回归树的新模型。首先确定合适的嵌入维数和时间延迟,从而据此确定回归树的输入;然后,建立回归树预测模型;最后,用原始时间序列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性能评价,并将此方法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相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