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莹  王祥  李琼 《城市勘测》2011,(1):25-28
地理信息作为城市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以及GIS在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然后阐述了二者在<武汉市地理信息蓝皮书>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武汉市地理信息蓝皮书>的应用前景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宁波市地理市情监测的目标、要求、内容和方法。宁波市地理市情监测从基本地理要素监测、专题监测和监测服务信息平台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地理市情要素监测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三个方面;专题监测目前主要为平原地表沉降监测、城市易积水区监测、城市扩张监测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监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地理国情在市级应用中的不足,总结了地理市情监测的特点。阐述了常态化地理市情监测的总体思路,并简略介绍了太原市地理市情监测项目的实践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标准体系建设、技术路线、监测成果等。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地理市情监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挖掘地理市情普查监测成果的数据价值,进一步加强成果的推广应用,基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设计和研发了相关可视化与分析系统,整合多年度地理市情监测成果,实现对各项监测要素的时空可视化表达,揭示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格局、变化趋势和区域对比情况,通过引入地理市情监测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在线进行指标统计与指数评价,面向管理决策提供综合性统计分析信息.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挖掘地理市情普查监测成果的数据价值,进一步加强成果的推广应用,基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设计和研发了相关可视化与分析系统,整合多年度地理市情监测成果,实现对各项监测要素的时空可视化表达,揭示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格局、变化趋势和区域对比情况,通过引入地理市情监测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在线进行指标统计与指数评价,面向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12年12月27日,武汉市地理市情监测启动暨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发布会在武汉市政府礼堂101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由武汉市政府王继连副秘书长主持,胡立山副市长出席并讲话。武汉大学李斐副校长,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张文彤局长,湖北省测绘局柯美忠副局长  相似文献   

7.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宁波市地理国情普查方案充分结合实际,高度重视经济地理和社会地理信息的作用,在国家和省级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上,拓展了城乡建设、应急防灾、资源环境、海洋经济、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经济地理和社会地理方面的内容,并建立了宁波市地理国情监测平台,对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进行集成和共享,将实现成果展示发布、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等功能,科学推进地理市情的持续监测,从而为全市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市情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服务。《方案》在地理国情要素分类、普查内容以及普查成果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具有科技创新,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8.
王祥 《城市勘测》2010,(1):49-49
在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组织下,《武汉市地理信息蓝皮书2009》发布会于2009年12月29日在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成功召开。武汉市人民政府孙亚副市长、市国土规划局张文彤局长、何艳书记出席会议。近30多家武汉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武汉电视台、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副局长马文涵主持。  相似文献   

9.
从创新看档案编研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玉凤 《城建档案》2011,(11):25-26
档案编研是档案馆的传统基础工作,如何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创新,使档案编研成果更具时效性和前瞻性,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档案馆功能的转变。就此,本文论述了通过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创新,充分挖掘档案隐性的、潜在的价值,加大对档案编研信息的开发力度,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树立档案馆的新形象。创新是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需求量大、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并且要求信息集中、传播便捷,有更强的适用性。因此,编研工作和编研产品已成为实现人们对档案信息资源需求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现状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一些单位和部门对编研工作重要性在思想上缺乏认识,认为可有可无,没有长远规划、缺少资金投入;在开发研究的深度上只限于层面,不重视理论研究,编研成果形式单一,含金量少;在组织管理上不到位、有的没有编研机构,或者有机构也没有投入技术骨干参加等等。如何突破现状,适应形势发展,实现编研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Urban geology began to develop in the 1950s, particularly in California in relation to land-use planning, and led to Robert Legget publishing his seminal book “Cities and geology” in 1973. Urban geology 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ineering ge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has seen the evolution from single theme spatial datasets to multi-theme and multi-dimensional outputs for a wide range of users. In paralle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new outputs to aid urban development, regeneration and conservation, has been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that city authorities need access to extensive databases of geo-information that are maintained in the long-term and renewed regularly. A further key advance has been the recognition that,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logy need to be integrated with those of other environmental topics (for example, biodiversity) and, increasingly, with the research of social scientists, economists and others. Despite these advanc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value of urban geology is not fully recognised by those charged with the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world’s cities. This may be because engineering geologists have failed to adequately demonstrate the benefits of urban ge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terms of cost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have not communicated these benefits well enough and have not clearly shown the long-term contribution of geo-information to urban sustainability. Within this context future action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熊丹 《中外建筑》2012,(6):78-79
凯文.林奇在60年代写的《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本文通过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对汉口的城市意象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汉口特有的一些城市要素,从而更好地了解城市意象,以及未来武汉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入库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郭朝晖  刘志辉 《山西建筑》2006,32(12):351-353
根据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组织设计原则,阐述了数据入库的质量要求,提出相应的检查、验收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入库数据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西方规划理论看我国规划理论建设之不足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王凯 《城市规划》2003,27(6):66-71
自 1 96 0年以来 ,西方的主要规划理论随着其社会经济背景的不断变化 ,呈百家争鸣的局面 ,根据 2 0 0 2年菲力浦·奥曼丁杰出版的《规划原理》为蓝本、按时间顺序对系统论、理性规划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理论、新右翼理论、实用主义理论、规划师作为倡导者的理论、后现代理论和协作型理论进行了概述 ,并指出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景观地形的小流域单元减灾调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静  李梦婷 《风景园林》2020,27(1):110-114
近年来,中国诸多大中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武汉市作为城市内涝频发的典型城市,其建成区地表高度(20.0~24.0 m)大多低于外江常年所处的洪水位高度(23.9 m),在区域性暴雨条件下,极易引发内涝灾害。武汉由于其内涝典型性,2013年被列为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2015年被列入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从城市内涝发生机理出发,以水文角度的小流域单元作为内涝风险区划的基本单元,利用小流域单元分析武汉市景观地形要素(地表高程、地表起伏度、地表粗糙度)与城市内涝积水密度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量算统计出小流域单元的内涝风险等级。基于此,提出武汉市小流域单元减灾地形调控评价。以武汉市作为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案例,以期为武汉市内涝缓解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具有典型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区。改善社区及周边的居住环境、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与生活空间是提升城市宜居性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背景下,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利用POI数据和空间分析手段,运用改进CRAI指数评价武汉市主城区社区的资源可获性,并在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下对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商业资源可获性最高,而文化资源可获性最低,不同资源的可获性差异较大;在空间上所有社区资源均呈现较明显空间非均衡结构特征,尤其是社区的医疗与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整体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即高宜居性社区和低宜居性社区占比大,而中间层次的占比少。据此揭示出武汉市主城区社区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职能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传统研究领域,但已有研究多局限于区域中城市的职能分类,而对于单个城市的具体研究则相对薄弱。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历史演变和区域比较两个角度综合分析了武汉市城市职能的演变特点、内在肌理和现实区域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能研究对于武汉城市性质确定的启示,以期为单个城市的城市职能研究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海市地下空间以人防工程为起点,发展至今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地下交通网络及各类地下综合体。同时,政策法规制定、基础信息研究伴随着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亦得到进步与完善。对上海市近年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旨在对未来的城市建设提出可供参考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白舸  文思思 《山西建筑》2012,38(12):4-6
从设计艺术之美的角度出发,对武汉城市公交站点进行设计研究,分析了武汉公交站点对审美与艺术的需求及体现形式,描绘出武汉城市公交站点的美好蓝图,指出公交站点的形象转变有利于武汉城市形象的提升和扩大影响力及知名度。  相似文献   

20.
陈伟  彭阳 《规划师》2009,25(6):57-61
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地位存在局限性、设计成果内容与规划管理需求不衔接等方面的原因,武汉市近年来完成的城市设计与研究的实施效果不佳。结合城市设计编制与管理的工作实践,武汉市应建立适应于当前制度背景,易于管理、操作性强的城市设计编制管理体系,提高城市设计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