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与文化》2009,(3):8-8
房子聚集就是城市吗?广义的说来,如果没有思想,就没有城市的灵魂。国家的政治思想是如何构思城市发展的呢?究竟是在历史上的哪个时期造成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不同,又以何种方式完成?政治城市在建立之初就有着一个计划,建设一个自给自足的天地。在政治城市,工作、建设才是重心,生活已经退居其次。  相似文献   

2.
—城一情怀     
《家饰》2013,(9):12-12
当我们面对千城一面,城市之旅还剩下什么?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的城市越来越像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大广场,一座号称城市最高的地标建筑和一个繁华的步行街。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连锁酒店、连锁超市、连锁快餐、连锁电影院都再熟悉不过,让人不禁怀疑究竟身在何处。在这个高度复制化的时代,城市之间的界限模糊,设施均一,外表雷同,那么旅行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3.
《中州建设》2013,(4):22-22
国内很多城市提出要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或区域性金融市场,那么,我们的城市是否有条件建?适不适合建?一个城市需要建多少金融市场?怎么规划?如何建,建成什么样的金融市场才能发挥金融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没有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文章为非专业人士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数字城市具有的与现实城市相似的各种特性和功能。数字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和操作层面上的议题,同时也涉及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宗教等各个领域。作者探讨了这些数字城市概念中涵盖的议题:城市的意识形态、城市结构和功能如何与数字城市找到交汇点?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的关系如何?数字城市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城市对人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些相关联的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框架。通过对各种关于数字城市的实现方式、议题和批评进行较全面考察,作者初步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的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领域的结合处:实体城市地区,实体城市地区内的居住社区,以及建立信息社会的可能性和障碍(主要有技术障碍.社会经济障碍和意识形态的障碍)。最后,作者论述了这些理论对数字城市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2010,(6):36-37
宁波中央商业区,暨天一广场被视为城市个性缺乏的快速整改。对于马达思班来说,它形同一个在假设条件下存在的项目。我们必须常常自问:是否城市还需要一个中心?它将在城市化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冲击和干扰对城市意味着什么?巨构物是否能被引起巨构物本身的那微不足道的原始意图所领悟?普通的建筑师应如何应对城市化的新的可变性?  相似文献   

6.
西安设计圈     
《现代装饰》2012,(6):130-133
人们习惯于在“西安”这个名称前面冠以“古城”的字样,而古城也需要现代化发展。在其发展进程中,这座古城如何将历史与现代结合?这座城市的设计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作为一个西部城市,其设计行业与其它较为发达的城市如北上广深相比,有哪些差异?如何留住西部设计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这些问题都将是本次论坛的讨论焦点。通过本次论坛,我们希望呈现一个真实的西安设计圈。  相似文献   

7.
简约与亲切—广州中央广场城市设计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规划师》2001,17(2):99-101
城市广场到底是谁的广场?是属于政府?设计师?还是市民?我想答案应该是最后一个。尤其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段,广场的市民感要求就更为强烈。设计师在设计手法上的谦卑和对市民情感的关怀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广州市中央广场的城市设计是通过设计咨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  相似文献   

8.
城市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创新或衰落的源泉么? 城市生活方式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吗?环境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吗?人们很可能从有关城市问题最寻常的阐述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高层住宅让人疏远.城市中心富有生气.绿色空间使人放松.大城市充满了默默无闻的人.邻里营造了识别性.贫民窟制造了犯罪.新城创造了社会安定.等等。  相似文献   

9.
朱青 《云南建筑》2014,(3):34-38
什么是好建筑?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称之为“好”?这是每位建筑师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尽管各位对好建筑的认知不完全一样,但任何一个建筑师在设计开始的时候都想做一个好建筑。要弄清楚什么是好建筑,我想应让我们先回归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在人们的眼里,建筑是一个个提供给人们生活的场所,它应该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地:建筑同时也是组成城市的一个个城市符号,它展现了城市的特色,人们通过它来了解城市的文化与历史。  相似文献   

10.
我们究竟需要建设一个怎样的社会?党的十六大给出了最佳答案,那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时代口号一经提出,几乎成为所有城市的宣传口号和奋斗目标。而作为一个城市主要管理者的城管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奋斗目标中又该何去何从呢?是继续多数城市这些年来实行以“堵”为主的治理方式;还是放手任由小商贩们在城市本已密集、拥挤不堪的大街小巷自由发展呢?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高成果和综合体现。21世纪的今天,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城市该给市民提供什么?……2008年,漯河,一个正在蜕变的城市,一系列旨在使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举措,一个个摒弃“形象工程”、“政缋工程”的案例,作出了生动鲜活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从事建筑设计这个行业整整十一年了,期间大部分以一名战士的状态在工作,从一个项目跳到另外一个项目,从一个城市跑到另外一个城市,很少有时间安静下来思考这十一年我到底有没有“新思想”?UED跟我约稿时要求我作为年轻建筑师发表一些“新思想”,但是我迟迟无法提笔写,因为当我问自己:“我有新的思想吗?我的新思想是什么?”的时候,我的脑袋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3.
《中州建设》2013,(4):24-24
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使城市焕发生机,比如一个新区域的诞生、一个新交通综合体的形成、一个老城变为新城后的崛起等,都会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同时带来新的改变与机遇、作为城市,在接纳“新事物”的同时,更应该考虑是否能承裁得起,消化得下?是否有接纳的能力?是否规划得当,建设有序,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了,但随着宽带战略、光纤到户等政策的推进,融合网络、一体化建设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又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内涵?“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又如何?就这个话题,本刊采访了多位业内知名专家,一起来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5.
郭洪昌 《中州建设》2011,(13):25-26
历史文化作为体现城市个性、积淀城市厚度、储存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的核心要素,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无形资产,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其烙印是永恒的,影Ⅱ向是深远的,魅力更是无穷的。不敢想象,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历史,失去了文化,后果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筑》2014,(13):21-22
在2009年之前,中国市场对“城市综合体”的概念还相对陌生,大家对于综合性建筑的理解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之后,综合体建筑在中国大规模涌现,逐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景观.综合体建筑的建设热潮在当下中国城市中处于极速升温的状态.大城市以综合体建筑作为城市标志、人群集聚点,中小城市则纷纷效仿.城市综合体在中国为何受到如此欢迎?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和前景?一个优秀的城市综合体方案涉及到哪些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理想中的城市就如一个家,它有美丽的花园,宽敞的客厅,还有舒适的卧室。它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性、流淌温情的地方。那么,我们的城市距离理想有多远呢?城建,有多少温情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8.
城市到底是什么?城市的生命来自何处?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什么?是谁毁了我们的城市?怎样来挽救我们的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中外建筑》2009,(5):1-1
一个正经历速变、巨变、核变的当代中国城市,建筑艺术所要表现的究竟是什么?所能承载的到底是什么?在城市决策者(市长)、城市设计者(规划师与建筑师)和城市消费者(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眼中,这一涉及城市文脉、风格、形态、规模、尺度、色彩的大课题,无一例外地,逃不开一个建筑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式”。  相似文献   

20.
冯国安 《城市建筑》2009,(12):41-42
何为一个好的城市?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太多了,因此我不想用学术的观点探讨。我相信一个好设计和一个好城市不需要太复杂的理论,而需要设计者的敏感观察力和对细节的把握力。我是相信美好的城市环境该从设计教育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