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都信息化》2004,(3):28-28
做好“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对全行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加快结构调整,培育行业新经济增长点,是落实中央“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等战略部署,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我国由世界信息产业大国向信息产业强国转变的  相似文献   

2.
十年回眸 中国信息产业大写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回眸中国信息产业大写意编者按:作为目前我国唯一一本从信息经济学角度阐发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科技期刊,我们一直关注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尽可能全面、快捷、详尽地记录下信息产业的每一次潮涨潮落,每一次的奋斗与飞跃。今天,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继物质和能量之后的又一项重要资源。与传统的质能经济(指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耗物质商品的经济)相比,信息经济(指通过增加商品中所包含的信息来减少物质和能量消耗的经济)无疑能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物质、能量清乏局面,并导致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产生。信息产业代表新一代生产力,是促进世界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的先导产业,它推动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整个信息产业有两大支柱,信息服务业和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设备制造业属于“硬”产业,包括通讯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设备制造业。信息服…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本身也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因此,加强对信息产业管理的研究,提高信息产业管理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将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管理是对信息产业发展进行计划、决策、组织、调节和监督的一种控制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确切地说,信息产业管理是研究如何运用信息经济发展规律与结构变化规律来组织与协调信息产业活动,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正在增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产业作为新一代的生产力,成为世界经济从工业化阶段向信息化阶段过渡的先导产业,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面貌,而且引导着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面对跨世纪新一轮的挑战,世界许多国家竞相发展信息产业,纷纷借助信息化发展来达到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一个新信息化浪潮,正在冲击着全球.  相似文献   

6.
业界观察     
《微电脑世界》2011,(1):115-117
2010年12月4日,2010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如期召开,作为该年会成功举办十周年的贺典,当晚的"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十年庆典暨企业家之夜",揭晓了多个带有回顾意义的重要奖项。其中,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振南,在中国信息产业十年风云企业、十年风云人物评选中双双问鼎,为这家国家级信息化领军企业十年来对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记录下来自业界的高度肯定与赞赏。-苏锋  相似文献   

7.
信息高速公路概念的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革命。没有人能清楚地描述这场革命所可能带来的进步,但勿容置疑的是整个世界在进一步向信息化时代迈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又面临一次重要机遇。在新世纪到来之前,上海经济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向着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目标迈进。上海万达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是在市政府关心指导下成立的,她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带动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任。在万达公司成立以来的短暂实践和探索中,我们深感到时机的重要性,在此想就上海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息产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曾经的全球过期信息产品的”抛售地”,到今天全球规模第二的信息产业大国.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则是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金”字工程启动拉开的.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如同两个孪生兄弟.在相生相伴的共同成长中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信息化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注意到.  相似文献   

9.
台湾资讯产业经过十年奋斗,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去年产值超过100亿美元,是世界第五大信息产品生产地,在全球资讯产业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面对美、日、欧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和区域经济体逐渐形成,台湾资讯产业界也深感单靠岛内力量,越来越难以应付时代的严峻挑战。只有加强两岸高科技资源的交流与整合,才能使台湾资讯产业突破瓶颈,再“闯一片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台北电脑软硬体发展协会(CCDA),在中国科学院科兴产业总公司的协助下,投巨资在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发展所需能源有限,发展太阳能已是大家公认的方向,但是随着欧债危机和美欧双反影响,世界光伏产业遭受重创。光伏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了刺激光伏产业复兴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未来光伏发展在于扩大应用范围,发展新的应用增长点。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我国光伏产业的着重点应该在大型集中电站、分布式发电、光伏道路等。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以来,传统的信息产业与通信产业正经历融合发展时期,信息产业向移动信息化、管道智能化、计算泛在化发展。同时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占据战略性的重要地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中国处在这样的交汇点上,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非常鼓励创新驱动,非常鼓励产业升级,形成了一个创新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3年我国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709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其中电子信息产业4000亿元,通信业3090亿元,截至到2003年底,我国的电话用户数达到了5.32亿户,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在1994年10月6日~8日的“’94信息市场与国际合作研讨会”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正在增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产业作为新一代的生产力,成为世界经济从工业化阶段向信息化阶段过渡的先导产业,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面貌,而且引导着新兴产业的方向,有力地推动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面对跨世纪新一轮的挑战,世界许多国家竞相发展信息产业,纷纷借助信息化发展来达到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一个新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冲击着全球.”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产业,成为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转换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和趋势,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特别在大型信息系统的软件方面,中国具有自主产权的非常少,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信息产业(软件方向)应向层次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中国式的信息产业的策略与途径广东新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子雍目前,各国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领域内的竞争正在成为世界经济中的-场超级竞争。研究这场竞争,参加这场竞争,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中国信息高速公路发...  相似文献   

16.
台湾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其成功经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亦冬一、发展现状近们10多年来,信息产业在台湾迅速崛起。1980年台湾信息产业的生产规模只有3000b美元。1983年台湾的第一大出回产业—纺织吕出回业让位于电子产吕。1984年信息产业产吕出回额为3.2...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在发言中强调我们要从世界信息产业的国际分工出发,抓住电子信息产业国际转移的机遇,批准中国信息产业在世界信息链中的位置,实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确立我国信息产业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同时,以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上Internet看香港信息产业——香港的通讯、电脑及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大观文、图:采编部有关香港的WWW资源,本刊已连续介绍了2期。为配合本刊创刊10周年所组织的“十年回眸中国信息产业大写意”专题,本期集中介绍香港信息产业的网上资源。广义上讲,WWW...  相似文献   

19.
周兵 《微机发展》2003,13(10):46-47,50
为制定信息产业发展策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文中详细讨论了从事信息产业的企业取得成功应具备的条件,并分析目前中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就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及其重要性作了简单的论述。为此,应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要计较眼前的经济利益,应考虑长远及更深层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商务新闻     
8月23日,由信息产业部与新华通讯社联合主办的“2000信息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京隆重开幕。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论坛旨在向社会各界介绍目前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进一步融合,对信息产业和整个社会提出的新的机遇;并且探讨了全球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了我国加入WTO后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坛”邀请了国内外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就中国信息产业现状和发展战略,国家对高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