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机盖总成检具为例,从门盖检具通用结构、定位设置、间隙面差检测设置、内板型面检测设置、孔位检测设置等方面介绍设计汽车车身门盖检具构思图时采用的一般方法,为门盖检具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潜艇内部平面耐压舱壁上的长圆门在一舱进水条件下的密封间隙进行研究,使用弹簧元模拟卡箍的力学行为,采用有限元方法考察设计状态下,门盖与围栏之间的间隙分布,并分析门盖板厚度以及结构形式对密封间隙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计算工况下,卡箍处因总力平衡需要产生基础间隙,该间隙主要受载荷大小和卡箍弹簧刚度的影响;门盖在静水压力载荷作用下因自身变形产生了间隙的另一部分,该部分间隙的分布主要受门盖厚度和结构形式的影响。门盖板的厚度和结构形式影响门盖应力分布和间隙分布,厚度越大,周向边缘壳板的应力水平越小,间隙的最大值也越小。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是对小型乘用车的门盖总成机器人滚边设备进行介绍及工艺方式说明。为保证车身门盖总成滚边工艺的可实现性,提出门盖总成不同位置对直边、尖角处包边、水滴包边的工艺形式选择;结合不同的机器人滚边工艺形式,对门盖件外板冲压件翻边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及工艺验证,总结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4.
汽车左右前车门、后车门,发动机盖和行李箱盖(后背门),即称四门两盖,是汽车车身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在车身制造中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工艺上的特殊性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四门两盖是汽车车身的外表开启件,装配后要与周围零件保持圆滑过渡和均匀的装配间隙,以达到良好的互换性。因此,要求门、盖外表面光滑平整,没有压痕、凹陷、凸包、折边翘曲等缺陷,且要保证工件整体尺寸精确、稳定。由于门盖在整个车身制造中所占有的比例及其所具有功能的特殊性,故对门盖生产工艺及设备和工装的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5.
龚冰 《广西机械》2013,(11):72-73
对在汽车门盖包边件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门盖包边件包边质量的控制思路与方法,此研究分析为汽车门盖包边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硫化罐卡箍结构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两种不同结构的硫化罐卡箍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根据卡箍三部分结构的最大应力进行疲劳分析,得出硫化罐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机械》2015,(12)
随着汽车造型的越来越多样化,不同于汽车侧门,两厢车的后背门和三厢车的行李箱箱盖由于车身结构形式和造型的不同而结构多样,从而导致开启、控制方式的差异,进而关系到用户的使用方便性、行驶安全性、防盗性等。介绍了汽车后背门按结构不同的分类,从后背门开启功能的需求出发,对比分析了几种不同的后背门锁结构、开启控制方式的原理和优缺点。从多个角度,讨论了不同车型和不同结构后背门应采用的开启、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1 引言在大型水电站施工中,基本上是依靠砼吊罐进行砼的装运、砼从吊罐下部的卸料弧形门卸出。国内原采用杠杆机构,用人力开启弧形门来卸料(操纵力达500kN以上),然后靠弧形门本身自重关闭,这种方式不但操作困难,而且卸料后吊罐的反弹非常危险。通过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分析,我们研究出利用吊罐自重来开启和关闭吊罐弧门的液压开闭系统。  相似文献   

9.
折边是车身门盖常见的工艺形式,门盖内外板合装是折边前的必经工序。采用CAE有限元仿真及其网格变形技术,分析一定工艺条件下前盖内外板在干涉状态下的合装,得到前盖外板不同翻边角度的的合装分析结果,对于指导折边工艺开发、提升折边表面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及推动车身智能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因汽车门盖等外覆盖件对外观要求非常高,门盖总成在生产中通常情况下不进行焊接,而是靠内外板之间的折边进行固定,故现汽车门盖件制造通常都使用包边工艺。为适应现在各汽车制造厂一线多品的汽车门盖生产线,实现门盖总成生产的柔性化,节约生产线占地空间,降低调试及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1.
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平型、加强筋型和凸台型T形缸垫的应力、应变以及接触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这几种T形缸垫的密封性能。结果表明,加强筋能提高缸垫的密封能力,但不同的加强筋结构对密封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设计不合理的加强筋,还容易导致T形气缸盖罩垫过快失效和老化。平型气缸盖罩垫适用于密封周期长但密封力要求不高的情况;而加强筋型气缸盖罩垫则适用于密封力要求高但密封周长不长的情况;凸台型气缸盖罩垫的综合性能高,能满足密封周期长和密封力要求比较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这里采用Pro/E对鄂式平板硫化机进行整体建模,在此基础上采用Ansys软件对其强度和变形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双模轮胎硫化机结构的优化设计中,提出了一种ANSYS与导重准则相结合的优化方法。该方法收敛快,一般只需约5至7次优化迭代计算即可得到十分显著的优化效果,大大提高了优化效率与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平盖加筋封头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有限元方法与优化技术相结合,利用APDL语言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完成了某平盖加筋封头的结构优化设计,并将最终优化得到的结构尺寸与原始设计尺寸通过应力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工程实际,对平盖的结构改进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轧钢机中,滑块式万向接轴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以功能强大的三维绘图软件Solid-Works为载体,以某型号轧钢机中滑块式万向接轴中的开口式扁头为研究对象。在软件中对扁头进行三维建模中有限元分析,并进行强度校验。利用该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通过适当的简化和耦合处理,对模型进行约束和加载,得出扁头所受应力的分布规律及最大应力位置处。利用经典公式计算其最大等效应力,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以判断该型号开口式扁头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液压机传统的插销式机械锁难以实现多档正面布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机械锁结构的解决方案即非平衡式机械锁,设计了具有导正装置的挂钩式机械锁,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动钩的力学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机械锁的结构应力和动钩位移均有较大降低,且结构稳定可靠.此外,该新型结构布置方便,无需开设大直径缩孔即可实现多档位长行程锁紧,为大台面、长行程的复合材料压机提供了一种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新型机械锁.  相似文献   

17.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给出反应釜顶盖与筒体焊接,在一侧开人孔的结构。基于开人孔的位置悖于常规,先采用常规设计方法设计出顶盖厚度,然后分别采用无力矩理论和有限元软件ANSYS作了应力分析,给出人孔接管与顶盖及筒体相贯线上的一系列应力分布曲线,并参照JB 4732-95《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作了强度评定,结果表明强度不足。然后采用内部贴补强圈的局部补强结构,经过二次分析评定,强度满足要求。并对设备的无损检测作了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18.
An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detailed closure behavior of fatigue cracks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erformed under plane stress using 4-node isoparametric elements can predict fatigue crack closure behavior. The mesh of constant element size along crack surface can not predict the opening level of fatigue crack. The crack opening level for the constant mesh size increases linearly from initial crack growth. The crack opening level for variable mesh size, is almost flat after crack tip has passed the monotonic plastic zone. The prediction of crack opening level using the variable mesh size proportioning the reversed plastic zone size with the opening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presents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regardless of stress ratios.  相似文献   

19.
臧勇 《机械设计》2000,17(12):25-27
通过对多个滑块万向接轴计算工作的总结,介绍了滑块式万向接轴强度分析过程中叉扁头建模时的载荷处理技巧、叉扁头的应力分布规律及不同叉扁头结构对应力的影响等。最后还讨论了滑块式接轴强度有限单元法和经典计算方法的区别及实践应用时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160型柴油机的单体缸盖-气缸垫-气缸套密封系统,建立了装配体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接触分析法,研究了发动机功率提升前后,在预紧加爆压工况下原紧固螺栓对气缸垫密封性能的影响,并对气缸垫密封面的变形状态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对结构的密封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发动机功率提升后气缸垫发生了塑性屈服,但轴向应力仍均为负值(即压应力),轴向变形量亦均为负值(即压变形),说明提升功率后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气缸垫仍然密封良好。较以往将气缸密封垫假设为弹性体相比,采用摩擦接触边界条件进行塑性有限元分析,更能体现缸盖与气缸垫接触面的真实应力与变形状态,因此接触分析法是研究缸盖/缸套密封结构的一种较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