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肟菌酯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室内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汉成  祁之秋  王建新  陈长军  周明国 《农药》2006,45(11):780-781,789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50%肟菌酯WG对供试的9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孢子萌发法及对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的活体试验测得其EC50值均低于3.6008μg/mL,EC50值均小于801ag/mL,但对水稻恶苗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较小。除灰霉病菌外,药剂对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抑制作用,尤其对水稻稻瘟病菌和水稻稻曲病菌有特效,其EC90值分别为0.0246μg/mL和0.0446μg/mL,但对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炭疽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作用不随药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吉林省不同地区104株玉米大斑病菌敏感性的测定,建立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这些菌株均未对咪鲜胺产生抗性,其中最敏感菌株E C50值为0.002 2 mg/L,最不敏感菌株EC50值为0.061 0 mg/L,测得这些菌株对咪鲜胺EC50值的平均值为(0.030 5±0.015 6)mg/L。[结论]所有菌株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可将平均EC50值0.030 5 mg/L初步定为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3.
[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八宝景天叶乙醇提取物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2种方法测定其对玉米弯孢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在质量浓度为200 g/L时,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均达75%以上,其中对玉米弯孢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2.27%,对其孢子萌发的抑菌活性高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74.18、66.53 g/L。[结论]八宝景天叶有着良好的抑菌效果,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提取物对两种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静  丁伟  张永强  郭文明 《农药》2007,46(10):713-715,718
以石油醚Ⅰ(30℃~60℃)、石油醚Ⅱ(60℃~90℃)、乙醇和丙酮等4种溶剂对黄花蒿的根、茎、叶进行初步提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黄花蒿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活性好于棉花枯萎病菌;黄花蒿叶的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根的抑菌效果最差;叶的石油醚(60℃~90℃)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EC50为156.32mg/L;而叶的丙酮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的EC50为82.37mg/L。  相似文献   

5.
蛇床子和苦参活性成分的联合毒力测定及混剂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祥林  吴元华  田秀玲  金亮 《农药》2005,44(9):422-423,428
采用室内平皿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蛇床子和苦参有效活性成分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及联合毒力。结果表明蛇床子和苦参有效活性成分对烟草赤星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80.0、27.9μg/ml,将两者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后,EC50为33.3μg/ml,增效比值为2.8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同时研究了蛇苦混剂对病原菌的抗生作用、菌丝形态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石榴皮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石榴皮初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甲醇、氯仿及正己烷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为显著.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石榴皮溶剂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在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中,以正丁醇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在质量浓度为200 g/L时.对4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70%,而对玉米小斑菌的抑制作用达90.67%,其EC50值为26.2 g/L.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5,(3)
[目的]发现具有潜在抑菌活性的3-醛基吲哚类化合物。[方法]通过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5个3-醛基吲哚类化合物(I~V),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化合物I~V对玉米大、小斑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初步构效关系表明,5-硝基-3-醛基吲哚(IV)对玉米大斑病菌表现出接近已商品化的杀菌剂恶霉灵的活性,其对应EC50值分别为0.037 0、0.035 0 g/L。[结论]该化合物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设计合成农用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公、母丁香乙醇提取物离体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桂清  姬兰柱  张弘  袁静 《农药》2006,45(12):852-855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公丁香和母丁香的乙醇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3种病原菌(番茄灰霉病菌、稻瘟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两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丁香的乙醇提取物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在相同的供试浓度下,公丁香的抑菌效果优于母丁香。  相似文献   

9.
落地生根叶乙醇提取物的抑真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落地生根叶乙醇提取物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2种方法测定其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200 g/L的质量浓度下,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50%以上,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93.80%,对其孢子萌发的抑菌活性高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38.70、28.97 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地肤子、丹皮、落地生根等6种水提物对引起黄瓜黑星病的黑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作用.结果表明:6种水提物对黑星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地肤子和丹皮水提物抑菌活性较好,对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8.95、11.58 g/L,对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2.09、16.21 g/L.  相似文献   

11.
白鲜皮杀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麦玲  张继文  钱勇  李君浩  姬志勤 《农药》2006,45(11):739-741
在活性追踪指导下,通过多次硅胶柱层析从白鲜皮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具有杀菌活性化合物WML-01和WML-02,经^1H NMR和^13C NMR鉴定分别为棒皮酮和白鲜碱。可有效抑制玉米弯孢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的萌发。梣皮酮对烟草赤星病菌的EC50值为64.2μg/mL,对玉米弯孢病菌的EC50值为123.3μg,/mL;白鲜碱对玉米弯孢病菌的EC50值为46.6μg/mL,对烟草赤星病菌的EC50值为91.7μg/mL。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活体盆栽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品种氟肟菌酯(试验代号HNPC-A4008)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氟肟菌酯对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4.3652×10-3,8.985 6×10-2,1.752 6×10-1,8.830 0×10-1,2.261 5×10-1,3.031 8×10-1 g/mL,但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作用很弱,其EC50值为8.7039×101 g/mL。氟肟菌酯对黄瓜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和水稻稻瘟病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内吸传导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3.
藜芦乙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藜芦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部分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寻找藜芦中的农用活性物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藜芦球茎和根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供试浓度为5.0 mg/mL时,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的抑菌率比较高,分别为96.4%、78.1%和74.3%。藜芦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抑菌活性较高,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分别为0.161 mg/mL和0.551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分别为0.190 mg/mL和0.451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毒力及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病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 Bubak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50值分别为7.1984、114.1211 mg/L,43%戊唑醇SC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50值分别为7.4241、47.1322 mg/L.10%苯醚甲环唑WG 750 g/hm2、43%戊唑醇SC 750 mL/hm2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5.3%和93.8%,两药剂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4种药剂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的EC50值为32.4174~1 941.6400 mg/L,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为60.1%~82.2%,4种药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显著低于10%苯醚甲环唑WG和43%戊唑醇SC的防效,6种药剂在试验剂量内对芦笋植株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杨燕玲 《杭州化工》2007,37(1):28-29,36
室内测定了咪鲜胺对水稻稻瘟病、柑桔蒂腐病、柑桔绿霉病和葡萄黑痘病病菌的毒力,结果发现:咪鲜胺和甲基硫菌灵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58 mg/L和0.780 mg/L;咪鲜胺和多菌灵对柑桔绿霉病病菌的EC50分别为0.179 mg/L和3.630 mg/L;咪鲜胺和百菌清在离体条件下对葡萄黑痘病病菌的EC50分别为0.32 mg/L和67.37 mg/L.这些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咪鲜胺对测定的几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21,60(5):375-378
[目的]筛选防治玉米大斑病的有效药剂,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单剂和5种混剂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抑制作用,选择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10种杀菌单剂中丁香菌酯、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戊唑醇和氟硅唑对玉米大斑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033、0.068、0.042、0.093、0.025 mg/L,抑菌效果较好。丁香菌酯和戊唑醇的质量比为1∶3时,EC50值为0.034 mg/L,增效值为4.99,表明2种药剂按1:3混配后表现为很好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结果表明:丁香菌酯+戊唑醇1∶3 (45+135 g a. i./hm2)时,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效可达84.09%。[结论]丁香菌酯和戊唑醇二元混配对防治玉米大斑病具有增效作用,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百菌清及其含氟衍生物对梨轮纹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丽娟  叶敏  林军 《农药》2006,45(10):708-70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百菌清和其含氟衍生物三氟百菌清对梨轮纹病菌( Physalospora piricola)的室内杀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百菌清接种96h后的EC50和EC9,值分别为6.90μg/mL和361.40μg/mL,三氟百菌清接种96h后的EC50和EC9,值分别为1.92μg/mL和14.45μg/mL,说明氟原子取代氯原子后对梨轮纹病菌的毒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山核桃外果皮中胡桃醌含量测定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山核桃外果皮中胡桃醌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HPLC测定山核桃外果皮中胡桃醌含量为0.001 04%(干样).胡桃醌对供试的9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为水稻纹枯病菌7.0226 mg/L,苹果腐烂病菌13.145 6 mg/L,水稻稻瘟病菌299.0976 mg/L.胡桃醌对苹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EC50值为0.5083 mg/L,对玉米大斑病菌EC50值为2.236 mg/L.活体测定中,胡桃醌1000 mg/L对番茄灰霉病菌保护作用率为42.52%,胡桃醌750 mg/L对番茄灰霉病菌治疗作用率为20.92%,与对照药剂丙烷脒相当.  相似文献   

19.
25%嘧菌酯水悬浮剂对作物主要病害的杀菌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春喜  龙书生  俞征  邹刚 《农药》2005,44(2):93-94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25%嘧菌酯SC对所供试15种不同作物的病原菌均有较显著的抑制效果,EC50值均低于5.0μg/g,EC50值也仅为50μg/g左右。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各供试病菌的菌落生长速率差异十分明显,表明随着药剂浓度的提高,对病菌抑制作用显著增加,充分表明了25%嘧菌酯SC抑菌活性的广谱性。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8种低毒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大豆北方茎溃疡病菌、大豆南方茎溃疡病菌和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多菌灵SC对供试3种病菌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0.118、0.112、0.152 mg/L.25%噁醚唑EC对南方茎溃疡病菌和拟茎点种腐病菌的毒力仅次于多菌灵,5%己唑醇EC对北方茎溃疡病菌抑菌效果也仅次于多菌灵,这3种药剂都可作为防治3种病害的有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