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橡胶的并用是橡胶改性的重要途径,不同胶种的适当掺合可显著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但对于大多数橡胶来说,由于聚合物结构(对称性、立构性和极性)、结晶性、反应性、溶解度参数等不尽相同,相互间往往缺乏相容性,并用后的混炼胶微观上是不均匀的两相分散体系,而且分散稳  相似文献   

2.
电性能稳定的导电橡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志正 《世界橡胶工业》2004,31(3):45-47,61
文中论述了导电橡胶中可进行电荷转移的炭黑一弹性体结构的生成。通过测定金属圆锥体在模拟炭黑分散体中剪应力的变化,可以确定生成发达的立体炭黑-弹性体结构所需的最佳炭黑浓度。业已查明,当橡胶中炭黑填充度达到最佳状态时(最大剪应力Pmo=0.2MPa),便能生成上述结构,这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在工作过程中具有高度稳定的导电性能。此外,将极性橡胶与非极性橡胶进行并用也是提高橡胶导电稳定性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丁腈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并用胶的共硫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尝试在有一种多功能橡胶添加剂即双 (二异丙基 )硫化磷酰二硫化物 (DIPDIS)的情况下 ,对丁腈橡胶 (NBR)与三元乙丙橡胶 (EPDM)的并用胶进行共硫化。发现 DIPDIS对于生产填充并用硫化胶具有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通过二段硫化 (TSV)可以显著改善其物理性能。并用胶各橡胶组分之间的极性差异 ,通过在非极性的 EPDM中引入橡胶结合中间体得以变小。改性的 EPDM可能限制硫化剂和填料穿越相边界的迁移 ,从而实现了对硫化速率错位的有效控制。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SEM)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并用胶体系内粘着性和均匀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4.
十四、共混并用橡胶聚合物的共混并用体,是借鉴金属合金而发展的一种改性材料,又称聚合物“合金”。两种及其以上聚合物通过共混并用,可以弥补原聚合物的某些不足,甚至引出原来所没有的特性,因此,深受各方重视。现在,“共混”“并用”已成为工业上最简捷、最实用的改性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橡胶与橡胶并用,橡胶与塑料共混,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Z它作为提高橡胶性能的基本手段,应用范围极为广阔。1.橡胶一橡胶并用物橡胶一橡胶并用物可通过下列几种方法取得:①乳胶并用法。乳胶并用法可制得比溶液法分散得更细的并用物。例如…  相似文献   

5.
浅析不同品种炭黑并用时强伸性能的损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阐述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及其补强机理,从粒径、结构程度、表面活性及工艺分散性能4个方面分析了炭黑单用时,比两种以上炭黑并用更有助于其在橡胶中的分散和形成均匀的炭黑—橡胶空间网络,取得最佳的补强效果。  相似文献   

6.
窦钦谭 《中国橡胶》2010,26(21):39-41
<正>在橡胶制品生产中,为了适应不同的工况环境和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往往需要多种橡胶进行并用。但在橡胶并用时,往往不能使不同橡胶之间很好地融合,特别是极性不同的橡胶由于溶解度参数相差较大,相互之间更难以混合均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者在配方中添加部分均匀分散助剂AtsinR-50。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丙烯酸酯橡胶(ACM)并用胶,研究制备工艺对MVQ/ACM并用胶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分别制备MVQ/白炭黑和ACM/白炭黑混炼胶工艺相比,MVQ/白炭黑混炼胶直接与ACM共混制备的并用胶分散较为均匀,并对一段硫化诱导期具有延迟作用。该工艺制备的混炼胶在一段硫化条件为160℃×12 min、二段硫化条件为180℃×120 min时制得的并用胶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目前,我国合成橡胶品种单一,用橡胶与塑料树脂并用来提高橡胶制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对改善橡胶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橡塑并用根据工艺条件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分散状态,即均相分散状态与非均相分散状态。实际上并用达到均相分散状态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是非均相分散状态。而非均相分散状态又分为三级:(1)宏观的非均相状态类似填充剂  相似文献   

9.
陈勇  谢洪泉 《弹性体》2005,15(2):67-72
SBS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是含有聚苯乙烯玻璃化微区及聚丁二烯连续相的多相聚合物,具有热塑性橡胶的性质。它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耐湿性、透气性、溶解性及抗滑性,而被大量用于橡胶制品、粘舍剂及沥青和树脂的改性剂等。其缺点是耐油性差,与极性物质不相容,不粘接等。用环氧化及顺酐化改性可改进这方面的缺点。SBS的环氧化改性多半使用过甲酸或过乙酸在溶液中进行。产物可作为压敏胶、热熔胶、密封胶等,用于粘接极性材料,也可作为耐油热塑性橡胶。SBS的顺酐化改性可在熔融态进行,也可在溶液中进行。产物可用作极性聚合物与非极性聚合物的共混增容剂、胶粘剂及进一步合成离聚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SiO2增强非极性橡胶的2种方法:机械混炼法和原位改性法,分析了2种方法制备SiO2增强橡胶的结构性能特点,指出原位改性法可以实现SiO2粒子均匀分散且粒径大小可控,具有更好的改性效果.并对SiO2增强橡胶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热塑性硫化橡胶(TPV)的制备技术,制备工艺及微观结构,分析了影响TPV性能的因素,简介了几种典型非极性橡胶/非极性树脂型TPV,极性橡胶/非极性树脂型TPV,非极性橡胶/极性树脂型TPV,极性橡胶/极性树脂型TPV的制备与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钱文皎  张清红  辛丽红  詹正云 《轮胎工业》2020,40(12):0761-0763
试验研究氢化丁腈橡胶(HNBR)与不饱和非极性橡胶的硫化粘合。结果表明:HNBR与非极性橡胶直接硫化粘合效果差;天然橡胶/羧基丁腈橡胶并用比为40/60的过渡层与极性橡胶HNBR和非极性橡胶的硫化粘合效果均较好。采用该过渡层后,HNBR与轮胎胎面胶未出现界面剥离,解决了HNBR与不饱和非极性橡胶之间的硫化粘合问题,从而为制造HNBR/不饱和非极性橡胶复合制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绿色轮胎的发展,轮胎的滚动阻力和湿地抓地力越来越受到关注。一般认为,胎面配方中随着白炭黑使用比例的增加,轮胎滚动阻力会随之降低,湿地抓地力会随之提高。但由于白炭黑属于极性物质,不易分散于非极性的橡胶中。为了使两者相容,需要使用如分散剂等加工助剂,并且在混炼阶段使用多段工艺加工生产,这都增加了轮胎的成本。相较于1165MP高分散白炭黑,Efficium高分散白炭黑由于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  相似文献   

14.
有机硅烷偶联剂是目前品种最多、用量最大的偶联剂,也是橡胶工业目前最常用的助剂之一。它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基团,和表面活性剂一样,一般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一种能与填料(炭黑、白炭黑和其他填充剂)的表面起作用,另一种基团能与橡胶分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水溶性涂层的聚合物分散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非水溶性分散体中颜料、填料或其他固体微粒分散稳定的机理。比较不同类型聚合物分散剂对分散稳定性的作用,说明了具有极性段A和非极性段B的A-B型嵌段共聚物是较好的分散剂。着重阐明A-B型聚合物分散剂的设计及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6.
橡胶老化防护与监测(五)化工部合成材料研究院陈经盛第三章橡胶老化的主要机理第四节橡胶的并用所谓橡胶并用,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橡胶互相渗合,经过某种工艺加工而获得一种新材料的过程。橡胶并用,也是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实施方法之一,主要可达到下列三个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借助偶联剂作为界面相容助剂,采用硅橡胶(MVQ)改性三元乙丙橡胶(EPDM),获得了具有较高力学强度和良好耐高温老化性能的并用胶。通过硫化曲线、橡胶加工性能分析仪(RPA)和机械力学性能分析,评价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WD-10)两种常见偶联剂对改性并用胶的不同作用效果及机制:由于反应性双键的存在,KH570能同时增强填料间、填料-橡胶间的相互作用,但不利于填料的分散和橡胶生热的降低;WD-10不能明显增强填料-橡胶间的相互作用,但惰性长链烷基的存在可以使填料更为稳定的分散。老化前后的机械力学性能表明,两种偶联剂并用时,能获得综合力学性能和耐高温老化性能优异的MVQ改性EPDM耐高温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传统橡胶助剂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指出传统橡胶助剂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预分散橡胶助剂母粒产品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预分散橡胶助剂母粒的组成及其加工过程;重点关注在橡胶助剂母粒中起黏结和保护橡胶助剂等关键作用的橡胶载体,并具体分析了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具有良好极性兼容性的EPDM/EVA橡胶载体;概述了国内外预分散橡胶助剂母粒的现状及研究动向。目前,提高预分散橡胶助剂母粒在橡胶加工过程中促进助剂在胶料中均匀、快速、准确分散的能力,并且赋予预分散橡胶助剂母粒更强、更新的功能,是橡胶助剂母粒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应加快建立先进完善的预分散橡胶助剂母粒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先制备丙烯酸酯橡胶混炼胶(ACM-SiO2)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胶(MVQ-SiO2),然后将两种混炼胶与相容剂共混;以及先制备MVQ-SiO2,然后直接与ACM和相容剂共混两种工艺制备了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并用胶(MVQ/ACM)。研究了两种制备工艺对MVQ/ACM并用胶的硫化特性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橡胶混炼胶(MVQ-SiO2)直接与丙烯酸酯橡胶(ACM)共混对并用胶的一段硫化诱导期具有延迟作用。该工艺下制备的混炼胶在一段硫化温度为160℃,硫化时间为12min.,且二段硫化温度为180℃,硫化时间为120min.时得到的并用胶综合性能较好,其邵氏硬度为70.2A,拉伸强度为7.32MPa,断裂伸长率为332.43%。  相似文献   

20.
MgO对普通型钢丝绳输送带钢丝绳芯粘合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世强 《中国橡胶》2008,24(7):40-41
钢丝绳芯粘合配方设计,首先考虑橡胶类型对粘合性能的影响。一般来说,极性橡胶的粘合性能好,极性越大,粘合指数越高(若以丁基橡胶的粘合指数为1,松香丁苯胶粘合指数为3,天然胶粘合指数为4,氯丁胶粘合指数为8,丁腈胶粘合指数为10)。对于普通型钢丝绳输送带钢丝绳粘合胶的胶种选择粘合指数居中的天然胶,原因是其有较高的强力和抗撕裂性能。为了提高胶料的抗返原性、粘合性能,采用天然橡胶和松香丁苯橡胶并用。采取60份天然橡胶与40份松香丁苯橡胶并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