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残余应力测量、腐蚀疲劳试验和疲劳断口形貌观察,研究了不同激光冲击层数对2Cr13不锈钢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LSP会在2Cr13不锈钢表面产生高幅残余压应力,且表面残余压应力值随LSP冲击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与未强化试样相比,LSP试样的腐蚀疲劳寿命提升,且随LSP冲击层数的增加而提高;LSP试样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且随LSP冲击层数的增加而降低。经分析,未强化试样疲劳断口形貌比较平坦,二次裂纹较少;LSP试样由于表面产生了较高的残余压应力,有效抑制了腐蚀疲劳裂纹的扩展,最终断口表现出河流花样形貌。  相似文献   

2.
通过宏观拍照和扫描电镜对A7N01高强铝合金T型焊接接头的疲劳断口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该铝合金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特征.铝合金的疲劳断口可明显划分为疲劳裂纹源区、裂纹稳定扩展区和瞬断区3大区域.疲劳裂纹从T型焊接接头的焊趾处萌生并向接头中心线扩展,疲劳裂纹扩展区可以观察到疲劳破坏的一些典型特征,瞬断区的断口形貌与拉伸断裂相似,形成不平坦的粗糙表面.  相似文献   

3.
岩石断口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岩石受不同应力情况下断裂后的断口,在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所拍摄的照片,分为拉断断口共10种花样和剪裂断口共8种花样。借助于这些花样可以确定生产中产生的断口的性质是拉断还是剪裂,借以选择出最经济的破坏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卡车地板梁支撑架受损组织及断口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断口呈现疲劳断口、解理断口及腐蚀断口特征,片状组织是解理断裂的成因;支撑架固定螺孔处由于存在应力集中,受到反复冲击作用而产生疲劳断裂;长期处于废气弱腐蚀介质下,是形成应力腐蚀的条件.该结果可对改善支撑架设计、生产工艺及防止构件损伤断裂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A02铝合金腐蚀疲劳断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技术对预腐蚀6A02铝合金疲劳断口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带有腐蚀损伤的6A02合金疲劳断口形貌以及合金中的Si,Mg等元素和腐蚀损伤对断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其疲劳断口是以韧性为主的多源性断口;腐蚀损伤在试件表面形成的腐蚀坑使得材料局部弱化,成为新的裂纹萌生源;当合金中的Si,Mg元素含量能够完全形成强化相Mg2Si,而不出现单晶Si过剩相时,材料强度与塑性相匹配,能够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8对35CrMo 调质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接触疲劳断口形貌,分析了点蚀的力学成因及形成过程,揭示了疲劳裂纹的形成机理,从而证明点蚀的形成及形貌主要是由表面应力状态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压铸模具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失效压铸模具热疲劳裂纹的宏观、微观、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裂纹尖端不断分枝,裂纹内的氧化物内部被破坏,并产生了新的裂纹.热疲劳断口形貌为典型的沿晶加韧窝混合型断口.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腐蚀条件下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力学性能,以FXBW4-110/100型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在自制绝缘子扭振模拟试验机上,对不同腐蚀条件下的复合绝缘子进行了整体疲劳试验。应用三维形貌仪和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表面形貌进行宏观与微观分析,结合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不同腐蚀试验条件下绝缘子芯棒断裂与其摆动力、扭转力和拉伸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污染液体为中性和碱性腐蚀溶液时,对复合绝缘子芯棒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当污染液体为酸性溶液时,对复合绝缘子芯棒的腐蚀作用明显,芯棒内部树脂玻璃纤维受到强酸腐蚀时,试样呈平起光亮的结晶状,表层在位错断裂下形成扩展裂纹,绝缘子芯棒切片断面易发生疲劳断裂;绝缘子被酸性盐雾腐蚀不同时间后,酸液渗入芯棒表面与护套粘接处,对芯棒表面或内部的树脂玻璃纤维界面产生腐蚀,当疲劳断裂发生后,其断口表面由光亮平整向灰暗凹凸不平变化,裂纹由河流花样状向贝纹线状变化,形貌由台阶状向纤维散状变化,表面形貌分布的均方根高度和最大凹陷高度也随之减小;随着腐蚀试验时间的增加,芯棒的抗摆动力能力下降,进而降低了绝缘子整体机械力学性能,导致芯棒断裂时间变短,断口分形维数变大,断口表面形貌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清洗技术,清洗了低碳钢、低合金钢在海水中的腐蚀疲劳断口。所用电解液是一种氢氧化钠加氰化钠的混合水溶液。结果表明:此法在显露低碳钢及低合金钢的断口形貌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它可以完全地清除断口上的氧化膜和腐蚀产物,清晰地显露疲劳条纹等精细形态,极少损害基体金属的真实断口形貌。对在热水中的低合金钢的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断口,同样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
对铜基钎料钎焊叶轮进行宏观、微观检查及断口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叶轮为疲劳破坏。钎焊形成的缺陷和钎缝金相组织成分偏析是导致疲劳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冷成形和温成形对深冷容器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液氮温度(77 K)下的拉伸试验和低周疲劳试验,分析预应变(0和0.35)和预应变温度(293 K和363 K)对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S30408)深冷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机制. 0.35预应变使试样内部位错密度增加和产生强化相体心立方马氏体,与母材试样相比,293 K预应变试样初始循环应力幅增大,疲劳辉纹宽度减小,深冷低周疲劳寿命增加显著. 随着预应变温度由293 K升高到363 K,奥氏体相稳定性增加,马氏体相变受到抑制,初始循环应力幅减小,疲劳辉纹宽度增大,预应变对深冷低周疲劳寿命的增益作用减弱. 总体来看,0.35预应变对S30408深冷低周疲劳性能有明显增益作用,但增益程度受预应变温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评价Si3N4陶瓷球间接触疲劳行为和抗污染能力,用四球疲劳试验机在7.01GPa名义接触应力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由清洁的32号机械油润滑(A组)和质量分数1%SiO2颗粒污染的32号机械油(B组)润滑的SbN4球的成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超细颗粒污染影响陶瓷的特征寿命和寿命指数,使疲劳寿命L10和L50分别降低到30.7%和55.4%;分析了颗粒污染对Si3N4陶瓷滚动接触疲劳失效机理及寿命的影响,指出颗粒污染引起疲劳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进入接触区的硬质颗粒导致局部接触应力远远高于名义接触应力,从而加速疲劳裂纹的产生,颗粒污染使寿命指数减小的主要机理是疲劳以后超细颗粒进入疲劳裂纹开口后对裂纹开口处产生支撑作用,导致裂纹的扩展速率降低,从而延缓疲劳的加速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电磁成形过程中,成形线圈受应力场、温度场及电磁场综合作用。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ASYS进行磁场-温度场,磁场-应力场耦合分析,综合考虑应力、载荷条件与疲劳强度系数等疲劳影响因素,基于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和随机Miner准则,使用Fatigue Tool疲劳分析工具对线圈进行疲劳寿命估算,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线圈结构参数进行了改进,对比原始均匀压力线圈,改进后线圈寿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微动损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微动接触表面间实现接触面积增加的模型和微动摩托中裂纹形成和扩的形式,为在设计中进行微动疲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分析了聚酰胺66中碱浓度及碱、酸浓度之比对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生产工艺的调整,探索了提高纤维物理性能及耐疲劳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等距型面无键联接除了具有测量和装拆方便外,还具有自动定心、应力集中小、轴和毂孔的疲劳强度高等优点.本文介绍等距曲线的成形原理及其在切削加工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Fe—N相图中各相的形成条件入手,提出了减少白层至最低限度和控制白层的相组成是有无脆性的决定因素。依据化学动力学原理和内扩散理论,研制成功了无脆性快速气体渗氮新工艺。该工艺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成功的应用,缩短了渗氮时间1/2~2/3;使工件达到了无脆性,且显著提高了零件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8.
反射裂缝的断裂及疲劳分析和模拟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断裂力学及疲劳损伤力学的观点出发,探讨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机理,并采用三维有限元中的节理单元,进行裂缝,垫层等接近实际情况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为工程提供了关于沥青混凝土补强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实用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液芯大压下轧机的技术难点是保证轧辊在恶劣工况下的正常工作寿命,它是连续生产的保障。本文采用有限元法中热力耦合的分析方法模拟堆焊型和辊套型两种轧辊的轧制过程,轧辊材料为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H13(4Cr5MoV1Si),计算其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采用高温应变疲劳寿命法计算辊面产生疲劳裂纹寿命,应用断裂力学理论计算其裂纹扩展的寿命。经计算,辊套型轧辊热应力低于堆焊型轧辊,并且拥有更长的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