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粗人参肽为原料,80%乙醇为洗脱溶液,用DA201-C大孔树脂进行纯化,测定纯化前后多肽的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酪氨酸酶抑制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等生物活性及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成、滋味等指标。在活性方面,粗人参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纯化后抗氧化活性提高不明显,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有较大提高,尤其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提高较显著,在10mg/mL时是纯化前的13.29倍。在分子量方面,粗人参肽中1500Da以上的占比25.37%,纯化后分子量减小,1000Da以下占比85%以上;在氨基酸组成方面,纯化前后人参肽中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较高,分别为73.2%和75.4%;纯化后疏水性氨基酸显著增加,增幅为12.15%。在滋味方面,纯化后苦味较突出,苦味值为8.00。实验结果表明,人参肽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有关;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能与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加且纯化后分子量变小...  相似文献   

2.
以苦荞麦蛋白为原料,经过酶解制备出苦荞麦活性肽,并采用HPLC将提取的苦荞麦活性肽进行纯化分离,制备出3个不同的肽段(5.8、7.1、32 min 3个峰值的样品)。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3种方法检测苦荞麦3个不同肽段的抗氧化效果。试验表明,分离出来的3个肽段都具有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中,3个活性肽浓度均为0.1 mg/m L时,清除率分别为48.42%、62.06%、56.87%;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中,3个活性肽浓度为0.1 mg/m L时,清除率分别为45.07%、63.29%、48.10%;在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中,3个活性肽浓度为0.1 mg/m L时,清除率分别为53.07%、69.32%、46.01%。结论:分离出来的3个肽段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以7.1 min收集的样品2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最强,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双酶法水解制得了米糠蛋白。以制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米糠蛋白多肽混合液为原料,分离纯化得到了米糠蛋白抗氧化肽,为米糠及其蛋白的深加工奠定理论基础。利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双酶水解制备米糠蛋白肽。以DPPH·,·OH清除率为主要指标,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1.0×10~4和3×10~3 Da)的超滤膜对米糠蛋白肽进行初步分离,获得3种不同分子质量组分,再利用SP-Sephadex C-25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25凝胶色谱,逐步分离纯化出单一的抗氧化肽段。采用RP-HPLC证明了分离肽段的均一性,同时分析检测出该肽段的氨基酸组成,明确肽段抗氧化活性与其氨基酸组成的关系:它是由13种氨基酸组成,其中Glu和Asp摩尔分数分别为21.46%和15.57%,还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米糠蛋白抗氧化肽氨基酸总含量的39.2%。  相似文献   

4.
利用GB/T 5009.124—2003方法测定鹿血低聚肽的氨基酸组成,通过AAS和CS评价了鹿血低聚肽营养价值,并对其氨基酸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鹿血低聚肽总氨基酸含量达到74.49%,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87%,EAA/TAA值为49.5%,EAA/NEAA值为98%;AAS和CS均较高,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除色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都高于WHO/FAO推荐值,均能满足人体需要。鹿血低聚肽中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氨基酸占总量的30.8%,与鹿血低聚肽的抗氧化活性一致。  相似文献   

5.
唐杰 《食品与机械》2016,32(5):162-164
采用水溶法制备腐乳低聚肽,对其进行理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通过与抗坏血酸对比·OH、DPPH·和O_2~-·的清除能力,评价腐乳低聚肽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腐乳低聚肽总蛋白质含量为85.47%,氨基酸组成丰富,富含抗氧化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4.43%,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氨基酸总量为30.5%;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腐乳低聚肽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对·OH、DPPH·和O_2~-·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5.8,6.1,9.7mg/mL。因此,腐乳中低聚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大豆生物活性肽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莉莉  严群芳  王恬 《食品科学》2007,28(5):208-211
为制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大豆生物活性肽,本实验采用酶解处理大豆蛋白粉,对酶解产物进行葡聚糖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分离,并对其各组分分子量分布及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对抗氧化活性最佳的肽段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大豆蛋白酶解物经Sephadex G-25分离后得到了六个肽片段,其中平均链长为4,即含有2~6个氨基酸残基的大豆功能短肽SPP4,对羟自由基具有最佳的清除作用,清除率达到80.13%,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该组分中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结果表明,含2~6个氨基酸残基的大豆生理活性短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表征了牡蛎抗氧化及降糖肽的结构特征,并探究了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其抗氧化和降糖活性的影响,评估牡蛎肽在消化系统中的稳定性。以酶解法制备的牡蛎肽为原料,采用HPLC法分析其分子质量分布;利用氨基酸组成分析仪及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分析牡蛎抗氧化及降糖肽的结构特征;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研究胃肠消化前后牡蛎肽的短肽含量、氨基酸组成、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降糖活性(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结果表明,牡蛎肽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 kDa以下,富含必需氨基酸(46.94%)和疏水性氨基酸(47.68%);其富含支链氨基酸和脯氨酸,且靠近肽链N端位置,是抗氧化及降糖肽的典型结构模式,且其疏水性氨基酸高达43.22%,与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一致。牡蛎肽的短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经胃肠消化后显著增加,而DPPH自由基清除率、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显著降低,说明胃肠消化可能会通过降解牡蛎肽影响其消化稳定性,进而显著降低其抗氧化和降糖活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牡蛎肽消化吸收及稳态化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杨梅蛋白模拟体内消化后形成的活性肽所具有的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杨梅粗蛋白,采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获得酶解产物,经分子质量截留管获取不同分子质量段多肽,探究其总抗氧化、抑制羟基自由基、抗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α-葡糖糖苷酶的抑制能力。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取最佳活性肽段,研究其分子质量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杨梅蛋白酶解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α-葡糖糖苷酶抑制活性,且活性最佳分子质量段为MW5 ku。此段多肽经G-25、G-10葡聚糖凝胶两步分离纯化所得小肽分子的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174~561 u,共由9种氨基酸组成,其中His、Arg、Asp和Ile4种氨基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降血压肽的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血压肽的活性与其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序列有重要的关系.然而,关于降血压肽的构效关系至今尚未清楚.通过对收集的270种降血压肽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降血压肽的构效关系以及如何选择蛋白酶和蛋白原料用酶解方法制备降血压肽.结果表明:降血压肽中,N端氨基酸主要为Arg、Tyr、Gly、Val、Ala、Ile和:Leu;C端氨基酸主要为Tyr、Pro、Trp、Phe和Leu;与降血压肽的N端氨基酸特征相比,其C端氨基酸特征对降血压活性影响更为重要.根据降血压肽的构效关系可以看出,在选择蛋白酶和蛋白原料制备降血压肽时,优先选择酶切位点为Tyr、Pro、Trp、Phe和Leu羧基端的蛋白酶以及富含Tyr、Val、Ala、Ile、Leu、Pro、Trp和Phe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
蛋清蛋白质活性肽经交联葡聚糖凝胶色谱纯化,通过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确证3种活性肽的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Arg-Val-Pro-Ser-Leu-Met,Thr-Pro-Ser-Pro-Arg和Asp-Leu-Gln-Gly-Lys。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相应肽序列,经制备液相色谱纯化纯度分别为98·73%、98·77%、96·68%。利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3种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Asp-Leu-Gln-Gly-Lys的活性较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抑制率为35%。   相似文献   

11.
苦荞中不仅蛋白质所占比例较大,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也含有其他谷物中没有的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本研究以优化超声辅助进行苦荞中荞麦蛋白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步提取工艺为目的。根据粉碎粒度、液料比、pH、时间、温度五个单因素试验,对粉碎粒度、pH、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苦荞中荞麦蛋白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同步提取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60目,液料比30∶1mL/g,pH 9.15,提取时间40min,超声温度67.2℃。在此条件下苦荞蛋白得率验证值为7.79%,苦荞黄酮得率验证值为1.14%。可通过该研究得出超声辅助苦荞中蛋白和黄酮的最佳同步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苦荞麦不同部位代谢轮廓及活性成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苦荞麦种子不同部位进行代谢轮廓分析,测定其不同部位的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甲酯及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苦荞籽粒中芦丁、槲皮素、香草酸、对香豆酸、山柰酚及绿原酸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苦荞麦胚部代谢物的种类及含量均高于其他部位,总体上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在麸皮中高于其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苦荞、白青稞、白藜麦、黄藜麦、红藜麦和黑藜麦等6种杂粮中所含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等进行成分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 6种杂粮在营养成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水分含量为8.68~12.22 g/100 g, 蛋白质含量为10.33~15.41 g/100 g, 脂肪含量为1.25~6.31 g/100 g, 粗纤维含量为1.33~6.64 g/100 g, 灰分含量为1.11~2.53 g/100 g, 碳水化合物含量为67.56~75.85 g/100 g。6种杂粮均富含钾、磷和镁, 白藜麦富含铁, 苦荞富含锌。6种杂粮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含量的75%以上, 除苦荞外, 其他5种杂粮中亚油酸的含量超过了总脂肪酸含量的一半以上。杂粮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尤其是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及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氨基酸评分结果表明, 6种杂粮中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氨基酸评分均较高, 且含量都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的推荐值。结论 苦荞、白青稞、白藜麦、黄藜麦、红藜麦和黑藜麦等6种杂粮营养丰富, 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苦荞蛋白作为苦荞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具有生物价高与氨基酸比例均衡等优点。但由于苦荞蛋白的组成中面筋蛋白含量较少且本身难以被吸收等方面的问题,其加工利用一直受到较大的限制。面团发酵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提升面团加工品质以及最终产品营养价值的微生物发酵技术,能够提高谷物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本文选用植物乳杆菌ST-III(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III)应用于苦荞面团发酵,通过比较苦荞发酵面团(Buckwheat Sourdough,简称BS)、小麦发酵面团(Wheat Sourdough,简称WS)和混合发酵面团(Wheat-Buckwheat Sourdough,简称WBS)发酵过程中变化发现:植物乳杆菌ST-III在BS发酵过程中菌落密度始终较大且显著高于WS和WBS中植物乳杆菌ST-III的菌落密度(p<0.05),发酵24 h后可达到13.62 logCFU/g酸面团,同时,BS的pH为6.58,接近植物乳杆菌ST-III的最适pH,总酸含量最高达到24.39 mL,其中,乳酸以及乙酸含量分别是WS 与WBS的1.61-1.75倍以及1.06-1.15倍。此外,通过对三种面团发酵过程中总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并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发现,植物乳杆菌ST-III在发酵过程中对三种酸面团中总蛋白及其各组分的降解作用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植物乳杆菌ST-III发酵对BS中苦荞蛋白的降解效果最为明显,且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呈上升趋势。综上可知,利用植物乳杆菌ST-III发酵苦荞酸面团不仅能够改善苦荞中面筋蛋白含量不足导致的加工品质较差的问题,而且提升了苦荞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杜程  崔晓东  王转花 《食品科学》2018,39(14):91-98
为获得苦荞麦中芦丁水解酶基因(Fagopyrum tartaricum rutin-hydrolyzing enzyme gene,FtRHE),以云荞1号苦荞种子为材料,制备获得天然芦丁水解酶(rutin-hydrolyzing enzyme,RHE),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天然RHE序列信息,结合转录组数据,筛选苦荞RHE基因FtRHE。结果显示,纯化的天然RHE,分子质量约为62?kDa,肽质量指纹图谱证明其为一种β-葡萄糖苷酶,质荷比为914.428?6的肽段FSISWSR为其特征肽段。在苦荞种子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FtRHE基因序列基础上,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了苦荞FtRHE基因。FtRHE开放阅读框由1?539?个碱基组成,编码512 个氨基酸,1~29位氨基酸为其信号肽。多重序列比对发现RHE与不同物种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氨基酸保守性不高,同源性普遍集中在54%~62%之间。构建Bacmid-FtRHE杆粒,转染昆虫细胞Sf9后,成功表达了具有较高活性的重组RHE。结果表明,获得的FtRHE即为苦荞中RHE基因。该研究为高含量芦丁及无苦涩味荞麦育种以及由芦丁生物转化生产槲皮素等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苦荞麦主要过敏蛋白N端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苦荞麦主要过敏蛋白全长基因并深入开展苦荞过敏蛋白的研究,本实验在先前获得的苦荞麦主要过敏蛋白C端(TBa)基因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引物,以开花20d左右的苦荞麦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并以此RNA为模板,通过RT-PCR和5’-RACE等方法,扩增,克隆获得苦荞麦主要过敏蛋白N端(命名为TBb)c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由1005bp组成,开放阅读框为960bp,可编码一个由3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功能蛋白。同源性分析显示,此核苷酸序列与甜荞麦过敏性贮藏蛋白及豆球类蛋白的同源性达到90%。由此核苷酸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甜荞麦13S贮藏蛋白有84%的同源性,与甜荞麦主要过敏蛋白有76%的同源性。苦荞麦主要过敏蛋白N端基因的获得为该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等研究建立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7.
Tartary buckwheat (Fagopyrum tataricum) sprouts are a popular healthy product around the worl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ight on growth, levels of anthocyanin,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 in tartary buckwheat sprouts. To investigate the metabolites and accumulation of anthocyanin in tartary buckwheat sprout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ere conducted. The levels of Cyanidin 3‐O‐glucoside and Cyanidin 3‐O‐rutinoside were higher under light/dark condition than that under dark condition. A total of fifty‐five metabolites, including nineteen amino acids, fifteen organic acids, eight sugars, four amines, two sugar alcohols, seven other kinds were detected in tartary buckwheat sprout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fully distinguish between light/dark and dark condition, and eleven compounds were defined as deferentially expressed metabolites using these methods. Our results may be helpful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nutritional buckwheat sprout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甜荞和苦荞籽粒部分营养组分及功能活性成分的差异。方法:以7种苦荞和6种甜荞籽粒为原料,分别测定其中基本组分水分和灰分;营养组分氨基酸、脂肪酸、淀粉、蛋白质以及功能组分黄酮、多酚和芦丁的含量。结果:甜荞中的水分含量要显著高于苦荞(p<0.05),而灰分含量则低于苦荞。甜荞和苦荞淀粉、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和分布丰富,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苦荞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分别是125.33 mg/g和107.24 mg/g,分别是甜荞的15.23倍和2.68倍。苦荞还含有丰富的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和山奈酚等功能活性物质。甜荞中的低聚糖含量,包括水苏糖和棉籽糖均显著高于苦荞(p<0.05)。结论:甜荞和苦荞的氨基酸、脂肪酸、淀粉等营养组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功能性组分黄酮、多酚和功能性低聚糖等含量方面,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荞麦属于一种常见的植物性过敏原。本实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苦荞种子总RNA 为模板,通过RTPCR和5'-RACE 等方法,扩增、克隆获得苦荞过敏蛋白全长cDNA 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编码一个由515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功能蛋白,并与甜荞过敏性贮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0% 以上。经原核表达及一步亲和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苦荞过敏蛋白(rTBt)。采用竞争性ELISA 对其免疫活性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与荞麦过敏病人血清中的IgE 抗体可以特异结合。  相似文献   

20.
肖杰  王曦  侯粲  牛兴和  董志忠  应剑 《食品科学》2019,40(21):343-349
目前,苦荞因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功效已日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种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以及黄酮类物质。以苦荞饮食替代日常饮食,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等。苦荞中的苦荞黄酮、苦荞蛋白等成分被认为与改善糖脂代谢相关,其主要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机制达到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并通过吸附胆酸盐、调控血脂代谢通路等机制达到改善脂代谢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苦荞调节糖脂代谢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并对未来苦荞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为肥胖、高血脂、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