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建筑业行业管理促进临沂建筑业快速发展山东省临沂市建筑业管理局临沂市建筑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4年改革基本建设与建设业管理体制以来,迅速崛起,并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地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产业。它扎根于沂蒙山区,积极开拓区外市场,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2.
谢文曦 《建材与装饰》2007,(7X):325-326
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归纳了建筑生产安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相关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产业突飞猛进,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成为一个突出的焦点,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正>从改革开放初期,建筑业就成为最早的改革行业之一,历经了30多年的改革,行业对国家经济贡献了许多。但是,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已经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这样的形势下,建筑业必须寻求转变,建筑产业现代化就是极好的一次机会,难得的一个历史机遇。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国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基于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王悦 《云南建材》2012,(15):160-16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业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建筑企业在经营规模、管理方式、技术水平等各方面都今非昔比。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建筑业已走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市场上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建筑》2008,(1):15-16
围绕"建筑强省"战略目标要求,浙江省建筑业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建筑业已经成为该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富民安民的基础性产业、科技进步的创新型产业、文明建设的窗口性行业.  相似文献   

6.
进行二次创业实现建筑业突破性发展薛安胜建筑业是桓台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首次创业,建筑业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警觉,并充分认识到,只有创业才能兴业。随着"九...  相似文献   

7.
<正>一、建筑装饰行业现状(一)发展机遇建筑装饰行业经过二十多年逐步兴起、快速成长和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建筑装饰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公布,2013年产业规模约为人民币2.63万亿元,是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投资领域,同时也是解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建筑装饰行业获得巨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各行业特别是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热门产业。现阶段,现有能源和建筑市场需求供需不平衡,对建筑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构成巨大挑战。节能和减少消费是当务之急,并得到广泛关注。如何在保证电气设备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节能降耗应用于建筑电气设计,降低能耗,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工程建设和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我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采取措施切实加快建筑业的改革发展,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建筑业已经成为解决就业和增加其收入的重要渠道;建筑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建筑业的人员流动大,技能和整体素质较弱,已经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制约建筑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建筑业跨越式的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建设建筑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管理者和决策者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总量、结构、薪酬及培训方面分析了四川省建筑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现状,最后提出培养高技能建设人才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正健 《安徽建筑》2012,19(5):195+135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强调建筑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应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筑装饰业是建筑业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和市场。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获得的巨大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针对我国目前能源需求和资源供给有很大矛盾等具体情况,我国全行业应坚持自主创新,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建筑业、房地产业形成了建设高峰,为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赢得了机遇,以多学科技术相融合的智能建筑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建筑的必配系统之一,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功能、品质和经济增长点,为人们提供了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由此,智能建筑很快地形成了一个新型产业。在此期间,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一直受到行业专家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的意义 中国的建筑产业发展到今天,建筑设计行业已经到达一个崭新的阶段。不论从设计的角度,抑或建设资金的投入,中国的建筑市场成为了世界的中心。目前国内的建筑业是以大量的重新建筑为主,标新立异的形状,新型材料、技术的运用成为设计的重心。在政府和开发商的大力推动下,十几、二十几年的建筑倒塌,在此基础上建起更高、更新的建筑。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6月,江西省政府首次召开了全省建筑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建筑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努力把建筑业打造为全省第二大支柱产业。两年后的今天,国内整体经济环境震荡徘徊,几乎所有行业都在挣扎,建筑房地产行业也大多都处在痛苦的转型中。而就是2014年这一年,陈胜德带着中阳建设团队大刀阔斧地改革,企业成功转型升级,实现华丽转型,成为中阳大获丰收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在日前闭幕的《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全国轻型钢结构应用推广研讨会》上.《建筑》杂志受到建设设部建筑业司、建设监理司副司长吴之乃的好评。吴司长说:《建筑》是一九五四年由朱德元帅题写刊名的,朱德说《建筑工程是万岁工程》。作为建设部的机关刊之一,《建筑》杂志真正做到了宣传行业政策、讴歌行业成就、探索行业理论、报道行业动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世界上已形成了第四产业.即智法估足产业.规利率定就是这l产业的生力军。*延统*丰足及时地交文新技术、新材料、新信反.支出国户外同仁的经验.给我国江筑业周折带来7没好的经济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8)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建筑业也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在发挥着其重要建设作用的同时,也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绿色建筑由理念逐渐应用到实践中来,逐渐发展并形成较完善的设计方法和评估体系。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趋势。因此,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绿色建筑经济的内涵为出发点,从笔者个人的角度,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关海鸥 《建筑安全》2005,20(6):41-42
施工企业担负着国家房屋、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建筑业也是伤亡事故总量较大的行业.在大产业部门中其伤亡事故死亡率排在前三位的危险行业。  相似文献   

18.
张家伦 《建筑》2009,(10):58-59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而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涂料作为建筑装饰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材料,以其经济性、美观性、安全性,成为建筑业增长最快的子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建筑业的发展为建筑涂料业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9.
陈华  董发根 《建筑》2023,(9):109-110
<正>改革开放45年来,经过长期的行业探索和市场实践,我国建筑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建设规模从小到大、发展水平从低到高的蜕变。特别是1998年《建筑法》颁布实施后,行业走上了规范发展的快速之路。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建筑业产业形态、组织模式、生产方式、监管模式等进入重要转型期。《意见》实行6年多来,在各级政府重视、部门推动和行业配套下,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的建筑工业化特征,已经融入到行业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结合现阶段国家政策导向和建筑企业发展状况.探讨建筑企业在资源约束环境下的发展问题,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开发绿色节能建筑,进行技术创新,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就建筑业企业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不仅通过作业与经营,生产建筑产品,满足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产生能耗甚至因作业、技术失当带来巨大能耗。因此,建筑业既是应持续发展行业,也是需要提升改进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