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使用控制被称为下一代的访问控制方法,其模型UCONABC的事务处理功能还有待完善.Sagas模型是专门针对长事务的一种高级事务模型.在对UCONABC模型中活动、状态和引用监视器的研究基础上,以Sagas模型为基础,提出了UCON模型的长事务模型--UCSagas模型.该模型弥补了Sagas模型的一些缺陷,解决了属性更新的不一致性和并发问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增强了UCON模型的长事务处理能力.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本体的网络管理知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本体理论研究了网管知识模型, 提出了网管知识模型的框架, 将其划分为基本模型和集成模型两个层次.基本模型包括信息模型、功能模型、网络模型等, 面向网管需求集成基本模型得到集成模型.研究了基于本体代数的知识模型集成和基于本体推理、查询的知识模型处理.设计了基于网管知识模型的网管系统原型, 原型系统实现了知识处理和信息处理的分离, 可定制所支持的网管业务, 并支持知识层综合网管.原型系统证明了网管知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静压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钻杆接头模型,SM模型和FSM模型,给出SM模型能量传递效率、连接套筒上弹簧力、最大弹簧力和最小弹簧力的解析解,该模型虽未涉及钻杆接头中的能量损失,但其解析解为包含能量损失的FSM模型的数值解提供了判定标准、SM模型与广泛使用的弹性接头模型和刚性接头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基本相符SM模型不仅包括了弹性接头模型,也包括了刚性接头模型,因此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功放非线性失真和记忆效应,减小模型的复杂度,结合记忆多项式模型(MP)、动态偏离降低模型和通用记忆多项式模型(GMP)的参数构成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记忆多项式模型的预失真设计.仿真实验表明,简化模型预失真性能优于MP模型和动态偏离降低模型,与GMP模型相当,简化模型有效减少了参数数量,在相同ADS仿真条件下,非线性阶数都为9、记忆深度都为4时,简化GMP模型参数数量比MP模型减少了9个,比动态偏离降低模型减少了49个,比GMP模型减少了11个.  相似文献   

5.
模型的组织与管理是决策支持系统(DSS)不同于一般高级管理软件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首先给出了DSS中关于模型的一些基本理论的描述,进而描述了模型的相关性及模型划分与综合理论。根据这些描述,给出了模型的外模式及模型的内模式——基本模型组内的环状组织,基本模型组间的网状组织及高级模型的关系组织。本文还研究了模型的管理及其规范。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购买行为随机模型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建立起来的一些扩展品牌选择模型和购买率模型,包括引入解释变量的负二项式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引入差异寻求变量的马尔可夫模型、引入动态消费者偏好和产品属性的品牌选择模型、周期性品牌选择模型、家庭品牌选择模型、引入解释变量的购买率模型、引入消费者差异的购买率模型、品牌选择与购买率的综合模型等,分析了这些模型各自的特点和它们的共性,指出了消费者购买行为随机模型研究的新动向,提出了其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几种不同的并行计算模型 :PPAM模型、BSP模型、SCCM模型 ,并分析了各种模型之间的应用模式和异同  相似文献   

8.
并行遗传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扼要概括和评价了并行遗传算法的四种并行模型:主从式模型、粗粒度模型、细粒度模型及混合模型,不仅给出了每种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而且也指出了每模型在应用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模型比较发现粗粒度模型以其较小的通信开销和对种群多样化,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最后介绍了目前并行遗传算法的主要评价模型,并指出了并行遗传算法的今后主要研究方向,将向理论化、模型化、异步化及混合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栅格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状态空间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和部署等基础性问题,提出了用多维系统理论中Givone-Roesser(GR)模型和Fomasini—Marchesini(FM)模型对栅格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建模。介绍了三维系统中GR模型和FM模型,并论述了在栅格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GR模型和FM模型的实现;重点讨论了系统的实时性实现的延时响应问题,同时利用GR模型和FM模型来实现实时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了强制访问控制的模型被称为多级安全模型。首先介绍了两种常用强制访问控制模型:Bell-LaPadula模型和Bibe模型。重点讨论了Bell-LaPadula模型,分析了该模型“下读上写”的安全访问策略,并针对其局限性,从数据库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扩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竖直U型埋地换热器两支管间热量回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竖直U型埋地换热器两支管间存在的热量回流(“热短路”)现象对换热器实际的传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这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和施工U型埋地换热器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利用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及设计软件,对竖直U型埋地换热器两支管间的热量回流现象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两支管间距和回灌材料的导热系数对热量回流的影响。提出了减小热量回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换热器传热特性的试验方法.按着传热的基本原理,应用最优化方法,得出可以同时准确的确定换热面两侧冷、热流体的对流换热规律.这种方法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了 Wilson 方法.它可以进行多个末知参数的计算,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文中依据理论分析和应用实例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数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到换热系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给出了用以计算长肋散热量的公式。可供电子设备热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民用住宅节能保温设计与东北地区严寒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良好的热环境要求,并符合国家节能设计规范,提高开发商投资效益,本文对住宅墙体中常见的热桥部位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局部保温的措施,结果表明:保温构造层的连续性,可防止在保温层断续处出现传热薄弱,该做法有利于节能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粮食的温度和含水率(湿度)是安全储粮的重要指标。不合理的储藏方式,会使粮食品质劣变速度加快,甚至会霉烂变质。因此,了解掌握不同粮食的各种物性参数,是保管好粮食的有利因素。本文是属于粮仓热湿性能专题研究的一部分,着重对各种粮食不同物性参数进行了系统测定,找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整理、绘制了图表和计算公式,介绍了测定方法,为粮食在保管过程中热湿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引进的聚酯纤维生产装置为实例,研究建立最佳的废热蒸汽回收系统,以低品位废热蒸汽和蒸汽冷凝水两相介质为热源,利用改型的汽—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和热能转换系统进行集中供冷、集中供热,实现废热资源化。从而解决了外方技术遗留下来的热力系统不完善、能级匹配不合理,致使大量废热蒸汽对空排放、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危及安全生产等十多年没有得到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7.
热管换热器因其优良的传热性能在余热回收中被广泛应用。以某电站58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VC++和MFC类库技术开发了超低温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程序。该软件具有可视化参数输入和输出界面,集成了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模型接口,通过对数平均温差法、离散方法与流动阻力校核等计算方法,实现了针对不同流体的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烟气侧长度与翅片高度存在最佳值,且翅片间距与翅片厚度对换热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目前业内的一些新型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结果,重点介绍了新型换热器的结构和传热效果的强化机理。结论如下:使用泡沫金属和热管虽然会抑制自然对流但会大幅度提高导热性能,对传热的强化效果显著;换热面积更大,四重管比三重管更具换热优势;螺旋管节距随温度梯度变化时具有更好的温度均匀性;弯折板式换热器性能优异且占地面积小;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工业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SRLX 01智能热量积算仪的热量计算原理、总体设计方案、硬件构成及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20.
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的圆柱面传热模型及简化计算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讨论了垂直埋管地源热泵地热换热器的传热模型,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法,给出了一维圆柱面模型的解析解。将该解析解与目前常用的线源模型解做了比较,指明当傅里叶数较大时,线热源的解趋向于圆柱孔的解,可以较好的模拟地下传热过程,而在傅里叶数较小时,线源模型解相比于圆柱模型解,有一定的时间延迟,误差较小;与常热流半无限大平壁解的比较,得到了小傅里叶数时该解析解的近似公式,该近似公式适用于工程应用,算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