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邻羧基苯乙酸和内消旋-1,2-双(4-吡啶)-1,2-乙二醇为有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Zn(II)配位聚合物{[Zn(hmph)(bped)0.5(H2O)](H2O)}n,并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6732(4),b=8.3888(3),c=13.3689(6),α=97.091(3)°,β=98.672(4)°,γ=111.061(4)°,V=779.02(6)3,Z=2,Dc=1.653 mg/m3,最终偏差因子R1=0.0359,wR2=0.0852[I"2#(I)],F(000)=398.0。该配合物为1D链结构,通过氢键堆积为最终的3D框架。  相似文献   

2.
以2-甲基苯甲酸、邻菲罗啉和Co(ClO4)2·6H2O为原料,常温下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得到了一个中心对称的双核钴的配合物[Co2(phen)4(C8H7O2)2](ClO4)2·2EtOH,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9.684(2)(A),b=13.077(3)(A),c=13.958(3)(A),α=111.11(3)°,β=94.54(3)°,γ=102.60(3)°,V=1 584.9(9)(A)3,Z=1,μ =0.682 mm-1,F(000) =722.0,Dc=1.467g·cm-3.配合物结构单元中,中心对称的双核钴[Co2(phen)4(C8H7O2)2]2+阳离子与两个结构无序的ClO4-以静电引力相作用,两个乙醇分子则通过O—H…O氢键与配位阳离子相连.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镉与吡啶-4-甲酸(HIA)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Cd(IA)2(H2O)4],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6.4400(5)nm,b=6.9489(6)nm,c=9.4051(8)nm,α=95.2600(10)°,β=104.580(2)°,γ=111.570(2)°,V=0.037079(5)nm3。配合物中Cd(Ⅱ)位于变形八面体环境中,与分属于两个吡啶-4-甲酸根的2个N原子以及来自于四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4.
用2-羧基吡啶和六水合氯化锌反应制备了一种新的三维氢键超分子配合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单晶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9.836(2),b=5.2256(10),c=14.611(3),Mr=381.64,β=90.01(3)°,V=751.0(3)3,Z=2,Dc=1.688Mg.m-3,F(000)=392,μ=1.680mm-1,R=0.0258,wR=0.0612。共收集2159个衍射数据,其中1273个为独立衍射点(Rint=0.0332),可观测点数1139个(I>2σ(I))。结果表明,在组成该超分子体系的基本结构单元[Zn(C6H4O2N)2.(H2O)4]中,Zn(Ⅱ)离子形成六配位的畸变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单元之间通过氢键OH…O相互连接,形成了无限延伸的具有网状结构的三维超分子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2,4-二硝基咪唑(2,4-DNI)钠盐的水溶液与硫酸铜的水溶液反应,制备出2,4-二硝基咪唑铜配合物;采用自然挥发法培养出了适于X光结构测定的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显示,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7.2560(10)×10-1 nm,b=7.762(2)×10-1 nm, c=16.685(3)×10-1 nm ,α=87.13(3)°,β=83.81(3)°, γ=62.25(3)°,V=826.8(3)×10-3 nm3,Z=2,Dc=1.871 g · cm-3,μ=1.411 mm-1,F(0 00)=470,最终偏离因子R为0.0388.根据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确定2,4-二硝基咪唑铜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C6H10CuN8O13;分子结构式为[Cu(DNI)2(H2O)2]·3H2O.  相似文献   

6.
黄蓓  辛凌云  杜巧云 《化学世界》2007,48(3):132-134,138
合成了一个钴配合物[(C6H6N2O)2Co.2H2O].2NO3。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其化学式为:C12H16CoN6O10,Mr=463.24;晶胞参数:a=0.69527(10)nm,b=1.12250(15)nm,c=1.20352(17)nm,β=97.740(2)°,V=0.9307(2)(nm)3,Z=2,Dc=1.653 mg/m3,F(000)=474,μ=0.989 mm-1,最终偏离因子R1=0.0301,wR2=0.0791。配合物基本单元中含有一个Co(Ⅱ)离子、两分子吡啶酰胺、两分子配位水和两分子硝酸根离子。Co2 离子为六配位的畸变的八面体构型。另外,配合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氢键,这些分子间氢键相互加强了相邻单元间的结合,使晶体呈现三维网络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锰(Ⅱ)配合物[Mn(L)_2(1,4-NDC)_2]·3H_2O(L=3-硝基-4-(-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基苯酚,1,4-H2NDC=1,4-萘二甲酸),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 2/c,晶胞参数a=19.357(4),b=10.810(2),c=25.753(5)?,β=96.01(3)°,V=5359.2(19)?~3,Z=4,C62H40MnN10O17,Mr=1251.98,Dc=1.552 g/cm~3,F(000)=2572,μ(Mo Ka)=0.366 mm-1,R=0.0566和w R=0.1540。配合物1中,锰(Ⅱ)离子与来自2个L配体分子上的4个N原子配和2个来自2个1,4-萘二甲酸上的O原子,形成6配位的八面体配位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型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Fe(m-pba)(m-Hpba)(H_2O)(Hazide)]·2Cl O_4,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及荧光性质对晶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8959(2)nm,b=2.0513(5)nm,c=1.7902(4)nm,α=90°,β=90.664(3)°,γ=90°,V=3.290(1)nm~3,Z=4,Dc=1.577g/cm~3,R1=0.0619,ωR2=0.1773,S=1.093。在该化合物中Fe1分别与来自两个配体3-N-(2’-吡啶亚胺)苯甲酸(Hmpba)上的4个N原子、叠氮酸根上的1个N原子和1个水分子上的O配位,形成畸变的配位八面体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9.
金陵  朱红林 《化学试剂》2013,35(1):13-16,58
应用溶液法合成标题配合物[Cu(bpy)(H2O)(mal)].H2O(bpy=2,2’-联吡啶,mal=丙二酸)。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其晶体学数据如下:三斜,P-1,a=7.132(1),b=10.404(2),c=10.694(2);α=105.85(3)°,β=104.53(3)°,γ=105.28(3)°,V=690.4(2)(3),Dc=1.721 g.cm-3,Z=2。在标题化合物中,中心Cu(Ⅱ)离子配位数为5,构成CuN2O3四方锥配位模式。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差热、磁性等表征。配合物的3D拓扑分析可简化含有(4,6)-双节点fsc拓扑网络,配合物在2~300 K区间遵循韦斯定理χm(T-0.27)=0.85cm3.K.mol-1,磁性测试结果表明Cu2+离子之间存在铁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双核铜配合物[Cu2(H2tea)2(dca)2]2·H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个铜的双核配合物[Cu2(H2tea)2(dca)2]2·H2O(dca-=二氰胺盐;H3tea=三乙醇胺),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空间群P21/c:a=2.102 9(6)nm,b=1.272 5(8)nm,c=1.888 4(8)nm;β=112.955 0(10)°,V=4.653 7(1)nm3,Mr=1 129.14,Dc=1.612 g/cm3,F(000)=2 328.0,R1=0.036 8(7 515),wR2=0.097 7(10 146),I>2σ(Ⅰ).晶胞中含有两个独立结构的双核铜[Cu2(H2tea)2(dca)2]分子和一个水分子.每个双核铜的两个Cu2+离子都是通过来自不同H2tea-中的两个已脱质子的羟乙基氧(μ2-O)桥连而成.其中一个独立结构的双核铜中,两个Cu2+均与配位原子形成六配位的拉长八面体.另一个独立结构的双核铜中,1个Cu2+与配位原子形成六配位的拉长八面体,而另1个Cu2+与配位原子形成五配位的四角锥.  相似文献   

11.
范广  杨祖培 《化学世界》2011,52(10):577-579
以3-氨基吡嗪-2-羧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锌的单核配合物Zn(3-apac)2(H2O)21(3-apac:3-氨基吡嗪-2-羧酸),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0.79137nm,b=1.26517nm,c=1.3631nm,α=...  相似文献   

12.
徐万元 《化工时刊》2009,23(4):19-21
以2-甲基-5-羧基吡嗪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镍的单核配合物Ni(2-mpae)2(H2O)2(1)(2-mpae:2-甲基-5-羧基吡嗪),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1):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51403(7)nm,b=0.636.91(8)nm,c=1.2315(2)nm,α=10.3610(1)nm,β=9.1081(2)nm,γ=10.8286(2)nm,V=0.37020(8)nm^3,Z=1,S=1.010,最终残差因子(I〉2σ(I))R1=0.0409,wR2=0.1056,对于全部数据R1=0.0435,wR2=0.1078。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用氯化钻与异烟酸反应得到了分子式为[Co(C6H4O2N)2(H2O)4]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其结构。该配合物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63736(19)nm,b=0.6921(2)nm,c=0.9282(3)nm,α=96.051(3)°,β=104.703(3)°,γ=0.113084(3)°,V=0.35454(18)nm^3,Z=1,Dc=1.757g/cm^2,Mr=375.20,F(000)=193,μ(MoKa)=1.257mm^-1,R1=0.0834,wR2=0.2302[I〉2σ(I)],晶体由具有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结构的两性离子通过氢键和面.面π-π堆积构成。  相似文献   

14.
2-羟基吡啶(HL)、Tb(ClO_4)_3·6H_2O和Co(CH_3COO)_2·4H_2O在乙腈中反应,制备了[Co(HL)_4(H2O)_2](ClO_4)_2,并且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Co(HL)_4(H_2O)_2](ClO_4)_2的晶体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0.9313(3)nmb=1.1586(1)nm,c=1.2984(2)nm,β=97.24(2)°。[Co(HL)_4(H_2O)_2] ̄(2+)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2-羟基吡啶的氧原子同钴配位。  相似文献   

15.
刘增路  陈宁 《化学试剂》1996,18(5):294-295
NBS与Cp2Ti(OC6H5)2反应得到溴代二苯氧基二茂钛。水解溴化产物主要得到对溴苯酚,具有较好的应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使用 RD- 型量热计 -微机数据处理系统测量了 2 98.15 K下 L i Cl在不同组成 C2 H5 OH - H2 O、(CH3) 2 CHOH- H2 O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热。利用 Debye- Hückel第二极限公式计算了一定醇摩尔分率下的标准溶解热 ΔH∞s 。用 Pitzer(1980 )模型进行了关联。用 Desnoyers提出的公式计算盐在水 -醇中的焓离子对相互作用参数 h1 2  相似文献   

17.
C_6H_(14)-CH_2Cl_2溶剂中异丁烯聚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IB在C6 H1 4 -CH2 Cl2 溶剂中的聚合规律。重点讨论了IB浓度、BF3 用量、BF3 加入方式、溶剂配比、聚合温度、水和甲醇浓度对IB在C6 H1 4 -CH2 Cl2 溶剂中聚合的影响。为BF3 催化体系用于分子量 5 0 0 0 0~ 70 0 0 0PIB工业生产提供了较佳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氨解H_2[TiO(C_2O_4)_2]制备纳米氮化钛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氨解H2[TiO(C2O4)2]前驱体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纳米TiN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氨解温度和时间对氮化钛形成的影响以及形成机理.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氮化钛粉体的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1 050 ℃氮解H2[TiO(C2O4)2]2h所得纳米TiN粉体呈颗粒状,平均粒径约70nm,粒径大小较均匀.750 ℃ H2[TiO(C2O4)2]氨解时形成TiO2和TiO,随氨解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最后形成立方相TiN.提高氨解温度有利于前驱体的氨解,并可缩短TiN的形威时间.  相似文献   

19.
《化学工程》2016,(10):5-8
在光化学反应器中对三乙烯四胺合钴(Ⅲ)离子的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溶液初始p H值、反应时间以及加入不同的Cu~(2+)量和I-量对还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化学对三乙烯四胺合钴(Ⅲ)离子的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0℃;最佳p H值为2.05;最适宜的反应时间为40 min;加入Cu~(2+),I-对三乙烯四胺合钴(Ⅲ)还原反应均有促进作用,其转化率分别随着加入Cu~(2+),I-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毛桃嫣  郑成  林璟  陈晓玲 《精细化工》2013,(12):1370-1373,1393
利用无溶剂加热方法,以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为原料,合成了(Me3SiO)2Si(Me)(OC2H4)NMe2。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法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MDHM和DMEA的摩尔比为1.5∶1,反应时间为25min,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用量(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百分数,下同)为0.000 8%,在该条件下,最高收率为75.6%。利用减压蒸馏分离提纯和气相色谱技术确定提纯后产物纯度,并且经过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