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凹模内腔等离子体离子注入数值仿真-(I)脉冲宽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模具表面改性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采用二维Particle-in-cell/Monte Carlo Collision模型对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处理凹模型腔内表面的鞘层动力学及均匀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压脉宽对鞘层中电势分布、离子的运动状态以及型腔内表面离子注入剂量、能量和角度的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压脉宽的增加,凹模型腔内表面的注入剂量不均匀性增加,同时注入到内表面的高能离子数目也增加.脉冲宽度变化对注入角度影响不大,离子以接近垂直的入射角度注入到型腔底部,而在侧壁上离子注入角度接近45°.当脉冲宽度较大时,发现少部分注入到侧壁上的离子以一定角度从下往上注入到样品表面,这是由于碰撞效应造成的.从能量和剂量的角度,存在一个合适的脉冲宽度,过大的脉宽会引起剂量不均匀性增加,同时离子注入能量也会下降.  相似文献   

2.
模具表面改性对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生产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二维Particle-in-cell/Monte Carlo colli-sion模型对不同气压下等离子体离子注入处理凹模型腔内表面的鞘层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了气压变化对电势分布、离子运动状态及凹模型腔内表面离子注入剂量、能量和角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气压的上升,凹模周围的鞘层厚度变薄;随气压上升,凹模型腔底部和顶部端面离子注入剂量和平均注入能量下降,在型腔侧壁上,离子注入剂量和平均注入能量先上升后下降。注入到型腔侧壁和凹模顶部端面上的离子平均注入角度随气压上升而趋向于垂直入射,型腔底部平均注入角度随气压上升略有增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一定的碰撞(变化气压)来改善剂量和能量的均匀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III)对零部件内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引起了各国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 ,提出的偏转电场法是进行内表面注入处理的有效方法 ,可以极大提高内表面注入的注入剂量和注入能量 .研究了采用偏转电场法注入时注入电压脉冲宽度对注入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长注入脉宽可以提高内表面注入能量 ,但对注入剂量影响不大 ;脉冲宽度对注入峰值深度和注入剂量的分布有很大影响 ,长注入脉宽使注入峰值深度和注入剂量的最大值向筒内部移动 ;采用适当的不同宽度脉冲进行注入 ,可以改善注入均匀性 .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Particle-in-cell模型对采用电感等离子体离子注入处理管内表面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考察了电感线宽对管内电势分布、鞘层重叠、离子平均注入能量、剂量和角度等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感线宽的增加,电感线圈对等离子体鞘层扩展的钳制作用增强,管内的鞘层重叠系数下降,电感内的离子消耗速度下降。在鞘层内电场力的作用下,离子会发生聚集,离子聚集点的位置随着电感线宽的增加向外移动。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增加电感线宽可以进一步提高管内表面的离子平均注入能量。离子注入以接近垂直的角度注入到管内表面,虽然电感线圈会产生阴影效应,但管内表面的阴影可以通过管与电感线圈的相对运动来消除。  相似文献   

5.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FRP)面临制造厚度为10mm以上的零件的技术挑战。这是因为零件体积与表面积比的增大以及纤维与树脂的较低的热导率,使得树脂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随着零件的厚度增加,树脂温度会因为反应热的增加而超过其降解温度。因而,本文着眼于厚壁复合材料零件的高宽比效应对单组分树脂系统RTM6在制造商推荐的固化周期(MRCC)下的最大成型厚度及其固化模式的影响。RTM6是特别为航空业树脂传递塑模(RTM)工艺开发的树脂系统。首先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参数拟合确定RTM6的固化动力学参数,然后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模拟分析零件最大成型厚度和固化前沿的扩展过程并与文献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高宽比对厚壁复合材料零件的最大成型厚度和固化前沿扩展模式均有显著影响。零件最大成型厚度与文献结果的吻合度误差范围为1~7%。相同零件厚度下,随着高宽比的增加,会产生胶凝顺序由外至内和由内至外两种截然相反的固化前沿扩展模式。通过用户自定义固化周期(UDCC),可以实现将固化前沿扩展模式由外至内优化为由内至外。综上所述,纤维增强厚壁复合材料零件设计制造过程中,零件的高宽比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才研制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的离子注入新技术——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P ) ,待处理的材料直接浸泡在等离子体中进行处理。该技术保留了常规束线离子注入(CB )技术的主要特点 ,还具有需多独特的特点。将系统介绍该技术在现代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各方面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脉冲充气时气体分子在托卡马克装置的环形真空室内的瞬态空间过程。所采用的模型为:分子流;真空室为无限长圆柱形容器;入射气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皆为δ函数,速度为声速;分子在壁上的散射遵从余弦定律的弹性散射;分子在每次与壁碰撞时以一定的粘附几率λ被吸附。对于λ=0和0.4,不考虑分子速度分布,以及λ=0.4,考虑分子速度分布的情形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 CT-6托卡马克装置提出一个充气方案。  相似文献   

8.
赵青 《真空》2000,(1):40-43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才研制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的离子注入新技术-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待处理的材料直接浸泡在等离子体中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切变模压电振子的脉冲响应电压,该电压包括一个按指数衰减的脉冲电压和一个衰减振荡电压,前者是由振子的夹持电容和电路中的电阻产生的,后者是由振子的压电效应产生的。当外加激励的脉宽和电路电阻为适应值时,压电振子的响应电压中振荡幅度只与它的机电耦合系数 k_(15)有关,从而提出了一个测试压电振子的切变模机电耦合系数 k_(15)的新方法,该方法所需的设备简单、测试迅速、结果准确,用本方法与泛音比方法对一些样品进行测试,结果很接近。  相似文献   

10.
利用~1H—~1H COSY,HMQC等2D NMR技术对一种新的配体N—(对硝基苯基)—N’—(甲氧基羰基)硫脲(H_2pmt(Ⅰ)进行~1H、~(13)C NMR谱数据分析与归属;对于它与Cu~+离子配位的化合物Cu(H_2pmt)_2Cl(2)也作了~1H、~(13)C NMR的测定,归属了它们的所有谱线,对于它们的化学位移与配位行为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合作的系列专著 《中欧—密歇根创新管理译丛》(共 9本著作 ),最近已由上海交通大 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该出版社继《中欧管理新著译丛》之后又推出的 新巨著。而且两套译丛一脉相承 ,同样具有观点新、内容新 ,探讨的 都是当前最前沿、最热门话题的特点。对于广大MBA师生和企业管 理人员、决策者来说 ,这些著作都是难得的好书。 在前不久英国出版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全球MBA就业指 南》中公布了 2 0 0 1年全球最佳商学院名单。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在美 国 2 0所最佳商…  相似文献   

12.
首次提出了一个对某些化工过程可将五个工序合而为一的液膜工艺,对合并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六个可行性的试验,对从中选出的一个在合并难度上具有代表性的仲钨酸铵结晶的生产所作全面性的试验,技术上和经济上结果都十分成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此工艺日产100公斤APT的技术方案和经济预测。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是用于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种较新的、廉价的、非视线的技术.靶体被浸没在等离子体中,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在靶体负脉冲偏压的作用下注入靶体而实现材料的表面改性.为了描述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过程,我们引用了一维粒子模型(PIC)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该模型通过求解空间电势的Poisson方程,电子的Bolzmann分布以及离子在网格中受力运动的Newton运动方程来完成.本文重点研究了一个初始离子阵鞘层内电势、离子浓度、离子注入靶体的速度和动能以及离子流密度的时空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对弹丸冲击复合材料多层板靶的变形-损伤过程给出了必要的基本方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将靶板处理为具有材料各向异性和结构非均匀性;冲击引起的微损伤是各向异性的,造成材料的非线性;冲击造成的局部大变形,构成几何非线性.宏观损伤(包括层内基体开裂、纤维断裂和层间分层)在有限元分析中用节点分裂法处理.钢质弹丸假设是线弹性的,不考虑它在冲击过程中的损伤.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中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复合材料层合板受弹丸冲击时的损伤、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丙烯腈超滤膜进行了气相接枝改性,研究了不同等离子体处理功率、时间、不同单体温度、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和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膜的表面结构组成及变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表面形态;考察了等离子体改性膜对蔗糖/水体系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对聚丙烯腈膜表面接枝丙烯酸单体,可使聚丙烯腈膜从超滤膜向纳滤级膜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等离子体流体理论模型,研究了双频容性耦合放电中高频源频率对大气压氩气与氧气混合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的各类粒子密度与各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通过模拟不同高频源频率的放电,得到了放电空间中各类粒子的密度、电子温度、电场等参数的一维时空分布,进一步了解了双频放电中高频源频率对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固定时,随高频源频率的升高,电子密度逐渐增大;电子温度、电场与电势有下降的趋势;各类氩离子密度与氩原子的亚稳态密度随高频源频率的升高而增大;随高频源频率的升高,各类氧离子密度增大,氧原子密度先减小后增大,氧分子的亚稳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电子压力加热、电子欧姆加热、电子加热和能量损失受高频源频率的影响均逐步升高。此外,有效电流密度与有效功率密度随高频源频率的升高大体增加。  相似文献   

17.
根据管内装药传爆试验结果,探讨了管道熄爆效应和管道聚能效应的物理实质,为深孔装药的安全、可靠传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板与体模间隙效应(Groedel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X线与被照体相互产生散射线,散射线因其特性会损害照片影像质量,增加被检者皮肤X线人射剂量,破坏生物细胞。对散射线必须进行制改。方法:在计算机X线摄影中增加体模与成像板的间隔,利用石蜡球,选择标定的曝光条件,测试出最佳的间距。结果:通过激试、研究、分析,证实间隔在20-30cm时,达到在高于伏摄影下,不使用法线栅,控制散射线量,验证了照片质量。结论: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板与体模间隔效应(Groedel法)对降低散射线、提高空间分辨力,减少照射剂量。在影像医学检查中意义大,且实用。  相似文献   

19.
对非晶合金Fe52Co34Hf7B6Cu1试样进行了中频磁脉冲处理,处理过程中,磁脉冲场强、作用时间保持恒定为1.99×104A/m、10min,脉冲频率分别为500,1 000,1 500和2 000 Hz;用穆斯堡尔谱(M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技术观察了该非晶合金磁脉冲处理后的微结构变化,并以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试样在磁脉冲处理后的软磁性能。结果表明,对应1 500 Hz、1.99×104A/m、10 min的中频磁脉冲处理,相对优化了合金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BL90—6Pl5制冰楼(Ⅰ型)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构造和安装调整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对操作和使用也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