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亢智毅  黄琪 《四川建筑》2002,22(1):11-14
晋中民居是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合院形制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形态。文章从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角度出发,对晋中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太原纯阳宫九宫八卦院集道家文化布局与山西地域建筑形式于一体,建筑组合既有宫观属性,又含地域窑房特色。为探究晋中宫观窑上建房地域性多维表达;文章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测绘建模的方法;将八卦院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中“洞、亭、楼、阁”建筑组合拆解为例,分析其院落现状、地域建筑类型、地域建造技术及地域构件工艺等,探析八卦院建筑形制、结构、装饰在山西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应用,对比同时期同地域的建筑营造方式及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构件工艺,挖掘地域性建筑的结构技术共性及装饰工艺特性;印证地域社会价值,为纯阳宫八卦院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提出依据,为研究晋中宫观窑房形制提供地域风格实例。  相似文献   

3.
赵迎 《室内设计》2004,(4):40-47
位于山西晋中盆地灵石县静升村的王家大院建筑群落.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制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向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名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晋商文化与晋商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晋商文化的渊源、形成和发展论及晋商民俗文化建筑及晋中古城。指出研究历史文化对今日的发展无论是在金融商业还是建筑文化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的文章从晋商文化的渊源、形成和发展论及晋商民俗文化建筑及晋中古城。指出研究历史文化对今日的发展无论是在金融商业还是建筑文化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精选代表性建筑阐述外国经典建筑形式与当代建筑设计的传承改进关系,外国经典建筑在外貌形制及功能内容中表现出的艺术处理手法,已经演变为一种形制法则和建筑设计思想深远影响着当代建筑。通过对经典建筑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探寻对当代建筑教育文化的促进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须颖 《华中建筑》2004,22(B07):A0069-A0071
晋中民居是中国民居的一大系,分布广泛,保存完整,在从传统建筑文化向现代化过渡的过程中具有非凡的适应性。本文从它的素材性、色彩性和居民的心理需求几个方面,研究了中国艺术中的非能见传统对晋中建筑形态及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挖掘晋中建筑在全球化语境中保持地域性特色,更新并发展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筑的发展和演变与文化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建筑作为文化映射的物质形制经过文化的演变和时间的推进愈加具有地域特色和符号化;家祠建筑作为特定功能的建筑形式除了具有功能技术、功能组织、环境意识、群体需求等功能,而且对历史、经济、文化、宗教、地域环境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同程度的建筑表征呈现。文章通过对贵州三门塘刘家祠的建筑形制、内部结构、社会习俗等进行简要分析,解析地域建筑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江西景德镇地区的特定地理区域环境下,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蕴含了景德镇传统制瓷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当地民居的发展与演变方面入手,对景德镇地区明代民居建筑形制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在地域文化对于当地民居建筑形制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铁梅 《门窗》2012,(9):86+88
晋商的出现有着其特定的历史因素和地理原由,同时伴随着特有的文化背景。晋商的经济活动与建筑文化联系紧密,对叶落归根的追求,使在外经营的沧桑都化作了故里那些恢宏建筑的温暖。本文通过对晋商经济的分析,努力寻求晋中南众多大院豪宅的文化信息,将建筑的文化脉络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祭祀空间是传统村落形成场所感的基础,而传统村落又是祭祀空间的载体。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晋中传统村落祭祀空间在地理位置上是村落和民居院落的核心,代表着村落建筑在工艺和形制上的至高级水平。同时它也是村落人文景观环境特质的象征,主导着传统村落的文化和精神,可谓聚落社会(宗族)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不起眼的附属建筑往往被人忽视,但其中却大有文章。本文从楠溪江流域古村落院门、院墙出发,认为院门是一户人家脸面的反映,院门风格各异,充分说明了门脸作为建筑的脸面在建筑群体当中的重要地位,它标示着院落主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经济实力,是院落主人社会阶层的重要体现;院门的领域感是通过院门对空间的分割形成的,院门造成门内门外的空间转换和心理转换;院墙是院落的界限,是院落归属感的具体界定;低矮的院墙围合成了一个自由的、独立的天地;低矮的院墙,体现出院落主人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心理特征,介于藏与不藏之间,是院落主人人生哲学思想的反映。并不起眼的院落附属建筑,体现出楠溪江流域古村落建筑的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宋代以后,华南沿海一直是中国"海洋史"的主要舞台[1],海洋文化博大精深。本文从海洋文化中的海洋贸易、海洋防护和移民问题出发,探寻问题背后带来的文化交流,具体探究这些文化在建筑上的主要体现方式。文章以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萧厝村泉成为例,将其与东南亚建筑在建筑形制上进行对比,探究海洋文化对泉州市传统民居建筑形制所带来的影响,为闽南传统民居的发展研究提供浅见。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中国佛寺的文化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青  郑洁平 《山西建筑》2007,33(18):7-8
指出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语汇,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制,从佛寺的由来,儒家和道教思想对佛教的影响、世俗观念的融入以及佛塔的演变几个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佛寺的文化进行了阐述,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佛寺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生态学功能耦合理论,对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区生活环境与行为模式、街巷空间与社交行为、院落建筑环境与生活行为进行了耦合作用分析,从而揭示了街区空间环境与行为模式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6.
潘磊 《福建建设科技》2013,(1):42-45,63
传统民居是一个城市的特殊文化载体,记录着历史演变的轨迹,有力地证明着民居所在地发展的连续性,因此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施氏大厝是施琅驻防同安时期住宅建筑群的一部份,建于清顺治年间,建筑形制保留比较完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通过对同安施氏大厝的整体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促进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7.
天主教堂作为近代以来西方建筑形式传入中国大陆的重要载体,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河北地区天主教自明末传入至解放前,教堂建筑多以西方形制为蓝本,并发展出了多样化的风格。该文尝试从建筑学的角度,对河北地区现存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的保存现状、艺术风格及建筑特征进行归纳梳理,总结近代以来天主教堂在河北地区的发展演变,以及呈现出的地域化和中西合璧的特征,进一步了解西方宗教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河北地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潘洌 《重庆建筑》2005,(5):53-55
本文通过了解中国古塔在世界艺术、文化、历史、宗教、建筑史上的渊源,对中国各类古塔的来源、形制和基本构造进行了探究。对中国古塔常见的7种形制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列举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古塔实例。目的是为了各种建筑设计提供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大连文化街一带历史建筑的历史资料分析与现状调查,深入了解了文化街老建筑的分布、形制、使用现状和保护状况。对其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梳理,阐述大连文化街老建筑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保护意义。并总结性地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与措施,为此项目进一步保护、修复与适应性再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的现状,从建筑院门、墙面、窗、檐口、转角等方面,探讨了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细部特点,并研究了其在建筑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