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林 《宝钢技术》2021,(5):57-63
传统的氢致开裂(HIC)试样评价方法参考标准NACE TM0284,将试样进行4等分,金相检查3个截面上的裂纹,计算出CLR、CTR、CSR等3个裂纹率.在HIC评价中引入了全自动浸入式超声探伤技术,对试样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对裂纹进行了定位分析.同时,分析了全自动超声探伤的优缺点,并讨论了与传统评价方法的区别.试验材料包含了管材和板材,对氢致开裂敏感与不敏感的材料,亦比对了部分材料在不同溶液中的氢致开裂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2.
裴兵 《甘肃冶金》2006,28(4):68-70
本文在总结我市近年小型人饮供水工程的基础上,就目前市场上几种常用的新型塑料给水管材的性质、生产标准、生产工艺、应用范围等进行分析介绍,为同类工程的管材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管材内螺纹成型有限元分析及换热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恩林  姜伟  于凤芹  伍友新  胡国清 《钢铁》2002,37(11):22-25
采用滚压成型的方法生产内螺纹管材,该方法不仅适于生产大直径管材,也可连续生产小直径盘管,并且生产效率高、内螺纹形状理想;用有限元方法对管材成型过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理想的辊型参数。同时对滚压成型生产出的内螺纹管材的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各种参数对管材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YS/T 650-2007《医用气体和真空用无缝铜管》于2019年度进行修订,牵头起草单位是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新版标准的修订难点是如何确定标准的修订原则、管材壁厚、管材种类及管材清洗方法等四项内容,通过对以上四个难点的解决,新版标准于2019年底完成修订并报批,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版标准的修订不但可以规范我国医疗用铜管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对我国铜管的市场推广起到重要作用,还可加快促进我国铜管替代进口产品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钛及钛合金管材真空退火表面氧化严重、性能不稳定现象,从热处理炉真空度、管材除油酸洗质量、退火炉清洁度、退火装炉方式对管材退火表面质量、性能及组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火炉真空度高于1x10~Pa、退火前管材干净干燥及退火炉干净清洁可以改善管材的退火质量;一选用料架中间位置加层隔档的方式装炉,可使管材各区域受热均匀,获得均匀的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在GH131合金管强力旋压工艺方面所作的试验工作以及该合金管试制和生产的初步经验。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要采用机械钻孔 强力旋压工艺路线生产GH131合金管,强力旋压工艺参数是怎样确定的,强力旋压管材有哪些典型缺陷和对该工艺路线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控制6063管材截面晶粒尺寸,来满足某高端汽车客户标准中100μm的晶粒尺寸要求;从铸棒的均质制度、模具设计方式、挤压工艺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控制,通过高倍显微镜、电导率和布氏硬度等检测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铸棒采用高温短时的均质制度,模具减少前室的设计方法,挤压工艺使用低温快速的挤压方式,成功生产出符合高端汽车...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与测定,探索出适应承钢资源特点,生产流体管材的热处理工艺制度,解决了流体管标准中规定的抗拉强度范围窄,生产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天津某公司生产的航空用不锈钢管因存在内壁缺陷导致合格率低的问题开展了研究,对其内壁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生缺陷的原因主要包括管坯原始遗留缺陷、管材轧制加工过程缺陷、管材去油残留在固溶处理时形成烧结物三个方面。通过采用控制原料管坯质量、优化轧制工装件和润滑方式、改进管坯去油方式等措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了管材内壁缺陷的产生,管材超声探伤合格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玉春  陈庆  牟春  孙松 《铝加工》2022,(1):23-26
结合2219铝合金特性和三角形异型管材的结构特点,采用穿孔挤压针的方式挤压出无缝异型管.针对该材料的生产难点,从模具设计、挤压工装、挤压工艺、热处理工艺、拉伸工艺等方面对三角形异型管材的生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成功生产出2219铝合金三角形异型管材.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管业目前已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转折点和平衡点,从学术界涌现的观点或者思路来看,存在歧见:无缝管和焊管之间的发展关联问题,以及焊管中螺旋焊管和直缝焊管的发展方向问题,在这种大前提下,就细分为:发展什么品种、规格的问题,以及发展什么机型、流程以及流程优化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2.
含V、N无缝钢管表面外折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鞍钢生产的部分批号V、N微合金强化无缝钢管及生产该钢管的原料连铸坯和连轧管坯的表面缺陷进行研究,分析了含V、N钢管表面外折缺陷的成因,提出了改善钢管表面质量的方法。采用改进后工艺生产的无缝管,其表面外折废品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从电站四大管道选材情况入手,提出了四大管道对大口径无缝钢管的要求,并总结了电站四大管道选用的钢种规格及数量。探讨了实现四大管道国产化需做的工作。最后介绍了扬州诚德铜管有限公司在P92等新材料开发以及在电站锅炉用管、四大管道及核电用管国产化工作中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无缝钢管中非金属夹杂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峰位于4869 eV位置,对应于元素锡的四价氧化态。锡泥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SnO2。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能源浪费、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模糊神经网络来优化控制无缝钢管生产中的工艺参数。模糊神经网络程序运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提高生产中参数的精度控制,降低无谓的操作失误。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可在无缝钢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蒸汽管道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把好管材的检验关、试验关,重视蒸汽管道阀门和管件的选型,保证管道防腐、保温合格,蒸汽管道设计应有坡度,接口焊接应符合标准,安装转变部分应采用热煨弯头,合理设置管道的支、吊、托架等,以杜绝蒸汽管道工程的通病。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气输送中对抗硫管线管抗HIC性能要求和调质态无缝管线管的生产特点,着重对调质态无缝管线管组织控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试验验证了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等对无缝管线管调质态组织的影响,并结合不同组织状态对其抗HIC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调质态抗硫无缝管线管最合适的组织控制状态。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并搭配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控制获得均匀细小的回火B+F组织,从而有效提高无缝管线管抗HIC性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力学原理,提出了燃气引入管应力计算的方法,对以往常用的地下引入管进行了应力计算。结果表明,引入管所受应力主要集中在铸铁弯头处,随着建筑物的沉降,其数值可能接近材料的许用应力,存在安全隐患。进而介绍了几种新型燃气引入管,能够释放部分应力,使其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9.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eel pipe rolled with continuously casting round billet after determin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stee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reduction ratio should be higher than 5.2 when the line pipes of grade B, grade 20 and other general seamless pipe were rolled with continuously casting round billet. And the total reduction ratio should be higher than 10.2 and the grain size should be controlled more than grade 7 for casing of oil countryside tubular goods (OCTG).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work concerns an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boron addition in spheroidal graphite iron (SG iron) melt o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final properties of DI pipes. To elicit the effect of boron addition on the final properties of DI pipe, initially laboratory scale trials were conducted. The exercise includes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 pipes with different level of boron add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B in the melt does not have any perceptible deleterious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DI pipes in general, until the limit goes beyond 200?ppm. Later on, pilot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a plant facility. This trial comprises addition of boron at different levels in SG iron melts and studying effect on the overall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DI pipe production and corresponding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nal product (i.e. DI pipes). The result of the plant-level trial is found in agreement with the laboratory scale trial, confirming the fact that presence of boron up to 200?ppm level in SG iron melt used for DI pipe manufacturing does not induce any deleterious effect o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s well as product properties. Also, it reveals that the boron-added (up to 200?ppm) DI pipes show better machinability with a favourable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ductility and hardness compared to the boron-free DI pi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