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液沸石化常见于许多中、基性火山活动地区。在现代热液矿床中,沸石往往占到新生矿物体积的50%。沸石形成在没有明显金属矿化的热液作用的低温阶段,多半是最后阶段。因此,罗果娃关于浊沸石化作为一种新的近矿蚀变类型和铀呈矿现象的普查标志的报道是很有意义的。根据她的资料,浊沸石化晕发育在中生代的花岗岩类和其上覆的沉积岩(细砾岩和砂岩)中。按照浊沸石的发育程度,晕圈具有带状结构。铀矿化主要是铀的硅酸盐,产于强烈沸石化并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铀裂变径迹法研究了铀在火山岩中的分布。样品取自Puys山脉(法国中央高原)和Vico,Vulsini及Cimino山脉(意大利中部Latium地区)。无论分异作用的程度和熔岩中铀含量如何,铀都富集在玻璃质和基质中,这表明铀在岩浆中是相当稳定的。基质的结晶度及结构对铀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与岩浆期不同的铀-矿物共生组合以及基质中铀的分布发生变化情况,可以明显地看出岩浆晚期阶段,甚至岩浆期后铀迁移及重新分配的现象。基质和矿物相之间的铀分布情况表明,铀-硅酸盐和(或)铀-磷酸盐等络合物可以将铀稳定在岩浆中,相对地富集在火山岩那些最常见的副矿物中。  相似文献   

3.
钠-铀建造矿床赋存于钠长岩中。它与复杂结构的区域断裂构造带中的花岗岩类和片麻岩的碱交代作用有关。碱交代作用见于各类碱性交代岩的形成过程中。根据交代作用的强弱可将这些岩石分为:钠长岩、似正长岩的去硅岩石和弱碱性岩。铀矿化主要产于钠长岩中,即花岗岩类和片麻岩经彻底交代的产物中。而且它基本上是成分复杂的铀钛酸盐。确定钛在铀矿形成过程中的性状,有助于这类建造的矿床形成条件的研究。建筑在高电势、电子亲合势、负电性及其它资料基础上的,关于化学元素的共生的理论概念,可使人们把  相似文献   

4.
对U-10Zr合金在475、500℃下U、Zr在液态Cd中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用JCXA-733电子显微分析仪测定了金属Cd中U、Zr的浓度,采用元素特征X射线面扫描法分析了U、Zr在金属Cd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U、Zr在金属Cd中分布是均匀的;溶解了U-10Zr合金的金属Cd中存在少量微小的颗粒(析出物),此类析出物中含有金属Cd原料中已存在的杂质元素K。  相似文献   

5.
与钠交代作用有关的铀矿床形成于花岗岩类和片麻岩构成的结晶地质内沿区域断裂构造带发育的钠长岩中。在前寒武系近地表的岩石中,钠交代和铀矿化都取决于超变质期后溶液的进入情况(此溶液含有碱性元素和铀)。多次发生的断裂构造复活导致钠长岩的形成,其中部分含有铀。  相似文献   

6.
花岗岩中铀的配分以及蚀变过程中铀的再分配研究,对探讨铀的来源及铀矿成因占有重要位置。本工作采用诱发裂变径迹相对比较法测定岩石和矿物中铀含量和空间分布,进而进行铀配分的研究。 1.实验 相对比较法是将铀标准片(已知铀含量的玻璃)与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照射、蚀刻,从待测样品的径迹密度与标准片的径迹密度之比,求出待测样品的铀含量。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当地壳发生强烈变质作用时岩石中铀的运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1)水的运动;(2)局部熔融。岩石中都含有水,水的运动对一切区域性变质作用(即脱水作用反应)极为重要。尽管水可以呈分离状态存在于深部发生变质的许多变质岩中,但是在这种条件下,水呈附着于矿物颗粒间的薄膜水,或者充填于微孔隙中的孔隙水状态。这时水的热力学状态可能与一般容积中水的热力学状态迥然不同。水在开放孔隙或张裂隙环境中和水在紧闭的粒间(呈吸附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花岗岩中铀的配分及其铀在蚀变过程中再分配的研究,对探讨铀的来源及铀矿床成因占有重要位置。长期以来,国内外地质人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配分研究。如单矿物分离法,核乳胶照相法及α径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不足及局限性。近年来,裂变径迹法在地质科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成用。用诱发裂变径迹法测定铀的灵敏度很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直接溶解法,研究了时间、温度、芯块表面积及搅拌与否等参数对铀-锆合金在液态镉中的溶解影响。用JCXA-733电子显微分析仪测定了金属镉中U、Zr的浓度,采用元素特征X-射线面扫描方法分析了U、Zr在金属镉中的分布状态。实验结果表明,在400℃和500℃、搅拌速度约为150r/min时,铀在液态镉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4g和2.2g;初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铀水冶的工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第一次日内瓦会议上及以后一段时间内,发表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特别是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提出的,有关离子交换和有机萃取过程在铀水冶方面的应用文章很多,这说明这些方法在炼铀工艺上的普遍应用情况。本文分析了应用离子交换法的各种类型,特别直接从矿浆中提取铀的过程。讨论了两类有机萃取剂:有机磷酸和胺类,以及各种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特别有趣的是矿浆萃取及萃取一浸出的新过程。而且举出了离子交换和有机萃取过程在工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强流加速器中的束晕-混沌现象的定性分析@方锦清$美国休斯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陈关荣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铀酰离子在北山地下水中的吸附、扩散和迁移行为,利用地球化学计算软件PHREEQC,采用由OECD/NEA发布的最新铀的热力学数据,计算了铀在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重点研究区甘肃北山地下水中的种态分布,并分析了围岩中存在的方解石对铀溶解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北山地下水组成不变的前提下,在偏酸性条件下,铀主要以UO2F+、UO2SO4、UO22+、UO2F2和UO2(SO4)22-的形式存在,而在中性至弱碱性条件下,主要以 UO2(CO3)4-3、UO2(CO3)22-、UO2(OH)3-和UO2(OH)42-的形式存在。我国计划建造的高放废物处置库的设计深度为地下500~1000m,其水岩体系一般呈弱碱性。在这样的弱碱性水岩体系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铀酰配合物具有较强的可移动性。当地下水的pH=7.56时,在Eh<24mV的条件下,铀主要以沥青铀矿的形式存在,而在更高的Eh条件下,则主要以UO22+与CO32-和OH-形成的阴离子配合物的形式存在。当地下水与空气接触时,O2的存在会使Eh升高,此时铀的主要存在种态为UO22+及其各种配合物。当围岩体系中存在方解石时,在pH<8.0的条件下,铀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度会显著提高,而在更高pH条件下,方解石对铀的溶解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氧化还原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壳中流体的特性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地区内的成矿专属性。对富含气体的岩石和矿物的研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用来解释金属矿床的形成。我们采用工作中已描述的气体色层分离法,研究了前寒武纪不同的花岗岩类及与其有关的钠交代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直接溶解法,研究了时间、温度、芯块表面积及搅拌与否等参数对铀-锆合金在液态镉中的溶解影响。用JCXA-733电子显微分析仪测定了金属镉中U、Zr的浓度,采用元素特征X-射线面扫描方法分析了U、Zr在金属镉中的分布状态。实验结果表明,在400℃和500℃、搅拌速度约为150r/min时,铀在液态镉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4g和2.2g;初始0.5h时,铀溶解速度分别为0.05g/(cm~2·h)和0.32g/(cm~2·h)。U-10Zr合金芯块在液态镉中(液态镉与U-10Zr芯块质量比约为7)直接溶解的合适条件为:溶解温度约480℃,搅拌速度约150r/min,溶解时间约4h。U、Zr在金属镉中分布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16.
强流加速器中的束晕-混沌现象的非线性反馈控制@方锦清@陈关荣$美国休斯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中国不同地区的三种含铀煤矿样,在400—1100℃范围内进行燃烧试验。测定了煤灰的松装密度和煤灰中铀浸出率。结果表明,煤样在不同温度下燃烧后,煤灰发生了烧结,烧结时发生了煤灰对铀的包裹作用。燃烧温度越高,煤灰烧结越剧烈,对铀的包裹几率也越大,铀的浸出率降低也越厉害。烧结过程符合烧结作用理论的关系式,并得到了三种含铀煤样的烧结-包裹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矿体大小分布的统计规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矿床内的主要矿体。这些矿体虽总数不多,但却占矿床储量的大部。特别注意揭示铀在陡倾矿床中的垂直统计分布规律;这种规律以正态分布曲线表示,曲线略有偏离;根据这种曲线可将矿床划分成三个数量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铀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形态及分布是评价铀毒性的基础。文章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方式研究螯合剂对染铀小鼠体内铀分布的影响。通过建立包含主要体液金属离子、小分子配体及UO22+与螯合剂的热力学平衡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UO22+在血液中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DTPA易与UO22+形成[(UO2)2(OH)DTPA]2-,对小鼠血液中的UO22+有明显的促排作用,但在促排的同时对小鼠的肾脏和骨骼有损伤;抗坏血酸对小鼠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铀促排几乎无作用,但形成的[(UO2)2(OH)Ascorbate]2+会阻碍肾脏中U(Ⅵ)的代谢;NTA对小鼠体内各组织器官铀的促排作用小,并会促使体内出现固相(UO2)3(PO4)2·4H2O,对骨骼有较强的损伤作用,不适合作为铀的促排剂。  相似文献   

20.
在乌拉尔、哈萨克斯坦、西西伯利亚和中亚的一些中生代含煤盆地中,广泛地分布着许多铀-煤型矿床。本文以科里扎特矿床和下伊犁矿床为例,讨论了这一矿床类型中褐煤的再造和铀富集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铀矿化形成的时间和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