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厚板表面出现氧化铁皮可以影响其实际质量,为解决此类问题,在文章中,笔者借助扫描、能谱仪对中厚板除磷过程所产生氧化铁皮以及成本表面氧化铁皮缺陷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文章中,笔者站在出现氧化铁皮缺陷钢材类型、厚度、分布位置作为切入点,分析氧化铁皮缺陷形成原因,然后结合分析结果制定对应优化方案,提高中厚板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厚板主要的表面缺陷就包括氧化铁皮压入缺陷,这一缺陷也是导致了唐钢在二零一五年带二零一六年之间,生产出来的中厚板频繁出现氧化铁皮压入缺陷质量问题.想要避免中厚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氧化铁皮压入缺陷问题,就要从根本的技术入手,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硅与锰、加热规程合理化控制,并优化除磷系统、严格执行监管体系的内容和标准等措...  相似文献   

3.
采用LEICA DIM5000M光学显微镜、ZEISS SUPRA 55场发射扫描电镜和OXFORD能谱仪,检测SPA-H耐候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并分析了产生原因,采取降低加热段和均热段加热温度、RDT温度,缩短板坯在炉时间,提高上线轧辊辊面质量,合理控制炉后除鳞和机架间除鳞水压力和喷嘴安装角度等措施后,SPA-H耐候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率由0.83%降至0.07%,约降低91.6%。  相似文献   

4.
于洋  唐帅  郭晓波  关菊  王国栋  刘玠 《钢铁》2006,41(11):50-52
为了解决热轧卷板生产中出现的表面红色氧化铁皮问题,进行了实验室除鳞热轧实验以及调整轧制工艺的工业性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EDX能谱仪对热轧板表面红色氧化铁皮在除鳞及热轧过程中的演变行为进行了研究,找出了红色氧化铁皮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新的热轧工艺制度修改方案,即采用高除鳞点温度、高温轧制、低温卷取的技术路线.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此工艺路线后,产品表面红色氧化铁皮基本上被完全去除,大大提高了鞍钢产品的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5.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铁皮是一种带钢表面质量缺陷,通过分析氧化铁皮的形成、组成、结构和性质,结合梅钢热轧板厂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现状,对氧化铁皮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应用于生产中,从而达到减少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质量缺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丁波  丁美良  关建辉  茅永明 《钢铁》2013,48(6):50-53
 采用SEM对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除鳞除不尽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Q235B、Q345B和SPA-H连铸坯内层氧化铁皮呈楔形嵌入钢基体中,嵌入钢基体中的氧化铁皮主要为铁橄榄石—Fe2SiO4相,随着钢基体中硅含量的增加,嵌入钢基体中的铁橄榄石相增加,使得内层氧化铁皮与钢基体的附着力增加,造成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除鳞除不尽。针对连铸坯氧化铁皮除鳞除不尽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一方面,优化加热炉工艺,控制高压水除鳞前连铸坯温度在1173℃以上;另一方面,优化高压水除鳞系统参数,增加高压水除鳞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热轧卷及结合八钢热轧卷的实际情况,分类对氧化铁皮实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形貌及产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RD衍射仪等相关试验手段对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外貌形态、微区成分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氧化铁皮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钢的氧化铁皮缺陷主要有四种:①板坯出炉后未被高压水除鳞箱清除干净的粗轧时产生的一次氧化铁皮缺陷;②精轧前未完全被高压水除鳞而残存的二次氧化铁皮压入缺陷;③精轧过程中及随后的冷却过程中辊面氧化膜磨损造成热轧钢卷表面形成的三次氧化皮;④红色氧化铁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钢坯加热过程中表面氧化物与基体金属产生强烈啮合所致,大部分发生在高硅含量等特定的钢种上.  相似文献   

9.
王克杰 《天津冶金》2012,(5):1-4,56
低碳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的质量是影响冷拉丝前除磷效果影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对低碳钢盘条在不同加热温度和冷却工艺下形成氧化铁皮的厚度、显微组织、相结构及其组成成分、相对含量和分布特征,分析出了生成氧化铁皮控制方向和理想的吐丝温度和冷却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过高,生成氧化铁皮疏松易脱落,温度过低,生成氧化铁皮太薄起不到保护作用;冷却速度越快,生成氧化铁皮越致密,表面质量越好,Fe3O4层的厚度较厚,冷却速度过快则氧化皮就过薄。终轧温度950℃、吐丝温度930℃、冷却速度0.5~1℃/s的冷却工艺能得到厚度适中,致密度较高的氧化铁皮,且容易机械除鳞。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唐山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缺陷的特点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认为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除鳞设备等因素对热轧中宽带氧化铁皮的产生影响较大。通过控制精轧开轧温度、板坯加热时间、定期检测除鳞距离、保证除鳞压力等措施,使氧化铁皮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带钢表面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合金元素对焊丝钢氧化皮结构及剥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相、扫描电镜观察及电子探针(EPMA)面分析技术等研究了合金元素(Si、Mn、Ni、Cr)对焊丝钢盘条氧化皮显微结构的影响,并采用拉伸试验及酸洗试验评价氧化皮的剥离性。结果表明,Si、Ni和Cr元素对氧化皮显微结构的影响大于Mn元素;低碳钢的氧化皮主要为Fe的氧化物,其最内层和中间层的氧化物均以柱状晶形式垂直基体向外生长;在低碳钢基础上增加Si含量,可显著降低氧化皮总厚度,氧化皮最内层为富Si层,且氧化皮/基体界面的凹凸度增加;进一步增加Ni含量,最内层的合金富集层以锚状沿晶界向基体内延伸。降低氧化皮/基体界面凹凸度、减少合金富集层均利于氧化皮剥离,机械法对界面凹凸度更敏感,而酸洗法对氧化皮缺陷数量较敏感。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钢厂热连轧线的生产实践,分析热连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种类和产生原因。通过调查、统计与试验,针对氧化铁皮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轧线除鳞设备故障、开轧轧辊氧化膜未建立、轧制单位尾部轧辊氧化膜脱落、加热烧钢温度或轧线轧制温度过高等,提出可行的控制措施,使冷轧基料氧化铁皮月改判率基本控制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宝钢股份炼钢厂一炼钢分厂1号和3号连铸机频繁发生板坯表面纵裂缺陷。综合分析了板坯表面纵裂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制定并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在实际钢种设计中尽量避开w(C)为0.09%~0.15%区间范围内的钢种;降低钢中w(S),增加w(Mn),从而提高w(Mn)/w(S);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提高钢水纯净度;适度调整保护渣的成分,提高保护渣的粘度,降低碱度。采取这些措施,铸坯表面的纵裂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热轧板氧化铁皮结构显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热轧板表面氧化铁皮显微结构,表征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氧化铁皮层状微观结构,此外,还应用了金相法、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对热轧板氧化铁皮结构进行了辅助研究。研究表明,受卷取温度变化快慢的影响,热轧板卷取后芯部、边部的氧化铁皮显微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芯部降温速度慢,内部的FeO较充分的转换成Fe3O4,边部降温速度快,内层FeO被大量保留。Fe3O4的含量和结构最终决定酸洗速度,具有FeO、Fe3O4双层结构的氧化铁皮比单层Fe3O4氧化铁皮容易酸洗。  相似文献   

15.
对国际海事组织船板新涂装要求对船板生产的影响进行阐述,分析韶钢生产的钢板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皱皮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主设计的拉矫机对热轧带钢进行不同应力状态的破鳞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破鳞前后氧化皮的表面和界面进行分析,研究了带钢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破鳞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拉应力和压应力的增大,氧化皮全剥落率不断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且压应力的破鳞效果强于拉应力;拉应力作用下氧化皮以分层剥落为主,外层Fe3O4发生剥落,内层FeO仅在缺陷处发生少量剥落;而压应力作用下氧化皮以全剥落为主,临界弯曲应力随剥落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标准样品及待测钢板分别进行了状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探针可有效判定钢表面氧化铁皮中Fe元素存在的不同价态,其中Fe元素Lβ/Lα峰强比对照法最为实用,即通过电子探针测试获得待测试样的Fe元素Lβ/Lα峰强比,然后将该比值与标准样品的Fe元素Lβ/Lα峰强比进行对照,即可判断待测试样氧化铁皮层内不同位置铁的价态,从而鉴定物相为Fe2O3、Fe3O4、FeO或单质Fe。经多次测试,Fe2O3、Fe3O4、FeO、单质Fe 4种相的Fe元素Lβ/Lα峰强比分别为0.36、0.41、0.47、0.08,最大统计不确定度为0.02。依据Fe元素Lβ/Lα峰强比的差异,电子探针可对截面试样氧化铁皮的不同灰度区域进行物相鉴定,此外,还可对表面试样的氧化铁皮缺陷进行状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某公司生产的高强船板表面高温氧化起泡的问题,采用试验室高温氧化的方法对高强船板表面高温氧化起泡的现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强船板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的起泡现象与其较高的碳含量有关;当温度大于950℃时,试样表面才会出现气泡,同时发现光滑的试样表面氧化铁皮气泡现象较轻。  相似文献   

19.
高碳钢盘条三次氧化铁皮机械剥离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通过压弯的方法研究了高碳钢盘条氧化铁皮的机械剥离性。采用不同工艺的冷却试验获得了不同特性的氧化铁皮试样,针对不同厚度和微观组织的氧化铁皮试样,经弯曲试验获得不同氧化铁皮的剥离尺寸。结果表明,氧化铁皮的剥离性与其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FeO层和Fe3O4层的层厚比呈负相关关系。氧化铁皮的剥离过程受应力状态的影响,与拉应力相比,压应力的剥离效果更好。适当提高高温氧化温度,延长氧化时间;降低600 ℃以下冷却速度,提高Fe3O4的生成量,均可提高盘条氧化铁皮的机械剥离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扫描电镜对镀锡基板表面线状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造成镀锡基板表面缺陷的主要原因为保护渣卷入和氧化铁皮残留。通过对镀锡基板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得出:控制连铸过程铝损不大于0.0050%、液面波动控制在±2.5mm、控制板坯入炉温度不小于200℃,合理控制连浇炉数,增大拉矫破鳞机弯辊插入深度,可以大幅减少镀锡基板表面线状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