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测试、热力学计算以及SEM、AES和XP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022Cr25Ni7Mo4N双相不锈钢选择性腐蚀行为与两相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022Cr25Ni7Mo4N双相不锈钢阳极极化曲线具有明显的"活化-钝化-过钝化"三段特征;在活化向钝化转换区间,存在两个阳极活化峰并分别对应-236~-238 mV的γ相溶解电位E_h和-287~-294 mV的α相溶解电位E_l;022Cr25Ni7Mo4N钢具有更高的E_l电位、更低的E_h电位及更小的阳极活化电位差ΔE,这与该钢较小的两相PREN差值相关;增加Cr、Mo、N含量可同时提升实验用钢α、γ两相PREN值,25.4%Cr,4.8%Mo和0.28%N (质量分数)成分条件下,两相间PREN值均可实现平衡;实验钢钝化膜中Cr主要以Cr_2O_3氧化物存在,α相处钝化膜过渡区宽度较γ相处的更窄。  相似文献   

2.
《铸造技术》2017,(4):823-825
采用金相显微镜、能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相同热处理工艺下船用奥氏体不锈钢022Cr17Ni12Mo2、022Cr17Ni12Mo2N和022Cr19Ni13Mo3的微观组织和均匀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奥氏体不锈钢的金相组织相差不大,但其在沸腾5%硫酸溶液中的腐蚀率依次降低。能谱仪分析结果表明,022Cr19Ni13Mo3不锈钢在沸腾5%硫酸溶液中钝化膜已遭到破坏,其基体和腐蚀产物中元素种类和含量基本相同。电化学试验结果与均匀腐蚀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热拉伸、热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氮含量的022Cr25Ni7Mo3N双相不锈钢的热加工行为和软化机制。结果表明,试验钢高温抗拉强度随N含量增加而提高,该影响关系在较低变形温度区间尤为明显;在1100℃平面压缩达到稳态流变之后,试验钢的流变应力很快再次上升,出现二次硬化现象,N含量提高致使试验钢在更低的应变条件下更快地进入二次硬化阶段;试验钢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应变主要传导到高温更软的铁素体相中,该相积蓄的较大应变能促进了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启动;022Cr25Ni7Mo3N双相不锈钢的软化机制主要是铁素体的动态回复和动态连续再结晶。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拉伸、热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氮含量的022Cr25Ni7Mo3N双相不锈钢的热加工行为和软化机制。结果表明,试验钢高温抗拉强度随N含量增加而提高,该影响关系在较低变形温度区间尤为明显;在1100℃平面压缩达到稳态流变之后,试验钢的流变应力很快再次上升,出现二次硬化现象,N含量提高致使试验钢在更低的应变条件下更快地进入二次硬化阶段;试验钢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应变主要传导到高温更软的铁素体相中,该相积蓄的较大应变能促进了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启动;022Cr25Ni7Mo3N双相不锈钢的软化机制主要是铁素体的动态回复和动态连续再结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HNS900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耐点蚀性能,取样进行不同钢种对比试验并进行临界点蚀温度测定,发现HNS900不锈钢耐点蚀性能优于06Cr19Ni10不锈钢、022Cr17Ni12Mo2不锈钢但较双相不锈钢022Cr23Ni5Mo3N差,临界点蚀温度为32℃。  相似文献   

6.
022Cr25Ni7Mo4N蒸发器换热管在胀接过程中开裂,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换热管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热管断口为脆性断口,在断口和母材中都存在σ相,含量约14%,沿轴向呈条带状分布,导致换热管韧性和塑性急剧下降,焊接过程中在胀管应力作用下从热影响区开裂。  相似文献   

7.
0Cr25Ni7Mo4、316与304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加恒定电位下腐蚀电流-温度扫描方法研究了0Cr25Ni7Mo4、304和316不锈钢在1 mol/L NaCl水溶液中的点蚀行为。利用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评价了材料的耐点蚀性能.测得0Cr25Ni7Mo4和316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分别为79.5 ℃和15 ℃,304不锈钢在0 ℃以下.对0Cr25Ni7Mo4不锈钢材料优良耐点蚀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频感应炉制备了经济节Ni型铸造双相不锈钢Cr25Mn10Mo4Ni2N材料并选取双相不锈钢2205及奥氏体不锈钢316L作为比较材料,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拉伸试验机及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3种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及形貌观察。耐蚀性能检测表明:节Ni型铸造双相不锈钢Cr25Mn10Mo4Ni2N材料耐蚀性能最佳,其次为2205,316L最差;力学性能检测表明:1120℃固溶处理Cr25Mn10Mo4Ni2N钢的塑性低于双相不锈钢2205及奥氏体不锈钢316L,但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超级双相不锈钢00Cr25Ni7Mo3.5WCu N(UNS32760)室温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运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了相比例及元素分布,研究了W含量对00Cr25Ni7Mo3.5WCu N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的增加使得该钢中σ相的完全固溶温度升高;当温度达950~1000℃时,钢中析出σ相导致冲击性能显著降低,强度提高。高于1000℃时,00Cr25Ni7Mo3.5WCu N钢中σ相完全溶解,此时随着W含量增加,材料强度提高,每1%W的增量会提高30 MPa屈服强度和25~30 MPa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Cu对00Cr25Ni7Mo4N双相不锈钢组织、力学性能、高温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是非常弱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对扩大奥氏体相区没有明显的作用;加入1.5% 的Cu,可使00Cr25Ni7Mo4N钢固溶处理后的强度增加,冲击韧性降低,并降低了在900~1100℃固溶处理钢的断面收缩率,而在1150~1250℃温度范围固溶处理,两种钢的断面收缩率相近,均大于60%,热塑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农琪 《热加工工艺》2012,41(7):128-129,132
通过对022Cr25Ni6Mo2N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性分析,从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参数等的选择进行了焊接工艺探讨,并按照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拉伸、弯曲和冲击韧性试验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耿延朝  陈炜  赵亮 《热处理》2020,(1):54-56
00Cr25Ni6Mo3N双相不锈钢可用于要求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特别是低温冲击韧度的鼓风机叶轮等零件。某公司的00Cr25Ni6Mo3N双相不锈钢锻件低温冲击性能很不稳定。为此,对冲击性能不良的00Cr25Ni6Mo3N钢锻件进行了1050℃、1070℃、1100℃和1050℃保温1.5h水冷的固溶处理,随后测定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锻件的-40℃冲击吸收能量差异很大,有的达不到要求的27J。金相分析发现,00Cr25Ni6Mo3N钢锻件冲击韧度低的原因是锻造工艺不当析出了金属间相,而且热处理不能消除这种金属间相,严格控制锻造加热制度是解决该问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不锈钢分类     
薄鑫涛 《热处理》2020,(1):56-56
从热处理生产工艺考虑,不锈钢按显微组织和热处理特征分类更具有实际意义。一般加热至某一温度快冷(空冷)至室温所能获得的组织分为: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奥氏体-铁素体型及沉淀硬化型五类。(1)马氏体不锈钢:代表钢种为12Cr13、20Cr13、40Cr13、14Cr17Ni2和95Cr18等。(2)铁素体不锈钢:典型钢为06Cr13Al、10Cr17、10Cr17Mo等。(3)奥氏体不锈钢:典型钢为12Cr18Ni9(1Cr18Ni9)、06Cr19Ni10(0Cr18Ni9)等,工业上应用广泛,无磁性。(4)双相(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其中一相含量不低于25%,可以分为低合金型、中合金型、高合金型及超级双相不锈钢,如0Cr25Ni5Mo2等。(5)沉淀硬化不锈钢:17-4PH(M)05Cr17Ni4Cu4Nb、17-7PH(半A)07Cr17Ni7Al、PH15-7Mo(半A)07Cr15Ni7Mo2Al等。  相似文献   

14.
闫爱平  康亚男  王霞 《铸造技术》2014,(12):3021-3023
对0Cr32Ni7Mo4N双相不锈钢的热轧后冷轧与直接冷轧工艺成形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其微观组织、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1 110℃固溶后直接冷轧处理工艺获得的试样经热处理后,边部不易开裂,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较好,加工成本低,可用于0Cr32Ni7Mo4N双相不锈钢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以双相不锈钢标准化学组成为基础,通过对化学成分进行合理优化内控,经特定的生产工艺流程,成功研制了00Cr23Ni5Mo3N双相不锈钢管坯。在AOD精炼中,氮含量控制稳定,计算模型准确。文章介绍的AOD精炼的脱氧工艺以及其他诀窍,大大提高了管坯的热塑性,使其具有优良的穿孔性能。同时热轧工艺体现了管坯的最佳热塑性温度。用户反馈利用00Cr23Ni5Mo3N管坯生产的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产品质量和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频感应炉制备了节Ni型Cr25Mn10Mo4Ni2N双相不锈钢并进行了固溶处理。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材料的耐蚀性能,并选取2205双相不锈钢及316L奥氏体不锈钢作为对比,研究了3种材料在人工海水、模拟油田及模拟地层水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节Ni型Cr25Mn10Mo4Ni2N双相不锈钢耐蚀性能最好,2205双相不锈钢次之,316L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能最差;材料在模拟地层水介质中的腐蚀程度最严重,其次为模拟油田介质,人工海水介质腐蚀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2017,(2)
<正>GB/T 3077—2015《合金结构钢》代替GB/T 3077—1999,于2015年12月10日发布,2016年11月1日实施。新标准在多处做了修改或补充。在牌号及化学成分方面:增加25MnB、35MnB、25CrMo、30CrMo、50CrMo、34CrNi2、15CrNiMo、30CrNiMo、30Cr2Ni2Mo、30Cr2Ni4Mo、34Cr2Ni2Mo、35Cr2Ni4Mo、40CrNi2Mo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Gleeble-3800热模试验机对真空感应熔炼的00Cr25Ni2Mo3Mn10N0.5超级双相不锈钢的铸态样品进行了高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00Cr25Ni2Mo3Mn10N0.5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变形抗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加。变形温度1 000℃以下,因σ相析出,热加工性能较差,高于1 200℃时因奥氏体/铁素体界面出现锯齿状形态,热加工性能变差。00Cr25Ni2Mo3Mn10N0.5超级双相不锈钢在1 000~1 200℃范围内具有较佳的热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2017,(3)
<正>GB/T 3077—2015《合金结构钢》代替GB/T 3077-1999版本,于2015年12月10日发布,2016年11月1日实施。新标准在多处作了修改或补充。在牌号及化学成分方面:增加25MnB、35MnB、25CrMo、30CrMo、50CrMo、34CrNi2、15CrNiMo、30CrNiMo、30Cr2Ni2Mo、30Cr2Ni4Mo、34Cr2Ni2Mo、35Cr2Ni4Mo、40CrNi2Mo等12  相似文献   

20.
《铸造》1975,(4)
一、ZG1Cr17Mn9Ni4Mo2CuN材料试验的提出1.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不锈钢需要日益增加,而且要求多品种,高质量,立足于国内。鉴于此,并基于以前厂内关于无镍钢 ZG1Cr18Mn13Mo2N的试验生产,提出试验研究用新材料 ZG1Cr17Mn9Ni4Mo2CuN普遍地取代高镍合金钢1Cr18Ni9(Ti)和1Cr18Ni12Mo2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