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测试方法对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环氧树脂固化物为样品,分别采用DSC法和DMA法测定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随测定方法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在给出某种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必须注明测定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4.
5.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叠氮胶在不同条件下(几种不同类型的含能增塑剂、不同增塑比等)的混合溶液及胶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进行研究,对比了不同增塑剂对叠氮胶的增塑效果,找出了同种增塑剂不同增塑比条件下叠氮胶T_g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混合增塑剂增塑3,3–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BT)胶片的效果可通过2种增塑剂分别增塑PBT胶片的效果,按其在混合增塑剂中的比例计算快速预估。 相似文献
6.
7.
8.
9.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细致评估测试条件对铜箔基板(CCL)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样品量、提高升温速率、裸露测试均能测出满意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裸露测试的效果最好。详细讨论测试条件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的机理,提出用DSC测试转变信号弱样品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玻璃化相变及其对食品干燥贮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玻璃化转变的相关基础理论上,综述了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作为建立在动力控制过程的非平衡态基础上的物理化学参数,与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两重要指标相结合,可以用来解释玻璃化相变对干燥贮藏过程的影响,并对玻璃化相变温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测试条件对淀粉糊化测试结果的影响,为淀粉糊化研究提供了参考.对DSC测试条件(平衡时间、样品量、升温速率、淀粉颗粒粒径、含水量)进行筛选,优化了测试条件.对优化测试条件进行重复性实验,得到t0、tp、△H的RSD分别为0.2%、0.26%、0.15%.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14.
生物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玻璃化转变温度一般都通过实验获得.但是同一样品采取不同方法,结果有较大差别。采用传统测量方法,既浪费时间又很繁琐,并且测量仪器昂贵。应用基因贡献法计算生物高聚物及共混、共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介绍塑性方程如Gordon-Taylor和Couchman-Karasz方程。这些信息有利于食品科学研究及冷冻食品加工和储藏。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相稳定硝酸铵的晶变温度,讨论了测定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取样量、仪器和选取不同基线点等因素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了DSC法测定相稳定硝酸铵晶变温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18℃,扩展不确定度为0.36℃.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