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了环氧胶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样品的Tg值随着样品的厚度、形状、养护时间等的不同而变化,不同条件下测试的Tg值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在说明某种材料的Tg值时,应详细注明测试条件。  相似文献   

2.
测试方法对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环氧树脂固化物为样品,分别采用DSC法和DMA法测定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随测定方法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在给出某种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必须注明测定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天然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及保温程序对天然橡胶的Tg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载气气氛、气体流速、试样质量均对天然橡胶的Tg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本试验确定的天然橡胶Tg测试优选条件为:在氮气气氛下,升温速率为10 ℃·min-1,气体流速为50 mL·min-1,保温程序为在-80 ℃条件下保温10 min,试样质量为10 mg。  相似文献   

4.
以环氧树脂(EP)胶粘剂作为试验对象,采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EP胶粘剂样品的T_g(玻璃化转变温度),并探讨了EP胶粘剂样品固化过程中的升温速率、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及固化热机械史等对其T_g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使EP胶粘剂样品固化更完全,应尽可能选择低升温速率固化样品;通过优化材料的固化条件,可使材料的耐热性能更优良;样品长时间受热后会降低其T_g,并且受力样品的T_g高于未受力样品的T_g。  相似文献   

5.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叠氮胶在不同条件下(几种不同类型的含能增塑剂、不同增塑比等)的混合溶液及胶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进行研究,对比了不同增塑剂对叠氮胶的增塑效果,找出了同种增塑剂不同增塑比条件下叠氮胶T_g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混合增塑剂增塑3,3–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BT)胶片的效果可通过2种增塑剂分别增塑PBT胶片的效果,按其在混合增塑剂中的比例计算快速预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真空干燥法将合成树脂乳液中溶剂除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树脂乳液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测定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出了针对合成树脂乳液特性的前处理方法及测定方法。并对方法的重复性及再现性进行了计算,相对重复性≤1%,相对再现性≤1%。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再现性较高,为检测合成树脂乳液玻璃化转变温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企业原材料监管提供了简便、稳定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杰  周楠  杜桂芬  于杰 《云南化工》2022,(5):107-109
以环氧树脂为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并从样品用量、升温速率和样品形态3个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玻璃化温度会随着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样品产生热滞后的程度与升温速率大小呈正比,因此综合考虑选择升温速率为10℃/min。加工成粉末状样品,热滞后性能也会变小,由此也能够充分将热反应完全,获得比较准确的测试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两段升温模式,以10℃/min加热速度,从30℃加热到150℃,测定了4个聚丙烯腈纤维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探讨了加热方法和样品量试验条件,得到了准确可靠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9.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细致评估测试条件对铜箔基板(CCL)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样品量、提高升温速率、裸露测试均能测出满意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裸露测试的效果最好。详细讨论测试条件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的机理,提出用DSC测试转变信号弱样品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险  王红  彭璟  邓伟 《塑料工业》2021,(z1):116-118
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其可以用于工业上产品性能的比较方法之一.为了了解环氧树脂不同测试方法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异,本文采取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机械分析法(TMA)测试相同灯珠环氧树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比较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玻璃化相变及其对食品干燥贮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玻璃化转变的相关基础理论上,综述了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作为建立在动力控制过程的非平衡态基础上的物理化学参数,与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两重要指标相结合,可以用来解释玻璃化相变对干燥贮藏过程的影响,并对玻璃化相变温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测试条件对淀粉糊化测试结果的影响,为淀粉糊化研究提供了参考.对DSC测试条件(平衡时间、样品量、升温速率、淀粉颗粒粒径、含水量)进行筛选,优化了测试条件.对优化测试条件进行重复性实验,得到t0、tp、△H的RSD分别为0.2%、0.26%、0.15%.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DSC技术测定油田用玻璃钢管的Tg,研究了不同扫描次数、试样质量和升温速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扫描会改变DSC曲线的形状,多次扫描会使Tg增高;过低的试样质量或升温速率无法形成明显的玻璃化转变台阶,而过大的试样质量或升温速率会导致台阶前后的曲线弯曲,这都不利于Tg的测定。测定时采用第1次扫描曲线,4 mg的试样和20℃/min升温速率可以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生物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玻璃化转变温度一般都通过实验获得.但是同一样品采取不同方法,结果有较大差别。采用传统测量方法,既浪费时间又很繁琐,并且测量仪器昂贵。应用基因贡献法计算生物高聚物及共混、共聚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介绍塑性方程如Gordon-Taylor和Couchman-Karasz方程。这些信息有利于食品科学研究及冷冻食品加工和储藏。  相似文献   

15.
双基推进剂的玻璃化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双基推进剂的分子结构松弛和玻璃化转变过程,简介了玻璃化转变过程的检测方法,分析了影响双基推进剂玻璃化温度测定的主要因素.提出以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定的α松弛tanδ峰温为双基推进剂玻璃化温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相稳定硝酸铵的晶变温度,讨论了测定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取样量、仪器和选取不同基线点等因素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了DSC法测定相稳定硝酸铵晶变温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18℃,扩展不确定度为0.36℃.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在合成粉末涂料聚酯树脂中,酸、醇等因素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合成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做IR图对比,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