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兴 《塑料加工》2000,29(4):22-24
概述国内外各种PP共混体系增容技术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和尼龙6(PP/PA6)共混物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其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是增容技术和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P/PA6复合材料增容改性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PP的官能化,马来酸酐型、羧基,羟基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型等增容剂以及多单体熔融接枝物在PP/PA6复合材料增容改性中的应用,并对PP/PA6增容改性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学习  戴干策 《塑料工业》2006,34(10):51-53
制备了硅烷接枝聚丙烯(PP-g-Si),研究了PP-g-Si作为PP/GF体系的界面相容剂对界面结合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增容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P-g-Si对PP/GF体系有增容作用,PP-g-Si不仅可以改善PP/GF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而且可以改善PP/GF复合体系的韧性;PP-g-Si的增容效果优于PP-g-MAH。  相似文献   

4.
PP/CPE复合阻燃体系增容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互武 《塑料工业》1998,26(1):106-108,114
以聚丙烯(PP)、氯化聚乙烯(CPE)和架桥剂为反应物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制备PP/CPE复合阻燃体系增容剂。通过观察测MI时压出样条的表面状况及样条180℃弯折的现象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增容剂中各组分间相容性的影响,并通过IR谱图研究了增容剂的结构。结果表明,在较佳工艺条件〔CPE/(PP+CPE)=0.25,架桥剂/(PP+CPE)=0.11,BPO/架桥剂=0.10,T=125~130℃〕下制得的增容剂中,架桥剂的接枝、架桥效率为47%,CPE的转化率为22.6%,起增容作用的有效成分含量较大。架桥剂的应用对增容剂中有效成分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磊  李志林  马志领 《塑料工业》2005,33(Z1):206-209
利用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OM)等手段研究了一种高分子增容剂(EPP)在聚丙烯/聚乙烯醇(PP/PVA)体系中的增容作用以及对体系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是该体系有效的增容剂,在EPP添加量为0~16%范围内,体系的相容性随EPP用量的增大而提高,而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会分别出现最大值.最后对EPP的增容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PP-g-Si对PP/GF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制备了硅烷接枝聚丙烯(PP-g-Si),研究了PP-g-Si作为聚丙烯/玻纤(PP/GF)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剂对界面结合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增容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P-g-Si对PP/GF体系有增容作用,不仅可以改善PP/GF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而且可以改善其韧性。硅烷接枝聚丙烯可以降低PP/GF复合体系的最大扭矩。玻纤的加入可以提高聚丙烯的热变形温度,硅烷接枝聚丙烯对PP/GF复合体系的热变形温度有稍微改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玻纤与基体间具有强有力的界面结合,硅烷接枝聚丙烯的增容效果优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相似文献   

7.
PP—EPR对PP/EPT增容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δ-TiCl3-Et2AlCl催化淤浆聚合合成了不同嵌段箍度的聚丙烯-乙丙橡胶嵌段共聚物(PP-EPR)。作为惭丙橡胶(EPT)和PP的增容性,明显改善的低温耐部性能。实验发现,当PP-EPR中PP段的聚合时间为5min。EPR段的聚全时间为30min时,PP-EPR加入量仅为4%,就可以显著地改善PP和EPT的相容性,使共混物PP/EPT/PP-EPR的拉伸强度只比PP降低22%而-20℃和  相似文献   

8.
MAC增容NBR/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混合法制备了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并利用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PP-g-MAH含量对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与界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增容剂PP-g-MAH含量的增加,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25.7 MPa增加到32.0 MPa,弯曲强度从34.7 MPa增大到41.2 MPa;结晶温度则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当PP-g-MAH含量为2%时结,晶温度为123.9℃,结晶度为44.7%;而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共聚物作为增容剂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接枝或嵌段共聚物作为非反应性增容剂的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将经过改性的玻璃纤维(GF)以不同的含量加入到聚丙烯(PP)中,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PP/GF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GF对微发泡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F具有明显的填充增强作用,当GF质量分数为20%时,微发泡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50.24 MPa,比未发泡纯PP的提高了59.5%;微发泡材料的冲击强度为7.37kJ/m2,发泡后材料的冲击强度与纯PP的相比提高了93.9%;发泡后材料密度相对于未发泡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Silane‐grafted polypropylene manufactured by a reactive grafting process was used as the coupling agent in polypropylene/glass‐fiber composites to improv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interfacial regions. Polypropylene reinforced with 30% by weight of short glass fibers was injection‐molded and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nsile strength, tensile modulus, flexural strength, flexural modulus, and Izod impact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increased remarkably as compared with the noncoupled glass fiber/polypropylene. SEM of the fracture surfaces of the coupled composites shows a good adhesion at the fiber/matrix interface: The fibers are coated with matrix polymer, and a matrix transition region exists near the fibers.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71: 1537–1542, 1999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对混纤纱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进行了相关的工艺探索,并对试样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混纤纱法制备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的综合力学性能比SFT、LFT、GMT均优异,仅次于Twintex。随着玻纤含量的提高,混纤纱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均明显提高,而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则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试验指出了存在的有关原材料本身和混纤工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玻纤缠绕复合管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管为内衬,表面经处理后,缠绕浸胶玻纤,形成独特的聚丙烯/玻纤缠绕复合管。该复合管材的轴向拉伸强度、轴向压缩强度和界面剪切强度分别大于130MPa、150MPa及8MPa。实际使用表明,该复合管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耐热性,力学强度高,密度小,而且施工简便,使用寿命长,可代替不锈钢等金属管。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热塑性树脂聚丙烯(PP)与玻璃纤维(GF)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和粘结强度,提出了一种对GF三步浸渍的方法,将GF逐步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APS),1,6-己二异氰酸酯(HDI)及苄胺或十八胺处理,从而在GF表面接枝上长的分子链。利用接触角测定仪、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等手段,对改性后的GF表面进行了表征,证明了接枝反应的成功进行。将不同方法改性的GF与PP制备成单向PP/GF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GF表面接枝的碳链增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将酸刻蚀后的玻璃纤维(GF)网引入聚丙烯(PP)基体,通过热压成型技术制备PP/GF复合膜。综合利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PP/GF复合膜的结晶结构、热行为、界面结合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重点讨论GF含量对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酸刻蚀后GF表面形成许多沟槽,粗糙度增大,提高了GF与PP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GF网的引入使成核点增多,结晶度增加;GF含量较低时,PP/GF复合膜的力学性能与PP相比显著提高,GF含量为0.2 %(质量分数,下同)时,PP/GF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33.75 %和41.15 %;随GF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PPO/PA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聚苯醚/聚酰胺合金的增容、增韧、增强等研究发展情况,并对已商品化的产品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PPO/PA合金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聚苯醚/尼龙(PPO/PA)合金综合了PPO的高耐热、韧性好及PA易成型、耐油性好的特点,在汽车工业领域,作为汽车外装件的优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针对PPO/PA合金的反应相容手段、共混工艺条件、复合阻燃体系及增强效效果进行了研究,制得了阻燃增强型PPO/PA合金。  相似文献   

19.
陶莹莹  赵科 《化工时刊》2012,26(4):11-15,22
利用自制的MAH—g—PP乳液和KH-550溶液组合进行玻纤的表面处理。考察了MAH—g—PP乳液和KH-550溶液处理对PP/GF界面粘结的影响,研究了MAH—g—PP乳液处理玻纤表面的适宜温度和时间,探讨了MAH—g—PP乳液对PP/GF的偶联机理。结果表面:玻纤表面经MAH—g—PP乳液和KH-550溶液处理后,在PP/GF界面上形成了牢固的化学键连接,出现了明显的横晶层;MAH—g—PP乳液处理玻纤表面的适宜温度和时间为105℃、1h;MAH—g—PP乳液对PP/GF的偶联机理为乳液中的羧基与玻纤表面KH-550的氨基发生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