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运用水土流失方程原理,在GIS技术支持下对江门市水土流失信息进行准确提取,并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地形坡度和降水条件下区域水土流失规律特征。结果表明:江门市水土流失以微度为主,占区域面积的72.23%,其他强度水土流失分布均不足10%;该市年均侵蚀模数为208.46 t·km~(-2)·a~(-1),流失量为200.65万t;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侵蚀模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特别是40%~50%植被覆盖的乔木林下,水土流失严峻;侵蚀模数与坡度呈正向相关,并且坡度在15°~25°的地带水土流失量最大;区域降水量与输沙量具有高度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栅格技术进行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过程和方法。首 先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了土地利用的分类和植被覆盖度的计算,然后利用地理 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中GRID工具进行各类水土流失因素图的空间分析,估算各县或小流 域的水土流失强度,并计算各种强度下的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GIS技术的应用,结合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利用GIS对空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特殊功能,实现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系统数据与图形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科学性,为减少水土流失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5.
6.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快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986年和1999年三峡库区(湖北片)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利用TM光谱信息丰富、SPOT影像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对这两种影像作融合后再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作为处理平台,以1:50 000地形图作为数据源,进行扫描矢量化,生成DEM,并从中提取坡度,考虑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率和坡度这3个因子,利用水利部的行业标准和GIS的空间叠加分析能力,研究了三峡库区(湖北片)巴东、兴山、秭归和宜昌4县1986年和1999年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县中,对水土流失起减轻作用的林地、梯田、园地面积都在增加,而坡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草地面积都在减少;各县的水土流失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宜昌减轻最多,秭归、兴山和巴东居其后。  相似文献   

7.
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按其研究尺度划分,可以分为坡面、小流域和区域三类。目前,国内外关于水土流失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坡面和小流域的。分析和总结了水土流失研究的现状,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可以以小流域水土流失因子及其格局与水土流失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基础,根据小流域一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尺度转换特征来推测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的现象和过程;在进行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的研究时,应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即建立不同尺度下的地形指标选取依据,不能所有的尺度下都采用相同的地形指标。  相似文献   

8.
嘉陵江西汉水中上游属黄土梁峁区,是长江的主要产沙区之一,亦是长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域之一。基于MODIS及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信息提取,结合流域DEM、同步降水、径流、泥沙、水土保持及野外调查资料,建立嘉陵江西汉水镡家坝以上流域土壤流失量评价模型,量化分析1989年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前后嘉陵江西汉水流域水土流失变化规律。在构建流域土壤流失量评价模型中引入较敏感的径流因子,提高了拟合成果与实测估算值的吻合度及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某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通过RUSLE数学模型实现水土流失量计算,并提取了土壤侵蚀强度图,提高了水土流失调查工作效率和精度,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依据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GIS、RS技术,通过计算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长坡度及地表植被覆盖等评价因子,研究了粤东地区崩坎水小流域2011年和2021年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崩坎水小流域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由2011年的2.157减少为2021年的1.958,流域内中度敏感、重度敏感和极敏感区的面积均有所减少,影响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变化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地表植被覆盖因子,其次是坡长坡度因子,总体而言,2021年流域内地表植被覆盖因子增大,坡长坡度因子减小,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随之下降,研究成果可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洪水淹没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哲  肖旎旎 《吉林水利》2014,(6):30-32,37
洪水作为自然界较为贫乏的灾害之一,对人身与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破坏。近年来,随着3S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GIS模型的发展,利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来模拟并预测洪水淹没场景,计算淹没区范围,成为研究洪水灾害的一个热点。本文以襄阳某地为例,利用arcgis软件与DEM高程模型相结合,计算洪水淹没区面积,指导当地居民合理、安全的安排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2.
以乌东德水电站坝区一典型区为例,详细介绍了土地利用现状及植被覆盖度的解译、坡度因子的提取、水土流失等级的划分及各专题数据库的生成,分析了试验区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坡度及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状况,为金沙江水库建设、水土流失自动化监测及信息化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遥感、DEM技术的西汉水水土流失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陵江西汉水中上游属黄土梁峁区,是长江的主要产沙区之一,亦是长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域之一.基于MODIS及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信息提取,结合流域DEM、同步降水、径流、泥沙、水土保持及野外调查资料,建立嘉陵江西汉水镡家坝以上流域土壤流失量评价模型,量化分析1989年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前后嘉陵江西汉水流域水土流失变化规律.在构建流域土壤流失量评价模型中引入较敏感的径流因子,提高了拟合成果与实测估算值的吻合度及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GPS与GIS集成设计在防洪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了GPS与GIS的集成的拓扑结构,提出了集成设计中GPS信号接收、终端仿真(信息读取)、信息解码、GPS坐标与地图匹配、信息发送显示等几个功能模块相互作用及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中植被覆盖度因子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覆盖度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利用遥感影像判读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大范围的植被覆盖度。简要介绍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中植被覆盖度因子提取的方法。基于遥感与实地野外调查数据,采用MODIS时序数据融合高分遥感数据的方法,以湖南省蓝山县为试验区,对植被覆盖度因子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植被覆盖度因子的结果较理想。提出的植被覆盖度因子提取方法对今后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伟 《人民黄河》2004,26(5):37-38,41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GIS空间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是获取地形要素的重要手段。以栅格数字高程模型为基本信息源,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GIS及其面向对象的二次开发环境Avenue为技术平台,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地貌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以丘陵沟壑区为样区实现了沟间地、沟坡地和沟底地等基本地形因子的自动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DEM提取基本地貌类型速度快、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3S技术的流溪河流域水土流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IS和RS技术为支撑,选取广东省流溪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SLE),综合考虑降雨、植被、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因子,对区域内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析、评价,并对比分析研究区内土壤侵蚀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GIS技术手段模拟区域水文分布状况及信息提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DEM基础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水文分析工具,对流向、河网累积值、河网水系、流域面积等水文信息进行了提取,着重对河网提取阈值的选择作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河网阈值逐渐增大,河网密度逐渐减小,二者具有幂函数关系;河网阈值为2000时,提取的河网水系其长度、流域面积及空间分布与县域内实际水系相符合;河网阈值大于4000时,河网密度与空间分布变化幅度趋于稳定,提取的河网水系可用于宏观规划及把控等方面.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河网水系的提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3D GIS的计算水库淹没区范围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库淹没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传统基于二维的水库淹没区范围和基于 DEM 模型的水库淹没区范围 2 种计算方法的不足,及它们计算水库淹没区范围存在误差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 3D GIS 的计算水库淹没区范围的算法,并列举了所提算法用来计算水库淹没区范围的基本流程,论证了该算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良军  张晓萍  杨勤科  李锐 《水利学报》2002,33(1):0081-0086
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基础。本文以黄土高原区域的水土流失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评价对数据建设的需要,分析了该区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进行水土流失评价的数据需求状况,运用GIS(ARC/INFO),建立了适于该区水土流失的系统、宏观、综合和定量评价的基本数据库,并就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建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GIS是进行具有海量地理数据特点的区域地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