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现代大都市与体育休闲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体育休闲公园的由来 城市化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现在全球人口的半数约30亿人生活在城市地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加速进行之中。有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近30%。由于工作压力大,加之日常缺乏锻炼,城市人的身体正日益变得脆弱,很多人开始感觉到城市生活的不适。 相似文献
6.
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不仅是城市经济、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和快速扩张,而且必将对城市的物质载体——土地的利用提出更高的需求和更大的挑战。
有关专家指出,若2003年以来的开发区全部转化为城市建成区,目前的土地供应总量足够支撑到2020年的经济和社会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城市集体土地和城市农民人口的特殊现象。文章探讨了在现行法律法规条件下,集体土地应怎样纳入城市建设区域,才能继续为农民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以使此类土地和农民顺利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减少这种特殊的城市化形式可能引发的经济与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8.
关注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地域概念,它是反映中国社会转型、变迁的一个活标本,集中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9.
10.
人口转变与健康城市化——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重大选择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人口机会窗口”的开启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了战略机遇,但是,人口转变同时也对健康城市化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于对经济结构的考察,提出了一个城市化的空间经济概念模型,并通过模型的扩展推演指出,中国可以利用区域跨度和发展梯度来折衷城市化的“城乡二元不对称”,使得城市化能以较快的速度健康发展。最后提出了未来城市化空间导向的一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以其过渡性、动态性、交错性而呈现特殊的土地利用、人口结构、产业特征、景观形态、空间格局,从而形成非城非乡、似城似乡、又城又乡的特有的空间区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国内城市地理界和城市规划界即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提出了城市空间的三大结构:内部结构、边缘区结构和外部结构,开展了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支持(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5.
16.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规划区外不同用地性质、不同用地权限、各种人口结构和经济活动交叉混合的区域。目前,该区域普遍存在土地利用秩序混乱、外来人口集聚、环境卫生恶劣、违章建筑遍布、社会治安不稳定等问题,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蔓延,新一轮的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就会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17.
18.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首都,与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在快速成长的阶段一样,北京一方面在经济增长、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缺以及社会管理等问题的挑战。目前,北京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使城市化进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北京市委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口号,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具体目标。因此,破解城乡结合部难题成为在更高水平上引导首都城市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以来,青岛每年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在60万平方米以上,1998年开始至2007年底共竣工经济适用住房964万平方米(其中2006年竣工82.4万平方米,2007年竣工71万平方米),解决了十多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在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同时,提高中低收入家庭聚居区人居环境品质,构筑和谐、融洽的城市社会空间,开始引起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浮山新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历时十几年,从开始的城市重点工程异地搬迁安置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主要房源基地,发展成为环境优美、住房舒适的居住社区.其发展过程中的规划理念和实践操作,较成功地解决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所形成的混居结构形态值得研究,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市化本质上是人的城市化,而当前中国出现了地的城市化远远快于人的城市化的现象,城市面积扩张过程中人口密度却明显下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种土地低效利用的现象并不是个全国性的现象,而更多地存在于中小城镇,从东、中、西的划分来说,则更多地存在于西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