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处理和碱处理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研究了热处理和碱处理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能的影响。对成膜液进行适当的加热和调节pH可以提高SPI膜的抗拉强度(TS)和伸长率(E),降低水蒸气透过系数(WVP)。调节成膜液的pH到9,在70℃加热20min,所得到的膜机械性能和阻湿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热处理和碱处理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 (SPI)膜性能的影响。对成膜液进行适当的加热和调节pH可以提高SPI膜的抗拉强度 (TS)和伸长率 (E) ,降低水蒸气透过系数 (WVP)。调节成膜液的pH到 9,在 70℃加热2 0min ,所得到的膜机械性能和阻湿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可食性花生分离蛋白膜的保藏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花生分离蛋白的成膜特性,对成膜液进行适当的加热和调节pH可以提高花生分离蛋白膜(PPI)的抗拉强度(TS)、降低水蒸气迁移速率(WVTR),并对樱桃涂膜保鲜进行了初步研究。对花生分离蛋白成膜特性的研究表明:花生分离蛋白经适当的碱处理和热处理可以改善其成膜特性,成膜溶液的浓度和干燥条件宜控制为6%和65℃、1.5h。适当的增塑剂(1.5%甘油)使膜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且不会明显降低膜的阻湿性能;在所研究的2种增塑剂中,乙二醇的增塑效果较甘油明显。膜的厚度对膜的机械性能影响较小,但对阻湿性能影响较大。WVTR随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4.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型生物膜材料的制备,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基本材料,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增塑剂(甘油)、还原剂(Na_2SO_3)、乙醇等添加量和处理温度、成膜液pH、成膜介质等条件对膜的完整率、厚度、透光率、水溶率、水蒸气透过系数、透油性等性质的影响。当SPI浓度在2%~6%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成膜变得容易,但是膜的厚度增加、水蒸气透过系数和透油系数变大、色泽变深。甘油添加量在2%以下可以改善膜的柔韧性,同时降低膜的透气性能和透油性。添加5%的乙醇也可以降低膜的透气性和透油性。添加0.1%的Na_2SO_3可以改善膜的色泽,同时降低膜的透油性。适当提高处理温度和溶液pH可以降低膜的透气性和透油性。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最优参数的选择,以SPI溶液质量分数、甘油添加量(占SPI质量)、成膜温度和膜液pH为实验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采用方差分析和直观分析初步确定了影响膜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工艺参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抗拉强度(TS)和断裂伸长率(EAB)进行综合评判,进而优化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油添加量对膜的机械性能影响最大;在TS和EAB这两个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为0.5∶0.5时,最优工艺参数为SPI溶液质量分数4%、甘油添加量20%、成膜温度65℃、膜液pH 10,此时大豆分离蛋白膜的TS和EAB可达5.41 MPa和186.36%。模糊综合评判在优化大豆分离蛋白膜制备工艺方面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豆分离蛋白成膜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成膜基质,研究了单宁、可溶性淀粉、微波、超声及干热处理对SPI膜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SPI成膜工艺,结果表明:单宁与可溶性淀粉可极显著(P<0.01)降低膜的透光率、水溶性、氧气及水蒸气透过性,可溶性淀粉可极显著(P<0.01)提高膜的抗拉伸强度;微波与超声处理可极显著(P<0.01)降低...  相似文献   

7.
大豆分离蛋白膜工艺参数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原料,添加甘油(GLY)制成可食性膜,研究了成膜介质和成膜方法对膜性能的影响;并比较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可食性膜的性能,选择出最佳的成膜工艺参数.酸性条件:蛋白质与甘油的比例2:1、pH为3、温度80℃、底物浓度8%;碱性条件:蛋白质与甘油的比例3:1、pH为10、温度90℃、底物浓度10%.  相似文献   

8.
正交设计法优化大豆分离蛋白膜工艺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原料,添加甘油制成可食性膜,研究成膜介质和成膜方法对膜性能影响;并比较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可食性膜性能,选择出最佳成膜工艺参数。酸性条件下为:蛋白质与甘油比例为2:1、pH为3、温度80℃、底物浓度8%;碱性条件下为:蛋白质与甘油比例为3:1、pH为10、温度90℃、底物浓度10%。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MR)提高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 SPI)膜的性能,并实现对水产品的保鲜效果。方法 研究了还原糖种类、SPI/核糖比例、pH、温度和时间对SPI改性(soybean protein isolate modified, SPIM)膜水溶性的影响,以及MR对SPIM膜外观色泽、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制备负载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的SPIM抗菌(soybean protein isolate modified antibacterial, SPIMA)膜并用于包装南美白对虾虾仁,通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total bacterial count, TBC)初步评价其保鲜效果。结果 确定了MR条件为SPI/核糖比例40:1、膜液初始pH 10、50℃下加热反应2.00 h,获得了水溶性、外观色泽、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等综合表现较优的SPIM膜;当ε-P...  相似文献   

10.
成膜介质和还原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成膜介质和还原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SPI)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在自制玻璃板上成膜效果最好;亚硫酸钠可明显提高SPI膜的抗拉强度,对透气度和透光率影响不显著;添加0.1%亚硫酸钠的SPI膜抗拉强度最大,超过0.1%,抗拉强度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工艺条件对酶法改性大豆蛋白膜性能的影响(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酶浓度、成膜溶液的pH值、干燥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能的影响.SPI膜制好后裁切成所需要的样品形状,放在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中平衡48 h,测定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B)、水分含量(MC)、总可溶性物质量(TSM)、表面疏水性(S0)及透光率等各项指标.研究表明低浓度的酶浓度改性可显著(P≤0.05)增加SPI膜的TS值和S0值,而降低TSM值.TGase改性使EB值下降,酶浓度越高,EB值下降得越多.TGase改性膜的S0值和TSM值随着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成膜溶液的PH值显著影响TGase改性SPI膜的TS值和S0值.TGase改性SPI膜的TS值、EB值和S0值随着干燥温度从18℃增加到50℃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食品工业科技》2004,(06):67-69
研究了成膜介质和还原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SPI)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在自制玻璃板上成膜效果最好;亚硫酸钠可明显提高SPI膜的抗拉强度,对透气度和透光率影响不显著;添加0.1%亚硫酸钠的SPI膜抗拉强度最大,超过0.1%,抗拉强度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乳清浓缩蛋白可食用膜成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乳清浓缩蛋白可食用膜的成膜工艺,分析了蛋白质浓度、甘油浓度和加热温度对可食用膜透水性和透氧性的影响,并确定了可食用膜阻隔性能的优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可食用膜的阻水性随蛋白质浓度和甘油浓度的增大而下降,阻氧性随甘油浓度增大而下降。加热温度为70℃时,膜的阻水性和阻氧性达到最佳。响应面分析表明,当蛋白质浓度为100 g/L,甘油浓度为27 g/L,加热温度为69℃时,乳清浓缩蛋白可食用膜的综合通透性能为最佳,其透湿系数为0.004 35 g·mm/(m~2·h·kPa),透氧系数为0.134 cm~3·mm/(m~2·min·kPa)。  相似文献   

14.
谷朊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成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谷朊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适量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制备复合蛋白膜,研究了不同成膜条件(如SPI、甘油、亚硫酸钠和硫酸钙添加量等)对膜性能的影响,并考查了亚硫酸钠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成膜过程中,增加SPI的比例可提高膜的抗张强度,但降低膜的延伸性能;增加甘油添加量时膜的延伸性提高,但膜的抗张强度下降且透水率增加;添加亚硫酸钠可以明显改善复合膜的抗张强度,但导致透水性增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膜的透水性、抗张强度和延伸性加权分析结果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化的成膜条件为:大豆蛋白占总蛋白比例为25%、亚硫酸钠添加量为0.25%、甘油为25%、硫酸钙为0.75%时所得复合蛋白膜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大豆分离蛋白膜最佳成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论文采用湿法工艺制备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SPI膜),通过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SPI浓度,甘油浓度,pH和温度四个因素对SPI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SPI浓度为5.0 %(m/m),甘油浓度为2.0 %(m/m),pH为10,温度为90 ℃时得到的膜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具有优良性能的可食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壳聚糖(CS)为成膜基材共同制备可食膜。研究成膜材料配比、甘油质量浓度和p H对可食膜断裂伸长率、抗张强度、水蒸气透过系数影响。通过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成膜材料配比(SPI/CS)2∶1、甘油质量浓度0.03 g/m L、p H 2.08,此时SPI/CS可食膜各项性能较好,其抗拉强度为18.39 MPa,断裂伸长率为18.54%,水蒸气透过系数为6.7×10-13 g/(cm·s·Pa),研究结果为可食膜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注模前酶作用时间对谷氨酰胺转移酶(TGase)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能的影响。在注模之前,将TGase(8U/g SPI)加入到成膜溶液中,分别在磁力搅拌下作用0、30、60、120min,然后注模成膜。利用质构仪检测蛋白膜的机械性能,结合哈克流变仪的动态黏弹实验及SDS-PAGE 实验进一步分析。注模前适度的酶作用(≤60min)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TGase 改性的SPI 膜机械强度的提高,特别是抗拉强度(TS)值;但是,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注模前的酶作用也会诱导SPI 蛋白组分的聚沉反应,从而降低成膜溶液中可溶解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TGase改性SPI 膜时,一方面会诱导蛋白交联;另一方面,交联过多又会导致沉淀;在利用TGase 提高SPI 膜的机械性能时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交联的同时抑制酶促聚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以胶原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制备复合膜,综合考虑复合膜的拉伸性能(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并与市场上的胶原蛋白肠衣的拉伸性能及专利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所制膜的拉伸性能目标,利用完全析因设计试验进行制膜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和水平,试验研究了胶原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比、甘油用量(占复合物质量的百分比)、成膜液pH值及处理温度对复合膜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发现质量比、甘油质量分数、成膜液pH值及处理温度对复合膜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依次是处理温度质量比pH值甘油质量分数;甘油质量分数和处理温度对复合膜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依次是处理温度甘油质量分数。最终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胶原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比2∶1,甘油质量分数30%,成膜液pH值10.0,处理温度40℃时,复合膜的综合拉伸性能最佳,即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1.15MPa和21.05%。该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基本达到了胶原蛋白肠衣应用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射流均质技术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精油纳米乳成膜液,研究微射流均质对成膜液理化特性及可食性膜物理和机械特性的影响,探讨CMC-精油纳米乳成膜液理化特性与膜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射流均质可显著降低CMC-精油成膜液的平均粒径(P0.05),均质处理后不同精油纳米乳成膜液的ξ-电势值不同,变化范围为-37.63~-59.67mV。与CMC可食性膜相比,CMC-精油纳米乳可食性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显著降低(P0.05)。CMC-肉桂和CMC-牛至精油纳米乳可食性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CMC-牛至精油纳米乳可食性膜柔韧性最好。采用微射流均质处理CMC-精油成膜液可使所成膜具有更好的物理和机械特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NaCl作为凝固剂,将大豆分离蛋白(SPI)80℃预热处理10 h,在不同浓度、离子强度及pH值条件下,通过95℃加热蛋白液30min使蛋白变性来制备大豆蛋白凝胶,并对凝胶的质构及凝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值7.0、80℃预热处理10 h的大豆蛋白溶解性明显小于普通SPI,其他pH值条件下两者溶解性差异不大;pH值2.0、80℃预热处理10 h的蛋白凝胶情况明显优于普通SPI,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蛋白浓度及离子强度的增加,凝胶情况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