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影响高边坡破坏的因素众多,其中边坡的空间形态、地质结构与岩土参数是主要因素,而地质结构决定着边坡的破坏模式,边坡的破坏模式不一样,其稳定性计算方法、治理加固的方案也不一样,这要求在勘察工作起始即注意边坡破坏模式研究,以便有效布置勘探工作、针对性收集有关资料.巴东县新县城第四系覆盖层广布,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粉砂质粘土岩和泥质灰岩,存在典型的土质高边坡、软岩和硬岩高边坡.以多个边坡为实例来阐述巴东县新县城高边坡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2.
陶忠平  沈晓 《人民长江》2005,36(9):11-13
对柴石滩水库溢洪道引渠段高边坡(高126 m)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层构造进行了评述介绍,并从岩体结构面和边坡变形破坏方面分析了高边坡的稳定性.为确保高边坡的稳定最终选取9个典型断面,采取设置抗滑桩、锚杆、锚索、排水洞、排水孔等工程处理措施.该边坡几年的运行实践和观测资料表明,边坡已处于稳定状态,溢洪道引渠段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合理,边坡加固措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工程地质分析与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去学水电站料场人工高边坡开挖形成前后、地震作用前后边坡内岩体塑性变化、岩体水平位移变化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人工高边坡形成后边坡内岩体变化规律及不经工程处理的人工高边坡上将会不断出现局部破坏现象,并有引起边坡整体稳定问题可能。  相似文献   

4.
受季节冻土区的影响,灌区渠道边坡尤其是大型挖方渠道高边坡普遍存在大面积冻融坍塌破坏问题,且这种破坏基本由渠道边坡土壤排水不畅所致。本文通过对季节冻土区渠道冻融滑坡破坏的机理分析,研究提出了渠道高边坡深层排水锚固抗冻融防护型式。该防护型式起到了排水与锚固的双重作用,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简单等特点,为季节冻土区高边坡渠道防护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典型展状岩体高边坡稳定分析与工程治理》简介本书主要以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房和调压井地区高度达380m的典型层状岩体高边坡为例,在对多种自然的及工程的高边坡变形破坏历史和工程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对边坡稳定、边坡工程治理、施工及边坡监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经研究发现,若边坡有滑坡体存在,将会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构成重要的危害,在非常严重时会威胁水利工程的整体安全。在工程实践中,边坡稳定性是经常遇到的问题,若没有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高边坡稳定性所涉及的范围广、影响大,应引起特别的重视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含高边坡破坏的内外因素、高边坡破坏的类型和预防边坡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地质背景复杂的西北地区进行路堑开挖的工程中遇到了大量以上部为黄土层、下部为砂岩层的典型二元结构路堑高边坡。为确定黄土-砂岩二元结构路堑高边坡的失稳变形机制,依托兰永线高速公路K35+092段工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EO-studio建立了黄土-砂岩二元结构路堑高边坡开挖全过程的数值模型。通过对边坡在分步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变化,以及边坡在开挖状态下应变模拟结果的分析,对黄土-砂岩二元结构路堑高边坡的破坏特征以及失稳破坏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砂岩二元结构路堑高边坡的结构特点、地层岩性决定了其失稳变形机制,在开挖卸荷过程中,坡顶水平位移不断增大,土体内塑性应变累积,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黄土-砂岩二元结构路堑高边坡中的软弱夹层充当“滑动垫层”,起到“润滑”以及“弱化边界”的作用,是边坡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之一;随着路堑边坡的刷方卸荷,上覆黄土坡体发生滑移破坏并对下伏砂岩坡体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下伏坡体顺层剪出破坏产生的“联动作用”再次引发上覆坡体的滑塌下错,致使边坡整体失稳。为避免类似黄土-砂岩二元结构路堑高边坡失稳滑塌的发生,可采用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对边坡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和地质编录资料分析,对开挖施工中的大奔流沟料场高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破坏特征及变形破坏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正面坡存在整体溃屈破坏和岩层滑移剪出破坏模式,南侧边坡存在压裂滑移剪出破坏模式及局部块体破坏模式。结合刚体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对整个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对边坡的支护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域砾岩中常常夹杂泥岩交互层,泥岩遇水软化易造成边坡失稳破坏。以分析西域砾岩高边坡破坏机制为目标,利用FLAC3D软件对西域砾岩高边坡坡脚软岩软化的破坏机理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制定9组试验方案,采用极差分析法分别对坡度、坡高、凝聚力、内摩擦角四个因素的敏感性做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西域砾岩高边坡坡脚软岩软化造成的破坏由边坡潜在破裂面上部受拉破坏区和下部剪切破坏区共同组成,形成与坡脚呈45°的折线状滑裂面。4个因素中,凝聚力的变化使边坡的稳定性受软岩软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坡度和内摩擦角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次之,且两者处于同一水平,而坡高变化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
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工程修建的可行性,影响着工程的建设投资和安全运行。高边坡的地质构造复杂,影响边坡破坏的因素很多,所以对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高边坡进行处理对于水利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边坡锚喷支护处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石壁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溢洪道左岸高边坡失稳问题,分析论证了不同处理方案。通过对锚索、抗滑桩、坡脚反压以及削坡减载等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了以削坡减载、排水减压处理深层滑动为主,锚杆支护、客土吹附、植被护坡处理浅表层滑动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案。对于深层抗滑稳定,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取了3个典型断面,通过控制典型断面的稳定性对边坡进行了设计。对于浅表层稳定,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对植被护坡方法进行了选择,并对满足浅表层抗滑稳定要求的客土厚度进行了计算。工程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所采用的综合处理方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植被根系形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裸露边坡大量增加导致破坏自然植被、威胁边坡稳定性等问题,以植被护坡的力学效应为重点,采用的经典WU模型对植被根系附加凝聚力进行数值模拟,并在工程常用岩土软件Geo Studio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二维有限元方法的植被护坡模型。应用植被护坡模型分析了不同乔木类型以及不同边坡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JI模型和ZHANG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无论是直坡还是阶梯状边坡,植被根系都可以提高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增量最高可达39.7%。相同附加凝聚力下,Tap型根系对安全系数的提高效果大于Plate型根系。黄土边坡平整为阶梯状后安全系数提高(刺槐坡安全系数增量为8.3%,侧柏坡为8.2%);砂土和粉土的直边坡更稳定。研究成果对植被根系护坡模拟和生态护坡基础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格构锚固技术及其在滑坡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人工开挖或天然边坡的整治加固,是在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工程问题,通过对三峡库区奉节县白帝水泥厂俱乐部-滨江大道滑坡体整治表明,格构锚固技术具有能较好地适应地形变化,受力明确,加固效果可靠,对基础变形的协调能力强,施工速度快,后期维护方便和美化环境等优点,适应于在中,小型疏松介质边坡整治,尤其是进一步削坡条件受到限制的边坡整治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VB.net作为前台开发程序,用Access建立后台数据库,以ADO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开发出三峡库区高切坡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对高切坡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为高切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山区削坡填沟加筋高陡边坡开展的三组离心模型试验,建立基于离心模型试验尺寸的数值模型,模拟离心试验加载运行过程,研究不同填料强度下边坡的变形和破坏模式,以及筋材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并与离心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开展筋材分布的拓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坡体下部填料强度不足时,在上覆荷载作用下,坡体下部发生侧向挤出,引起上部坡体底层筋材进入屈服阶段,上部加筋体内部坡脚至H/3(H为上、下级边坡高度)处形成潜在滑动面;加筋边坡筋材内力在平台处发生突变,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坡高的增加,筋材最大轴力下移;适当增加下部坡体筋材长度可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通过对各级边坡H/3范围的筋材进行加密,筋材应力分布整体得到优化,数值分析结果可为优化加筋边坡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深圳市盐田区边坡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介绍三维植被网、喷混植生、格构护坡、锚喷支护等几种边坡治理方法,供广大从事水土保持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护坡下水土保持效果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改  白芝兵  赵迪  任婷艳 《人民长江》2017,48(17):25-27
为研究不同生态护坡措施实施后其护坡效果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选取北京市昌平区朱辛庄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内的4组不同护坡类型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5 a的植被调查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对各个护坡径流小区的植被状况以及产流和产沙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种生态护坡实施后,随着时间推移,护坡植物种类会朝着当地土生植物种类发生演替,从而导致护坡的水土保持效果发生变化,每种生态护坡的效果各不相同;单一植物护坡容易受到植物演替规律的影响,而采用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护坡形式,水土保持效果则更为持久有效。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生态护坡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岩质边坡卸荷裂隙加固锚杆的增韧止裂机制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延毅 《水利学报》1994,(6):1-9,19
本文研究了岩质边坡卸荷裂隙加固锚杆的加固机制与效果。文中以加锚裂纹面的变形协调条件推求锚杆的等效桥联应力与止裂韧度增值;运用损伤加筋体的自一致理论建立加锚卸荷裂隙带的本构关系,并从加锚裂纹的断裂扩展过程建立演化方程。文中还提出了桥联锚杆的杆体屈服与拉断,杆体与孔壁围岩胶结面的粘滑与脱胶拔出等失效与破坏的强度准则,最后,将其应用于某水电站右岸泄水道边坡开挖与加固的稳定性分析中。  相似文献   

19.
汶川震区的坡面泥石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造成的大量崩塌、滑坡和颗粒侵蚀堆积体,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质来源。在过去的两年内暴雨引发大量的坡面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和河流造成危害尤为严重。坡面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有碎屑堆积物的陡坡上,由降雨引发的高浓度碎屑与水的混合物沿坡面运动的现象。本文作者通过野外调查和测量,得到19个坡面泥石流的降雨量、形成与堆积坡度、颗粒级配等数据,并估算得到坡面泥石流的行进速度。研究发现降雨是震区坡面泥石流爆发的决定性因素,当代表日降雨量超过20mm/d就可能引发坡面泥石流;当代表日降雨量超过30mm/d,坡面泥石流就可能群发;当代表日降雨量超过90mm/d,震区就会大量爆发坡面泥石流。坡面泥石流形成坡度和堆积坡度很大,构成颗粒较粗。此外,震区频发的坡面泥石流是两相泥石流,水体成稀泥浆在运动中主要是润滑体而不是承载体。坡面泥石流运动距离只有几米到几十米。由于固体颗粒运动中剧烈碰撞消耗了大部分能量,运动速度很小。建排水系统和发育植被可以最终控制坡面泥石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