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
数学审题不仅是一种阅读能力,更是数学解题的灵魂。数学审题就是弄清数学问题中字、词、句的各自的数学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数学联系,运用数学语言翻译联系的关系,熟悉数学问题的情境。具体地说:就是弄清楚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运用数学语言替换文字信息,以及数学题目中的字、词、句、数学符号、图表等信息本身的含义和隐藏的含义,所求所证能用数学语言将其表述出来即是书面形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倡导主动参与,操作实践,师生互动,交流合作,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生活数学。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5)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感知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生活中有趣味、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1)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离不开一些数学思想的渗透与灌输,与数学的实际知识一样,数学思想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数学思想的教育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数学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以后数学学习的发展和潜力开发;可以说掌握一种数学思想要比做完十套数学习题的价值大得多,因为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高度概括,是数学思维、数学逻辑的高度浓缩结晶所在,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所在,本文集合初中数学,谈一谈初中数学中一些常见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4)
数学阅读方法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人们的惯性思维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师生对数学阅读认识不到位,小学数学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教师通过数学符号、图形、文字、教材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感知数量信息、把握数量关系、数学分析、数学思考等相关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而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3)
数学素质就是由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等基本成分构成的基本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新课改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了有效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数学素质、思想、应用以及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提出应当把数学建模的思想应用到数学实验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来设计。目的是以实验为载体,使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将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用数学软件进行实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数学建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3):99-101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与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与纯粹的数学知识相比较,数学文化体现了人文性与科学性交融、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民族性与统一性共生,以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推的特点。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数学文化内容主要有数学知识的发展历史、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数学的游戏活动、数学的生活应用和学科应用。小学生学习数学文化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培养数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8)
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推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数学心理素质等。教师要利用生活常识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学生逐步提升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2)
随着新课程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引起了关注。比如,数感、空间观念、符号意识、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等核心要素,还有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对学生数学价值观的发展,都成了小学生核心素质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