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车架进行优化设计时,最终目标是提高车架强度和降低重量,二者同时达到最优即可获得最佳设计。根据某自卸车车架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案,对满载静止或匀速行驶工况、满载弯扭工况、满载举升工况等,对车架强度因素进行确定;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和模糊推理理论,建立车架强度系数、质量系数和强-质比系数的模糊数学模型;采用Sugeno模糊推理方法,在强度系数、质量系数和强-质比系数基础上,建立车架强度-质量关系合理性模糊推理模型。基于数学模型,确定影响强度系数的各主要强度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车架强度进行评价。结果可知:优化设计后车架强度更接近"很高"评级,质量增加属于"较好"评级,而强-质比系数隶属于"较好"评级;对于车架整体强度-质量关系合理性模糊推理结果则给出更接近"好"评级;为同类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郝明刚  王铁  陈峙 《机电工程》2014,(5):587-590
针对TY型自卸车车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问题,将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到车架结构强度分析中。首先对车架模型做了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基于Hypermesh的车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弯曲、扭转和举升等多种工况下车架的应力情况;针对举升工况下车架第四横梁区域应力集中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车架结构改进方案;将第4横梁及其上连接板高度相应的加高,重新布局该处的螺栓孔,并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了强度校核。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举升瞬间车架的最大应力减小了71.8 MPa,举升45°工况下车架的最大应力减小了55.2 MPa,弯曲工况和扭转工况下车架最大应力也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避免了该区域的应力集中现象,验证了该改进方案的有效性,为后续车架结构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重型自卸车车架受载状况复杂,其变形严重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在CATIA中建立K36重型自卸汽车车架几何模型,并运用HyperMesh软件转化为有限元模型。同时提出了多层板结构的建模及连接关系处理方法,利用ANSYS对满载时弯曲和扭转工况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与《中国重汽——关于车架底盘件质量问题的报告》中反馈的横梁开裂问题相吻合。合理改进车架结构,对提升车架质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用ANSYS有限元分析法对自卸车车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自卸车车架在应用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11):1733-1738
在Hypermesh中建立TY型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了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强度与刚度分析,并通过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对车架部件进行柔度灵敏度、模态灵敏度和质量灵敏度的计算,基于相对灵敏度分析的结果确定优化设计变量,在保证车架刚度和低阶模态频率的前提下,对车架结构进行轻量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车架的强度、刚度和低阶模态频率均有所提高,避免了应力集中现象,车架质量减少70 kg,验证了该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某矿用自卸车为背景,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矿用自卸车整车模型.考虑车架的变形影响将车架柔性化,通过对矿区恶劣路面的仿真得出车架在各种极限工况下的动态应力,提供了一种研究矿用自卸车多体动力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卸车卸料装置的布置不但涉及整车前后桥负荷分配,还影响液压油缸结构参数选择及车架强度设计,现有设计忽略三者之间设计变量耦合关系,也没有考虑卸料装置对整车前后桥负荷分配的影响,优化结果具有片面性,将协同优化应用到自卸车卸料装置设计中,实现协同优化设计。根据车架和举升机构的结构参数,设计单独优化数学模型;将改进协同优化方法应用到自卸车卸料装置协同优化设计中,搭建自卸车卸料装置协同优化数学模型;在iSIGHT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中实现CAD/FEA分析工具集成和优化求解。在构造协同优化的系统级优化器时,针对卸料装置优化数学模型的特点,将卸料机构优化模块集成到系统级优化器中,减少整个协同优化模型中并行子系统的数目,降低系统级优化问题的非线性程度,提高协同优化的鲁棒性和可靠性。另外,还比较了各子系统单独优化结果和协同优化结果,通过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协同优化设计更符合实际工程情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芯片封装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芯片封装质量评价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很多模糊灰色不确定因素,因此,采用传统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通过研究,首先构建了基于模糊灰色理论芯片封装质量评价模型,然后,又分别构建了芯片的标准数据库和故障库,通过比较待识芯片关联度的计算对芯片封装质量进行评价。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芯片封装质量进行评价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先进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机械零件设计中许多设计参数往往以范围给定,设计人员需在不确定信息下确定设计参数的精确值,其设计思路包含着IF-THEN的判断逻辑。本文根据模糊理论中区间数的运算法则,以齿轮设计计算为例,对所有条件集所产生的结果集进行分析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充分讨论。此方法为机械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以板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公矿自卸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针对公矿自卸车在使用过程中车架异常断裂问题,应用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架结构强度进行了静态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车车架断裂结果相吻合,证明所采取的建模方法和分析方法是可行的.根据实际工艺要求,给出了该车架结构的改进方法,实际改进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断裂区的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某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模态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车架固有频率,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依据车架结构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来选择设计变量,在保证车架低阶模态频率和强度的前提下,以车架轻量化为目标优化车架构件厚度,实现了车架质量8.0%的降低幅度;在控制车架质量和强度的条件下,以提高车架低阶模态频率为目标,实现了车架结构的低阶模态频率和动态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车架的动态有限元模型并借助于该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从而得到其固有频率及振型特征,并根据得到的结果对车架结构参数进行修正,为整车结构优化设计及研究与实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预测TY-2工程专用自卸车车架的疲劳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整车道路试验结合模态应力恢复的车架疲劳预测方法。基于有限元和试验模态分析,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模型驾驶室地板加速度曲线与实车路试时采集的驾驶室地板振动加速度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根据实际道路试验获得真实的激励输入,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结合模态应力恢复理论,复现了柔性体车架所受的载荷信息。运用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预测了车架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预测的疲劳寿命与工程自卸车实际情况吻合,对于车架结构的优化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11):1745-1750
为研究某重型电动轮自卸车车架疲劳寿命,根据其实际作业情况,采用惯性释放法对车架进行了各工况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准静态应力分析获得了车架关键部位应力响应因子,结合车架材料的S-N曲线。根据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及各工况载荷比重对车架进行了全寿命分析,并估算了车架总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各工况的最大应力均未超出车架材料的屈服极限,应力的仿真数值和试验值误差在12%内,满足静强度要求。满载状态下车架的疲劳寿命大于16 814 h,基本能满足使用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15.
应用I-DEAS软件建立了自卸汽车U形架有限元模型,根据悬架系统的装配关系与U形架的受力特征确定了U形架的边界约束条件。应用有限元理论求解得到U形架分别在整车急加速、急减速、正常行驶单侧受力等极限工况时的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区域都在球铰连接板和拉板处,U形架无明显变形,验证了U形架结构设计合理,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9):1267-1271
利用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分析了某自卸车车架的动态特性,结合车架模态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已验证的模型基础下求解了车架的弯曲和扭转刚度。进行灵敏度分析以确定有效的设计变量。以车架总质量为目标函数,以刚度和1阶固有频率为约束条件,建立轻量化优化模型。通过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样本点,运用径向基函数构造模型各响应的近似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近似模型。获得的优化结果参数代入实际模型后结果表明车架总质量在满足刚度和1阶模态频率约束要求下下降了18.37 kg。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实际中某型自卸车兜梁故障率比较高的情况,将兜梁放入到整车环境中进行弯扭工况的有限元分析,并对兜梁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对比改进前后的分析结果可知,改进后的兜梁明显优于原兜梁,改进方案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