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前,对于低渗透油层,可以采取大排量注入驱油剂,在挖潜油层剩余油的同时补充地层能量,已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而注入设备作为该驱油工艺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该工艺的可行性,故而高效、节能、安全性的液压型电驱注入装置应运而生,本文将通过实际应用论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三合一电驱系统结构,以电驱系统可靠性试验为对象,基于加速寿命原理,选定适用于三合一系统电子电气可靠性考核技术指标;结合电驱系统应用状况,以电机可靠性考核标准定义的循环工况为蓝本,衍生适应于该项目的可靠性循环工况,使三合一电驱系统的验证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该文指出,电和液压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取代或不会被取代的关系,应该分别从电控、电动、电驱这三方面来考察认识,从而分别确定对策.电控是液压的指挥.电动为液压提供机械能,是液压的后台.电驱,电动机直接驱动负载,不经过液压传动.只有这才是可能取代液压的竞争对手.在大推力平动,电驱还远落后于液压.而在转动,已经开始挤占液压的市... 相似文献
5.
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EDU采用了插电式强混的形式,蓄电池和驱动电动机是EDU的主动力源,发动机为辅助动力源。EDU包含了TM电动机、ISG电动机、双离合器、二挡传动系统、差速器及同步器等主要部件。本文探讨了混合动力变速器耐久试验要求、试验 相似文献
6.
依据发动机曲轴结构特征和润滑油孔加工技术要求,采用深孔钻削数控自动进给动力头,自主研制电驱回转平移定位工作台,实现多工位油孔的自动安装定位的深孔钻削加工,在确保油孔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了发动机曲轴润滑油孔的工艺质量要求。其主要技术创新性体现在采用了复合安装自动化定位技术,相互平行润滑油孔组一次装夹定位自动化加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王慧杰;成杰;夏连鹏;黄伟男;权龙;黄家海 《液压与气动》2024,(6):1-6
针对液电混驱回转装置制动能量高效回收与利用问题,提出基于电机转速控制模式与转矩控制模式的控制方式。首先,对液电混驱回转系统进行理论与原理分析;之后,在AMESim中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转矩模式与转速模式差别。结果表明:转矩模式相对于转速模式运行过程更平稳,功率无波动;转速模式更有效利用蓄能器能量,相对于传统挖掘机节省48.4%,比转矩模式节省42%;转矩模式超调量比转速模式大8%,整体上转速模式优于转矩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11.
智能电驱系统是将电机、变速传动系统、变流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高度集成的"动力总成",具有高度集成、智能控制、高效节能的先天技术优势。简述了智能电驱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技术优势,总结了智能电驱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机器人领域以及新能源设备领域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目前中国在智能电驱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核心技术及零部件仍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提出了实现核心零部件的非标和国产化是解决现阶段问题的重要方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Simulink和AMEsim分别建立双轮铣槽机铣槽装置电压驱动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软件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2种系统的工作性能.结果 表明:电驱动双轮洗槽机的最大抗负载能力略低于液压驱动双轮洗槽机;电驱动在额定速度工况下的驱动效率高于液压驱动,但是在低速工况下时电驱动的驱动效率远低于液压驱动;2种驱动系... 相似文献
13.
详细分析了YL70—265型压裂车柴油机水温过高的原因,提出了对柴油机冷却系统进行改进的方案、措施,解决了YL70—265型压裂车柴油机水温过高、冷却液沸腾的故障,保障了柴油机的正常运转,延长了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电动变桨伺服系统的负载扰动复杂,具有时变性和非线性的特点,运用直接转矩控制和模糊控制,设计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变桨伺服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该系统响应速度快,无超调,具有较高的鲁棒性,为变桨系统的软件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了多极数低速大扭矩开关磁阻电机,研制了利用开关磁阻电机半直驱的游梁式抽油机,开关磁阻电机直接与减速箱输入轴连接,省去了皮带传动环节,整机结构更简单。开展了开关磁阻电机的方案设计、电磁参数计算及样机试制;针对半直驱特点,对开关磁阻电机与减速箱输入轴的连接结构进行了分析,研制了专用调心联轴器。对研制的半直驱开关磁阻电机抽油机进行了5口井现场试验应用,分析了其运行特点及节能效果;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相比,半直驱开关磁阻电机抽油机整体效率提高,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对基于DCT的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的研究和对其在整车的电气设计为目标,使用AutoCAD Electrical软件绘制了机电耦合电驱变速器替代EDU之后的整车高低压配电原理图,设计了混动系统中主要控制器的外部接口并对其进行相互连接,依据汽车电系导线线径和颜色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连接导线的线径和颜色,最后从电子泵电机控制器、TCU和PCU外部线路的接插件选择和线束长度两方面,对机电耦合电驱变速器在整车的线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8.
陆祖汉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3,(7):51-53
针对现有拖拉机手动、自动换挡传动系统的缺点,研究拖拉机动力总成技术,开发“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变速箱”的电子控制无级变速器(Eletro-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ECVT)动力总成技术,利用电机无级变速的特性和电机低速大扭矩、转速范围宽的特性实现无级变速,满足重型拖拉机的需求,同时开发拖拉机电驱动总成的控制技术,使传动效率较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ydro-Mecha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HMCVT)整体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驱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其通过执行电机直接调整发动机凸轮轴的相位,实现气门正时的精确控制。该系统可克服传统液压驱动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受润滑系统油压影响的缺点。CAE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功耗低、响应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的振动噪声特性,构建了电驱系统结构有限元模型,并施加相应的电磁力和轴承力,分析了电驱系统加速工况的振动噪声.首先,通过永磁同步电机的二维瞬态场分析,得到稳速工况点作用于定子齿的电磁力;其次,应用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电驱系统各稳速工况的轴承力;然后,提取稳速工况下电磁力和轴承力的主阶次激励,并用三次样条插值得到各阶次的瞬态激励力,进行电驱系统加速工况的振动噪声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半消声室台架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电磁激励和机械激励,并通过插值拟合成瞬态激励的方法能有效地预测电驱系统瞬态噪声-振动-声品质(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简称NVH)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