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谦  王栋  孙瑾 《当代化工》2013,(12):1715-1716
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得到可生物降解的聚碳酸亚丙酯,聚碳酸亚丙酯是一种新型热塑性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但是聚碳酸亚丙酯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不好,必须对其改性。综述了聚碳酸亚丙酯的常用改性方法并对改性聚碳酸亚丙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吴谦  王栋  邹国枢  孙瑾 《辽宁化工》2013,(12):1479-1480
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可以得到可生物降解的聚碳酸亚丙酯。它是一种新型热塑性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聚碳酸亚丙酯的合成以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一类重要的绿色环保型可降解材料,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本文简要论述了生物降解材料聚碳酸亚丙酯的性能、合成以及应用,综述了聚碳酸亚丙酯的相关研究:PPC材料的生物降解性;PPC与无机材料共混改性;聚碳酸亚丙酯的溶液共混;聚碳酸亚丙酯的熔融共混;引入第三单体。最后,对聚碳酸亚丙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聚碳酸亚丙酯在降解塑料方面将会有难以估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聚碳酸亚丙酯是一种新型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碳酸酯。文章主要介绍了最近几年CO2与环氧丙烷交替共聚合成聚碳酸亚丙酯的研究进展,重点对其催化剂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概括,并提出了聚碳酸亚丙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苎麻纤维增强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的工艺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苎麻纤维和聚碳酸亚丙酯制备了可降解复合材料,讨论了苎麻长度、含量对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苎麻经碱液处理后,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聚碳酸亚丙酯是一种可降解塑料,在食品、医用包装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设计开发大型聚碳酸亚丙酯聚合釜是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基于聚碳酸亚丙酯聚合反应特点,对聚合釜的工艺、结构参数、搅拌流场模拟分析等研究,开发设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3聚合釜。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有机化累托石/聚碳酸亚丙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热重分析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热性能。结果表明:聚碳酸亚丙酯能插层于累托石片层中,累托石/聚碳酸亚丙酯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完全可生物降解的聚碳酸亚丙酯/纤维素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碳酸亚丙酯和纤维素之间的相容性较差,纤维素含量较少时,可以均匀分散在聚碳酸亚丙酯基体中;当纤维素含量增加时,纤维素会大量团聚。聚碳酸亚丙酯/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力学性能等随着纤维素含量的增加也随之提高。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T5%、T50%和Tmax分别达到256.6、313.1和308.0℃,比纯PPC提高了约50℃;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8℃,与纯PPC相比提高了16℃。另外,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45 MPa,大约是聚碳酸亚丙酯的5.6倍,同时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点为43℃,比聚碳酸亚丙酯提高了11℃。  相似文献   

9.
以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PCD)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法制备了PPCD型聚氨酯胶黏剂,并研究其粘结性能.结果表明,与非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胶黏剂相比,该胶黏剂和纺织布基的初始剥离强度高出20%,并且在高温高湿(70℃,95%恒温恒湿)环境下存放,非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胶黏剂和纺织布基之间的剥离强度下降明显,而聚碳酸亚丙酯型聚氨酯胶黏剂和纺织布基之间的剥离强度保留率高出很多.  相似文献   

10.
采用马来酸酐(MAH)作为封端剂与聚碳酸亚丙酯(PPC)进行接枝反应,制备了MAH改性聚碳酸亚丙醋(M-PPC).将M-PPC用于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PPC/PLA)复合材料中,考察了MAH对PP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到M-PPC对复合材料界面影响显著,力学...  相似文献   

11.
将自制的纳米纤维素与聚碳酸亚丙酯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成纳米复合材料,考察纳米纤维素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聚碳酸亚丙酯与纳米纤维素仍具有各自的化学结构,二者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随着纳米纤维素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相形态由"海-岛"结构变为纤维状聚集结构;当纳米纤维素的含量在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38.33 MPa,较聚碳酸亚丙酯提升了288%,断裂伸长率为原来的1.6%,复合材料由韧性断裂转为脆性断裂。实验表明,纳米纤维素的加入能显著增强聚碳酸亚丙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聚羟基丁酸酯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降解材料聚羟基丁酸酯(PHB)改性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PHB与羟基戊酸酯(HV)的共聚改性、PHB与顺丁烯二酸酐(MA)等的接枝改性,以及PHB与聚碳酸亚丙酯(PPC)、淀粉等的共混改性,并从力学性能、结晶情况、热稳定性和亲水性等方面考察了它们对PHB的影响。最后指出了PHB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ADR-438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三苯基甲烷四异氰酸酯(DTTI)、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TTI)和硫代磷酸三苯基异氰酸酯(TPTI)为扩链剂,利用HAAKE混合器研究了它们对聚碳酸亚丙酯的扩链效果。结果表明,ADR-4380对聚碳酸亚丙酯树脂没有明显的扩链作用,而MDI、DTTI、TTI和TPTI都对聚碳酸亚丙酯树脂有明显的扩链作用,且扩链效果顺序是:DTTI>TPTI>TTI>MDI。扩链温度也是影响聚碳酸亚丙酯扩链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扩链剂的最佳扩链温度不同,TPTI和TTI的最佳扩链温度为160℃,而DTTI和MDI的最佳扩链温度为170℃。  相似文献   

14.
刘化珍  王斌 《精细化工》2014,31(4):515-519,544
以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PPC)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交联剂,合成系列内交联型聚碳酸亚丙酯水性聚氨酯(PPCWPU)。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耐水性实验和接触角实验对WPU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TMP用量的增加,WPU胶膜的热性能提高。同时,胶膜的耐水性和防水性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完全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熔融及结晶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加工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塑料科技》2013,(7):56-56
悉尼大学的生物分子工程师们开发出了基于二氧化碳的聚碳酸亚丙酯(PPC)聚合物,并称此举将改变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行业。该项目由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和Cardia Bioplastics公司通过其下属的CO2Starch Pty Ltd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7.
产品开发     
《广州化工》2010,38(4):266-266
生物降解材料新秀——共聚酯前途光明 目前已开发成功的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羟基烷酸酯、聚已内酯、聚碳酸亚丙酯、聚碳酸亚乙酯、聚丁二醇丁二酸酯、聚乙烯醇等,由于产品性能和成本等因素,在大范围推广受限,而脂肪-芳香族共聚聚酯作为生物降解材料新秀,兼具脂肪族聚酯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芳香族聚酯优异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而且生产成本低,开发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二氧化碳(CO2)和环氧丙烷(PO)、丙烯酸甲酯(MA)在PBM型聚合物负载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的共聚反应,以及反应条件对共聚的影响。产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分析表明为三元共聚物,其热性能优于聚碳酸亚丙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可回收原材料生产高性能,生物降解塑料,聚合物以及其它化学品的市场领先材料公司Novomer宣布将推出新产品NB-180,这是一种聚碳酸亚丙酯(PPC)牺牲粘合剂,与目前类似产品相比可在较低温度下清洁燃烧及分散更均一。  相似文献   

20.
可降解高分子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是用来替代常规高分子塑料解决白色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几种用于食品包装常见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以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分别对其材质、特点以及其共混改性进行了总结及评价,并且对其未来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发展和自身优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