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左岸建筑物基础及边坡开挖工程,长度770m,最大开挖高度205m,土石方开挖总量为388万m^3。该工程施工项目单一,开挖边坡陡峻,如何保证开挖坡面的质量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针对这一问题,施工中实行精细化管理,使开挖断面在超欠挖、平整度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其它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董箐水电站厂房边坡地层为T2b1-2厚层、中厚层砂岩夹泥岩,岩层产状N10°~30°E/SE∠25°~32°,无大的断裂及褶曲构造发育,裂隙中等发育。边坡开挖稳定性差,下伏基岩为顺向坡,开挖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在近SN向裂隙切割组合下,产生顺层滑动的可能性大。介绍了厂房边坡加固工程所采取的加固措施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程实践,将反井钻机施工技术成功应用到48°和60°斜井开挖施工中,证明反井钻机施工斜井工艺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人工反导井或爬罐斜井施工工艺,是一种高效、安全地施工工艺。同时反井钻机施工斜井多见于60°~90°,反井钻机施工技术在48°斜井的开挖施工中的成功应用,将反井钻机的应用范围扩大到48°~90°。  相似文献   

4.
弯曲倾倒常发生在反倾层状岩质边坡中,岩体表现出类似于“叠合悬臂梁”的破坏特征,呈此类破坏模式的边坡有可能会演化成为大型滑坡。以厄瓜多尔德尔西水电站左岸边坡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地质、地貌特征,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监测数据。典型的反向陡倾岩体结构和特殊的岩性组成(薄层片麻岩)是该边坡发生弯曲倾倒的先决条件,而工程开挖、强降雨等外界因素触发并加剧了岩层的变形。基于离散元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边坡1493 m高程以下的岩体开挖会导致整个边坡发生深层的弯曲倾倒失稳。岩层变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柔性特征,倾倒体内部会发育出反向屈曲的二次折断面。边坡内塑性区的演化能够反映岩体破损区域的发展过程,最大剪应变和拉应力分布均显示倾倒破坏面呈倾角为21°的近似直线型。最后,控制边坡底部高程的开挖高度和角度能够有效降低倾倒变形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老江底水电站大坝左岸边坡由于受地质地形的影响,高边坡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倒悬,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确保左岸边坡的稳定及大坝后期安全运行,需对大坝左岸边坡进行锚固处理。由于施工过程中工期较短、边坡较高(最大边坡高130余米),又是在汛期施工(架管必须悬空架于汛期河面高程以上),施工难度极大,本文就施工不利的条件下锚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作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6.
土工格栅在500 kV宁国开关站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伟康 《电力建设》2008,29(8):110-0
1 工程概况 宁国开关站站址地貌单元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标高65~92 m.地势为东高西低.由山体和冲沟组成,中间为冲沟,两侧为山体.场地平整后.在西南侧形成高达16 m左右的填方边坡.本工程利用Tensar单向土工格栅处理高填方边坡(见图1).其设计寿命可达120年,其最小碳黑含量为2%.能有效抵抗紫外线,耐久性好,格栅在储运和施工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包装和防护.抗化学腐蚀能力和抗生物破坏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比国家标准及IEC标准,探讨国家标准在翻译过程中引起的歧义,得出饮水机应该做10°角倾斜试验的结论,同时结合特定产品的特点,提出修订为“不做10°角倾斜,只做5°角倾斜试验”的建议。1两种不同的观点对于GB4706.42-1999第20.1条有两种完全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不需进行10°倾斜角的试验,另一种认为需要进行。由于立式饮水机在10°角斜面上极容易翻倒,而在通用要求里明确提出10°角倾斜不能翻倒,所以问题的焦点就是GB4706.42-1999第20.1条的理解,换句话讲,需不需要…  相似文献   

8.
塔位边坡的稳定性是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强度折减理论采用FLAC/Slope软件建立了输电线路典型塔位边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数值模拟了塔位边坡分步开挖施工过程,对各施工阶段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特别考虑了边坡稳定系数随边坡开挖步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塔位边坡的坡脚或坡体分层处存在较大应力集中,且施工开挖步是影响边坡稳定系数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洪家渡水电站左坝肩垂直开挖边坡是目前国内水利水电工程中已成型的最高永久边坡(高301.6m)。对其开挖施工的主要措施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对适合于狭窄岩石高边坡爆破技术进行了参数优选,为以后类似工程快速施工及作业组织与质量控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袁保山 《发电设备》1989,(11):11-14
<正> 一、在一般立车上车制大圆锥角一般立式车床垂直刀架的最大迥转角β=45°,因此用刀架纵走刀可以直接车制的最大圆锥角2α=90°,当2α>90°时,刀架必须同时纵横走刀,并要将刀架迥转一个角度β,β的大小,要根据工件圆锥角2α的大小和纵横走刀的速比来确定。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适用于核电厂设备的一种金属卡套密封结构,并对影响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采用计算分析结合实验的方法,对影响该结构密封性能的关键参数锥角与锥角差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影响密封性能的关键因素及作用规律,提出在工程应用中选取锥角为45°~65°、锥角差为3°~6°较宜。  相似文献   

12.
公伯峡水电站左岸泄洪洞进口边坡高程1981m以下地质情况复杂,断层交错,对洞脸边坡和左边坡塌方锚固处理很有特点,同时对进口成洞、渐变段开挖和锚固和处理措施及参数,很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对地质构造和岩体稳定分析处理都有独特的特点;既保证边坡稳定和成洞安全,又保证了工期。岩体构造、地质构造分析和锚固参数对相类似的工程都有高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型水电站高陡边坡处理具有施工条件差、施工难度大、环保要求高等特点,现有施工技术手段受地形环境影响大、施工效率低、干扰因素多、安全风险大。该文通过研制新型钻机、创新施工工艺、精确控制钻孔精度、采用综合降尘技术,形成了一套高陡边坡快速、优质开挖施工技术,并在乌东德水电站高陡边坡处理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了纳秒脉冲(10/30ns)下圆台形绝缘体真空绝缘沿面闪络特性,结果表明锥角变化对闪络电压影响显著,45°锥角时闪络电压最高。与圆柱形绝缘体相比,脉冲电压下,±45°圆台形绝缘体闪络电压增幅较大,且脉宽越窄,增幅越大;直流和交流电压波形下,圆台形闪络电压增幅较小。分析认为,45°锥角时阴极三结合点处电场减弱幅度最大,初始场致发射电子数量受到抑制,电子沿绝缘体表面的倍增过程较难实现。预闪络期间直流、交流电压下正离子有时间积累起足够多的能量参与碰撞电离。而纳秒脉冲闪络过程中正离子数纳秒时间内积累起的能量非常有限,作用忽略不计。闪络电压与电压随时间的上升速率有关,纳秒脉冲电压上升速率极快,对应放电时延的电压增幅较大,因此纳秒脉冲闪络电压高于其它电压波形。  相似文献   

15.
放坡计算     
开挖基坑,确定边坡放坡宽度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工作。文中给出的表面水平粘性土边坡放坡定量计算公式,以满足施工过程中边坡的安全,经济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力机专用S832翼型绕流流动建立了二维不可压缩湍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分别选用S-A、RNGk-ε 两种湍流模型对S832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了两种湍流模型对气动模拟精度的影响,得出了雷诺数为3×106时,该翼型在-16°~30°攻角下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来流攻角的变化关系及压力分布图,分析了不同攻角下翼型表面压力分布特性并进一步预测了大攻角(达30°)下翼型分离流动特性,并与NREL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RNGk-ε在预测该翼型小攻角范围气动性方面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该电站机组增容改造用的S30转轮用一年时间研制成功。该转轮以HL741型转轮为基础改型,为13叶片,适当改变叶片进水角β_1,进水边轴面投影垂直部分斜切一角度,叶片头部为非对称形,出水角加大2°~4°,减薄叶片不影响强度而增大开口角尺寸部位的厚度,拉直下部凹下部分。改造机组流道的座环下部及尾水管直锥段,转轮出口直径由1930mm增至2050mm,座环固定导叶出水角由50°改为45°。其增容幅度达25%,平均运行效率较原有转轮约高2%~4%。1991年底该电站增容改造可行性审查会正式定为该电站改造用转轮,投入制造。  相似文献   

18.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斜井单级开挖长度超过400 m,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在精度、安全和进度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实际要求。为此,通过研究新技术、研发新装置、改进施工工艺等措施,形成一套超长斜井开挖施工技术,成功解决400 m级超长斜井导井和扩挖施工技术难题。该技术主要包括采用"定向钻+反井钻"法进行导井施工,研发斜井扩挖支护一体化装置进行扩挖支护施工,实现超长斜井导井精准成型和扩挖支护安全高效施工,从而有效提高超长斜井开挖施工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概述直流输电调节方式一般有定电流调节、定电压调节、按频率调节。不管那种调节方式在逆变侧为了避免换相失败又有较高的功率因数均采用定关断角调节装置。我们这条线路,(大正)流侧采用定电流调节(整定值I_(dH)=150A),并有控制角上限逻辑(α不小于5°或110°)和下限逻辑(α≯120°)。逆变侧采用定关断角调节(δ_。=22°)、最小电流调节(I_(do)=125A)并有控制角下限逻辑(β≯60°)。为了保证直流输电系统正常运行,逆变定关断角(δ)调节及最小电流调节(?)要与整流侧的定电流调节相配合,调节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推导了空间密合线的近似公式和精确公式,以及尾部密合线倾角公式和工装抬起角与平转角公式。作者曾对已知导叶在5°≤β≤11.25°的范围内作过计算。结果表明,即使β_1=5°时,头部叶宽、尾部叶宽与整叶宽尺寸,近似公式的偏差值也都小于4mm,一般情况下小于1mm。这样的偏差是允许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近似公式能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